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铁匠村”没落:间隔在农村与城市的守望者(图)

2016年09月19日 08:55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参与互动 

  如今,火炉被拆除,何明修心里五味陈杂。

  四川新闻网南充9月18日讯(记者 何春林 摄影报道)站在自家屋前,望着火炉被拆除的那一刻,已打铁40年的铁匠何明修比平时多了一些感慨。

  “人老了,打不动了。”采访中,这是何明修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言语中透露着不可名状的无奈。从23岁开始,何明修便跟着父亲打铁,这一干就是40年。

  如今,拆除了火炉,也拆除了那一代人年轻的记忆。

  村子由来 30年前打铁人占村里超半数劳动力

  铁匠村,位于仪陇县赛金镇,又称雷家坝村。在这里,有四个村社小组,尤其是第二组,多年来,许多村民从事着打铁这一古老职业。当地人说,在前30年,从事打铁的人,占据了村里一半还多的劳动力。

  为何有“铁匠村”一说?村里老一辈人讲,村子原来叫雷家坝村。早在清末民初时,一大户人家姓雷,为了躲避战乱,举家从湖南城步迁至于此,后来世代繁衍,便有了这个村。(对于此说法,因资料缺失,无从考证。)

  再后来,随着婚丧嫁娶和时间的更替,雷家的姓氏族人逐渐没落搬离,便进来了其他姓氏,有姓李的,姓何的,尤其以姓何的居多,于是也便有了“何家坝”一说。

  “老习惯,丢不掉了!”9月14日,四川新闻网记者来到该村,看见铁匠李中成正将铁块放在火炉煅烧,说明来意后,相互间便聊了起来。跟何明修一样,李中成从事打铁职业也已40多年。目前,两人是村里唯一坚持打铁到现在的两户人家。

  在采访中,李何二人告诉记者,自他们知事起,村里便有了铁匠。至于村里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打铁人,他们也不知道。

  “30年前,每天凌晨四五点,很多铁匠就已开始起床打铁,尤其是在农忙时节,起床会更早。”回忆起当年打铁的盛行场景,何明修说,打铁几乎成为当时村里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供孩子上学、为家里买米买面、人情世故的开支等等。

  如今,高速路通了以后,雷家坝村成了定点扶贫的新村。村里从事打铁的人,时隔30多年后,至今已不多了。用他们的话说,对这份职业不是热爱,而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排遣。

  打铁生涯 不会抽烟喝酒算不上“真正的铁匠”

  何明修,一个普普通通的打铁人,跟其他铁匠一样,也是一副干瘦模样,一双布满粗茧的手,指缝间留着些许泛黄的成色。再加上年龄的不期而至,一头黑发也早已泛白。

  对于打铁人来说,他们有一个习惯,就是抽烟和喝酒。如果没有这两样,常年在火炉边站立熏烤,无疑是一种煎熬。所以,要是打铁人不会抽烟、喝酒,在他们看来,算不得是一个“真正的铁匠”。

  “那时基本上叶子烟,很少抽卷烟。”说起何时抽烟,何明修说,一开始自己并不会,后来很多时候,见父亲和其他人在烧完“一火铁”(又称“一次烧”)时,都会抽两口烟来解乏。于是,自己也开始试着抽,一次有了两次,两次以后便成了习惯。

  何明修告诉记者,自己的父亲在当地是一个很有“名气”的铁匠。40年前,当地铁业社烧锅炉用的钢管断裂,找了很多铁匠都没能接上,后来父亲去了,用炉火将钢管煅制成功,这在当地铁匠界传为一时“佳话”。

  俗话说,世间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对40多年前的何明修来说,打铁是一种谋生技能。从23岁开始,何明修便跟着父亲打铁。何明修说,当时家里有6姊妹,自己排行老五,加上碰上饥荒年代,为了养活一大家人,只好跟着父亲走上打铁之路。

  “那时车少,车费又贵,坐不起。”制作好铁具后,逢场赶集,何明修都得跟着父亲背上好几十斤到百斤的铁货拿去贩卖,然后将换回的钱,为家里添置米、油、盐、面等生活物质。

  制作好铁器如同做人 需要一生细心和耐心

  对于铁匠而言,如何制作好一件铁器,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将铁器卖出后获得的好口碑,这在打铁人看来,更是一种难得的认可和尊敬。

