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16载助学路 澳大利亚慈善人士在沪收获“另类温情”

2016年09月10日 11: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上海9月10日电 题:16载助学路 澳大利亚慈善人士在沪收获“另类温情”

  作者 郑莹莹

  “我们都有些紧张”,回忆起16年前在上海见到第一个助学对象时,来自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Beecher Ashley-Brown说。

  初秋的上海,天气尚有些热。这是42岁的Beecher到中国的第20个年头。1997年,他来到上海,在美商会实习时,结识美籍华人吉丽华,从此与上海的外国友人助学项目“初升的太阳”结缘。

  为何加入慈善?“当你幸运受到教育、拥有食物时,这并非理所应当,你有责任去回馈这个社会”,在Beecher看来,即便在他乡,这点也并无区别。

  2000年时,Beecher开始资助第一个学生朱,那时朱的父亲生病,家庭困难。Beecher资助着朱从高中到大学7年,直到他毕业。

  从第一次见面的小紧张,到高考时帮朱提高英语,还有而后的“畅谈人生”,Beecher慢慢和朱成为朋友,“我觉得倾听很重要”、“有时候很多问题我也没有答案,因为每个人都要选择自己的路,但我可以分享一些经验”,他说。

  在Beecher看来,教育带来的不仅是工作机会,更为重要的是一种自信,“不论国籍,缺少自信,一个人很容易不给自己机会”。所以当说起朱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国际知名餐饮企业谋得职位,并成为一名优秀员工时,Beecher一脸的骄傲与笑容。

  Beecher的手机里有这么两张照片,一张是初识时他和朱坐在草地上,闲适地笑着,彼时Beecher更年轻,朱还是个孩子;另一张是数月前他们见面时的照片,俩人穿着正装托腮而笑,面前的相框里就是十几年前那张初识合影。

  他们的人生交集,从初见、到而后的写信、见面、打电话,乃至如今以社交软件常联系,从未间断。

  朱是Beecher在沪工作多年期间资助的学生之一。几年前,他资助的另一个女学生结婚了,邀请他参加婚礼。当他将满满的喜悦之情与远隔重洋的家人分享时,吸引了他70多岁的妈妈从澳大利亚飞到上海,参加助学“结对日”,开始资助中国学生,甚至学起了简单中文。

  “我也希望我的女儿以后能‘接力’助学,尽管她现在还只有16个月大,但我期盼她能从小学会感恩与回馈”,Beecher说。

  Beecher觉得这些年收获了许多,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我在澳大利亚长大,成长时并不懂珍惜,当我见识到世界上更多地方时,我意识到很多东西并非理所当然,更学会感恩与回馈。”

  据了解,Beecher所依托的助学平台“初升的太阳”,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下的外国友人助学项目,自1996年在上海成立,目前已捐助10341笔助学金,主要资助沪上贫困高中生(每年3000元人民币)和大学生(每年6000元人民币),吸引着众多沪上外籍人士成为资助人和志愿者。(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