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洛阳到底有多堵?排首季度国内“堵城”第14名

2016年04月28日 16:47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 

  □记者章杰文 张鸿飞 摄影

  本报讯近日,高德地图联合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发布《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洛阳市首次进入“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堵城排行榜”,并名列第14位。虽然牡丹文化节考验着这座城市最脆弱的神经,可是该数据是第一季度整体的统计,那么洛阳究竟堵在哪里,在哪些时间段堵住了我们?

  堵!第一季度洛阳甩西安、成都几条街

  《报告》从全国364个城市及全国高速道路的交通数据中选取了60个主要城市的交通情况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并对这60个城市的拥堵情况进行了排名。

  此次《报告》中,城市拥堵情况主要用“拥堵延时指数”进行评判。“拥堵延时指数”作为城市拥堵程度的评价指标,即城市居民平均一次出行的实际旅行时间与自由流状态下旅行时间的比值。此次前十位的排名依次是:济南、北京、杭州、哈尔滨、重庆、郑州、深圳、贵阳、昆明、广州。洛阳则远远甩开成都、西安等城市,位居第14。

  在第一季度,洛阳市全天平均行车时速为23.22公里,畅通的自由流状态下平均时速为37.87公里,高峰时平均时速21.37公里,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为1.77,即高峰出行所耗费的时间是畅通状态下的1.77倍。

  洛阳到底有多堵?大数据告诉你

  在《报告》中关于洛阳的部分,记者注意到最拥堵的是西工区,高峰时拥堵延时指数2.02,与瀍河回族区高峰时拥堵延时指数1.48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早高峰时期,最拥堵的天津路(九都西路至建设路)高峰时拥堵延时指数1.81,与排名第十的解放路(牡丹桥到道南路)高峰时拥堵延时指数1.45,并没有太大的落差。

  但是在晚高峰时期,凯旋西路(体育场路到辽宁路)高峰时拥堵延时指数2.61,与排名第十的景华路(珠江路到武汉路)高峰时拥堵延时指数1.99,均远高于早高峰时段。

  市民王建军就住在凯旋西路附近,每天下班高峰期时,他都特别没脾气。“车多的时候,眼看着家门就在眼前,愣是半天进不去,一会儿一辆车,让人特别着急。甚至有时候都有一种把车扔在路边,走回去的冲动。”王建军说,在过年串门的时候,过去了四个红绿灯,他的车就在家门口几乎纹丝儿没动。

  家住解放路道南路附近的陈芳说,每天孩子上学时候,她都会再三叮咛“路上一定要慢”。“经常有因为上班着急赶路的车辆相撞,或者着急上班抢道的,真的很危险。”不过在她看来,这跟洛阳近几年的发展大有关系。

  各种因素都有影响助推洛阳上榜

  虽然洛阳经常堵,但是这次上榜让许多市民都有些“意外”,尤其还远远甩开西安、成都这些发展较好的城市。

  “洛阳不是交通枢纽,也不是休闲业特别发达的城市,却在‘堵城’排到第14。”市民尤先生认为有些不可思议。尤先生的疑惑,许多市民都有。

  随后记者联系到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的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报告是基于高德积累的海量交通出行数据,包括5亿用户以及出租车、物流等交通行业数据,通过大数据挖掘计算所得,通用算法与理论保证了其合理性与科学性。造成城市拥堵的原因有很多,经济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像城市布局、道路基础建设、驾驶人的文明程度、汽车车种结构等因素都对交通状况有很大的影响。

  洛阳为何会一跃成了第14,该负责人说,大数据分析显示,在春节期间,洛阳市的拥堵指数在1.3左右,与一线城市的拥堵指数1.1左右相比相对较高,而在春节假期前后也都出现了拥堵高峰。“但是反观北上广这类城市,在春节时候,务工人员大部分都回各自家乡,交通情况反而比较好。”

  同时,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这名相关负责人认为,洛阳的道路等级、路网密度、红绿灯数量及单个用户出行距离等都是影响车速的原因。由于洛阳主城区的快速路以及立交式道路较少,平面路口较多,多数车辆行驶距离较短,使得车辆在第一季度自由流状态下的平均时速只有37.87公里,在全国60个主要城市中排在末位。以早、晚高峰均出现拥堵的天津路为例,天津路周边住宅区密集,红绿灯较多,分布有小学、大学和医院等公共设施及牡丹广场和周山森林公园等休闲区,也是连通高新区与涧西区的主要道路,出行压力较大,所以拥堵比较严重。

  此外,洛阳市交通部门一相关负责人认为,此次洛阳市上榜也跟道路修整等有一定的关系。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