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男子吸毒18年耗尽几十万家财 戒毒吃低保再奋斗

2016年06月24日 11:44 来源:云南网 参与互动 

  吸毒多年后成功戒断,老王说起自己被毒品改变的人生,唏嘘不已 记者 郎晓伟

  清晨围着住房周围跑上几圈,带着一身汗回到家,吃完妻子做的早餐,休息片刻,再洗个热水澡,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老王出了门,坐公交去昆明某小区的保安执勤岗报到。到达时刚好8点半,老王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老王其实可以过得更好。在上世纪80年代的昆明,他是为数不多的拥有30多万元存款的人,却因沾上毒品变得一贫如洗。毒瘾缠绕的18年间,他嗜毒如命,吸了戒、戒了又复吸。他说,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什么是“一次吸毒,终身戒毒”。

  虽然他最终靠毅力摆脱了毒魔,但今天回想起来,他依然觉得那段经历太过沉重,不堪回首。

  好奇 朋友哄骗 说是“进口香烟”

  坐在镜头面前,57岁的老王口齿还算伶俐。身高1.76米的他身形显得清瘦,这是海洛因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

  老王是家中5个孩子中排行最小的,但极富经商头脑。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揣着东拼西凑的1万元做百货生意,由此起家。没几年,他的腰包就鼓了起来。买房娶妻生子,四五年间,资产达到30多万元,前途一片光明。

  此时,一种“神奇”的针剂闯进了他的生活。

  一次,老王吃过晚饭,到一个朋友家中做客。那朋友拿出一包粉末状的物品,用锡箔纸包裹起来点燃,像抽烟一般吸了起来。老王对这种粉末非常好奇,朋友也趁机怂恿他“吃两口,想什么就会有什么”。见朋友飘飘欲仙的模样,他忍不住伸舌头舔了一下锡纸包裹的粉末。

  这一舔,胃最先起了反应。他跑到卫生间狂吐不止,朋友解释“这是国外进口的香烟,第一次肯定有点不适应”。他信以为真,当晚回家睡到天亮,又开始琢磨那种“特殊的味道”。打电话给朋友,对方大方答应让他来家抽几口。抽了五六次,老王才知道,这不是什么“国外进口香烟”,而是毒品——海洛因。

  沦陷 毒瘾难耐 耗尽家财

  只要一天不吸,心里就像被无数蚂蚁啃咬一般痛痒难耐。毒瘾发作起来根本难以自制,吸毒的欲望压倒了一切。

  得知老王上了瘾,那个朋友立即翻脸,开始伸手找他要钱。1克的粉末要卖50多元,在老王看来价格不算便宜,可毒瘾难耐,只有不断掏钱。“钱无所谓,还有30多万存款呢。”

  吸上毒之后,老王的“交际圈”也在逐渐扩大。在那个圈子里有着畸形的价值观,觉得吸毒是“身份的象征”,老王乐在其中,无心工作,整日与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吸,拼命透支人生有限的快乐。但他也知道吸毒是不光彩的事,为避免家人猜忌,他把粉末藏在卫生间的一个隐蔽角落里。

  但是,真相是难以隐藏的。3个月后,原本体重超过60公斤的老王骤然消瘦,引起了家人的怀疑,他以“生意不好做,压力太大”敷衍过去。有次夜间毒瘾发作,家中的“存货”也没了,他彻夜无眠、涕泪齐流、四肢痉挛、呕吐不止。

  清醒后,老王主动向家人说出了真实情况。那是1991年,当时昆明还没有成立强制隔离戒毒所,老王在家人的护送下,进入到劳教所戒毒。1个月的戒毒期很快过去,但他发现,吃了1个月的戒毒药根本不起作用,家人的叮嘱也全部抛到了脑后——回到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出未被家人发现的“货”,关起门来吸食。

  3个月后,他复吸再次被发现,妻子提出离婚。此时老王早已不顾一切,开始当着父母的面吸毒。有次毒瘾发作,在家中注射海洛因,父亲前来劝阻,却被他推倒在地,从此卧病不起,很快离世。即使这样,他仍未悔改。

