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青海拉面匠抱团闯“丝路”

2016年03月15日 18: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西宁3月15日电 题:青海拉面匠抱团闯“丝路”

  作者 张添福 裴斐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询问青海拉面的消息,这在喜以拉面为食的青海人中,引起不小轰动。对于“青海拉面”和“兰州拉面”的不同,青海网民调侃道,“青出于‘兰’,而胜于‘兰’”。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沙连堡乡沙一村的马黑买,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并点赞上述消息。这好似给自己打气,不仅因为乡里人不起眼的拉面,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注,还因为现在正逢他和几位拉面匠抱团闯“丝路”的节骨眼上。

  马黑买所在的化隆回族自治县,土地贫瘠,二十世纪中后期,化隆人背井离乡,在厦门、上海、广州等地开起拉面馆,逐渐扯起“青海拉面”的招牌。

  马黑买和其他拉面匠一样,迈着“一二三”的发展“步子”(即一年打工仔,二年拉面匠,三年小老板)。1993年,十几岁的马黑买离乡到亲戚开在厦门的拉面馆做学徒,六年后开起了自己的第一间拉面馆,后来发展到四家,如今挣得盆满钵满,一身干练的西服是他的“标配”。

  但马黑买似乎有点“不安分”。2014年,他回乡后在西宁市回族聚居区开了一家穆斯林茶餐厅。2015年11月底,受马来西亚中国穆斯林商会邀请,化隆县28位拉面馆老板前去“探路”。

  “郑和曾在马六甲登陆,中国和马来西亚的交往始于马六甲,今天中国的穆斯林也可以从马六甲开始,推向整个马来西亚,我们会给予最优惠的支持。”戴着白色礼拜帽的贾海武是马黑买的合伙人,他说,“探路”时马方人员的这句话,印象颇深。他还得知,回族航海家郑和与当地的娘惹族群渊源颇深。

  在上海打拼拉面生意十四年的马春虎,说“探路”之行开了眼界,也闹了不少笑话,“我们都不会英语,只能听懂China,买东西时只能手舞足蹈地比划……但这不是问题,一天学一句,一年就会了……这就是拉面匠的闯劲。”

  “探路”之行结束,“马黑买们”认准了“丝路”。

  为何要闯马来西亚等“丝路”国家?自称“没文化”的马黑买分析道,一是“丝路”国家多为穆斯林聚居区,如马来西亚,他们对中国穆斯林更显文化亲近,二是马来西亚和谐稳定,三是当地游客众多,面粉、牛肉、人工和店铺租金都相对便宜。

  “中国穆斯林对‘一带一路’有感情。”贾海武插话说,祖先们在海上和陆上的“丝路”上走得很艰辛,“我们要把先人走过的路,走得更辉煌些,哪怕要吃苦。”

  这几天,马黑买正在办理手续,和他的合伙人们筹集千万元人民币,在争取四月中旬出发。“没有‘一带一路’,就算我们想向外发展,也实现不了啊。”马黑买现在信心满满。

  “我们可不是在马来西亚淘上一桶金就回来,我们希望青海的餐饮品牌,能借机向周边国家辐射。”马黑买表示,去年出现“青海拉面”和“兰州拉面”的争议,是因为中国拉面市场渐趋饱和,“我们要闯自己的‘丝路’,创自己的品牌。”

  “小拉面、大产业、真名声。”海东市委书记于丛乐向媒体评价说,拉面经济在当地农民收入中占“半壁江山”,今后将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来培育。

  数据显示,发家于厦门的青海拉面经济,在中国280多个城市中有18万从业者经营着2.9万家拉面馆,年经营收入达180亿元。(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