  到了1998年,30多万元的积蓄被他花得一分不剩,他动起了房子的心思。8万元卖掉房子后,房款不足2年就被他挥霍一空,于是,他开始找亲戚借钱。起初还能以“生病”为由敷衍,次数多了,亲戚的门都敲不开。

  房子卖了,负债累累。有钱时住旅社,没钱就睡在马路边。毒瘾缠身多年,老王已记不得自己进过几次戒毒所,总是在吸了戒、戒了吸的怪圈中徘徊。

  惊醒 决心重新开始未来生活

  当痛痒难耐的感觉折磨自己时,老王想到的不是借此彻底地告别毒品,而是想着如何去找毒品。没有钱,他只能跟着毒友去“蹭”。2004年,一次聚众吸毒被抓后,他被送到楚雄强制隔离。

  喝美沙酮、学习毒品危害知识,再次面对高墙和铁丝网,已满45岁的老王第一次陷入沉思:这些年,一张锡纸燃尽家财,众叛亲离。再想想身边的“毒友”,有的为筹毒资去贩毒被抓,有的吸毒枯瘦如柴至死,这才领悟到“一切拜毒品所赐”。

  彻底悔悟后,在戒毒所的3个月,老王达到了生理脱毒的状态。2年期满后,走出戒毒所时,他才明白这些年走上复吸道路的真正原因——吸毒人员很难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只能跟毒友接触,这又难免会接触到毒品,诱惑太多,稍不留神就会走上复吸的道路。这次出来,他决心要重新开始未来的生活。

  虽然没有家人来接,可他说,当时有了“前所未有的欣慰感”,但欣慰过后又陷入惆怅,未来在哪里?如何生活?他想找份工作,可当时被送去戒毒时户口已注销,没有身份证,如何工作呢?左思右想后,他踏进了自己出生所在地——护国街道办文庙社区戒毒工作站。

  听完老王的遭遇,工作站的工作人员立即帮他解决户口的事。半个多月后,还帮他申请到低保。每月有了200元的低保后,他没再依赖工作站,鼓起勇气去找工作。2007年,他应聘成为一家保安公司的保安。如今,工资也从800多元涨到1000多元。

  工作有了着落,工作站对他的关心并没中断,2013年,还帮他申请到了廉租房。

  重生 主动帮助“毒友”戒断

  只有吸过毒并戒毒的人才知道,什么是“一次吸毒,终身戒毒”,这个道理老王深有感触。

  今天,他已成功戒断毒瘾10年。得到社区戒毒工作站的关心后,他也试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资助一些生活困难的吸毒人员,帮助吸毒人员戒掉毒瘾。

  比老王年长几岁的老马,也是多年的瘾君子,身型偏瘦,额骨异常突出,一双眼睛深深凹陷下去。得知老马生活窘迫,老王不仅规劝老马戒毒,时不时还会买点米和油接济。

  但是,这种帮助也是有原则的。2014年,老王来到老马家,两人坐在客厅聊天时,老马拿出毒品当着他的面吸食。老王瞬间怒上心头,双方不欢而散。他很想帮这位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戒毒,但多次规劝都不起作用,他决定,不再接济老马的生活。“只希望老马能彻底悔悟”。

  老马只是他帮助的“毒友”中的一人。在老王帮助过的人里,有个姓刘的昭通女子值得一说。

  吸毒者都有固定的交往圈子,七八年前,老王和小自己20岁的刘某在一次聚会中相识,这个女子也是吸了戒、戒了吸。看到她,老王想到曾经的自己。2013年,得知刘某再次从戒毒所出来后,老王暗下决心要帮助她。

  若想不复吸,须经得起毒品的诱惑。为此,老王特地向公司请假,把刘某带回昭通老家,每天定时看护,切断她与“毒友圈”的来往。两人聊天时,还时不时探讨一些人生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多过去了,刘某戒毒成功,目前在一家超市工作。

  如今,生活归于平静,昔日的金钱和贪婪都烟消云散。老王说,自己最想说的,是提醒现在的有钱人和青少年,千万不要对毒品有任何的幻想。“一次吸毒,贻害终生,祸害家人!”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 都市时报 记者 周婷婷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