  走访中,许多老一辈的村民都对何明修的印象颇深,都称他为“老铁匠”。他们说,早在30多年前,适逢每年春耕农忙,何明修的铁具在场镇上尤为畅销,尤其是熟悉他的人,每每来到摊前,只要谈好价格,把钱一放,直接让何明修选好给他(她)。

  卖铁器,卖的不只是技术,更是口碑相传。说起如何制作一件好的铁器,何明修侃侃而谈。他说,给菜刀、锄头、毛铁(又称斧头)等铁器加好钢,是一件很考手艺的活儿。

  “钢加得好,才能耐磨,刀用起来才会光滑锋利。”何明修告诉记者,在制作菜刀时,用找来的钢材煅制成钢条,经炉火煅烧后,将菜刀的毛坯用斩子(俗称“钻子”)划开,再讲制作好的钢条放置其中,最后经过炉火反复煅烧和捶打。这样,才算加好钢。

  别看加钢过程简易,何明修说,烧制铁器时,掌握好火候也很重要,一定要将钢条烧制成火星四冒时才加,不然在菜刀上加好的钢条,就容易起夹层,不耐用。

  几十年的打铁生涯,何明修没有总结出过多的人生道理,只知道,做好一件铁器,需要细心和耐心,不然器具的使用时间便不长久。这也成为他日常教育子女的朴实道理。

  渐进消失的职业 年轻一辈的外出务工或念书

  在铁匠村,老一辈的村民都在讲述这一职业的不易和辛苦,年轻一辈的人便开始逃离着这个职业。但不可否认,这一职业曾养育了这个村子的一代又一代。

  村里,很多铁匠家出生的孩子,对于人生的出路,要么读书,要么外出务工。要是年轻一辈的人再从事打铁,常会被人瞧不起,认为这人“没本事”。所以,在这个村子里,还在从事着打铁的,便是老一辈的打铁人。

  对比整个雷家坝村,对打铁人的家庭来说,孩子基本上是“放养式”生长。孩子长大后,如果读书还行,便送其到继续念书;如果不行,便让其外出打工。就这样,一代循环一代,人口便逐渐从村子里出走,很少再回来。

  今年9月6日,是何明修拆除火炉的日子。这一天,站在火炉边,何明修本想留下点什么,却又找不到哪些该留。

  至于为何拆除,何明修说,火炉是自己跟老伴儿在十几年前一起辛苦搭建的。去年,老伴儿患病去世。现在他要一个人将它拆了,只是为了不让自己再睹物思人。

  打铁,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养家糊口的职业。直到火炉被拆除的那一刻,何明修说,他年轻时候所有的回忆也被拆除了。尽管不愿承认,却又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

  “人老了,打不动了。”采访中,何明修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无尽的守望 充满着农村的眷恋和对城市的陌生

  如今,年满63岁的何明修,独居老家。由于自己不会做饭,如何炒菜对他来说便是一门新的“学问”。

  何明修家里育有两儿一女,女儿已出嫁多年,儿子在成都上班。见老人常一个人居住,儿女常在电话里告诉他,让其到成都居住。但他每次过去没待几天,就央求儿子把他送回老家,甚至有一次,一大早从仪陇赶车到成都,吃完午饭,便要让儿子给他买当天的车票回老家。

  “周围人一点都不熟,去了给儿女添麻烦。”对于城里人的生活,何明修说,自己不习惯,一旦闲下来,手脚都不知搁哪儿。他说,周围人不熟悉,想找个人说话,唠嗑唠嗑,都没有,平常儿媳要上班,家里就只有他一个人,所有很多时候倍感孤单和寂寥。

  于是,对城市的陌生和儿女的孝心,便让何明修无尽地在农村与城市间行走。渐渐地,这种走出来的距离,便成了何明修余生的守望。

  何明修很长时间都没有打铁了,以致于对家里的自留地由生一种眷恋。“闲不住,就想做点什么。”何明修说,与早些年相比,自己现在没有那么累了。适逢农忙时令,他都会到地里转悠,种上点蔬菜和瓜果,等成熟后,就给儿子送去。

  采访结束时,何明修笑着说,等到自己老得扭不动了的那一天,就到儿子那里,去过几天安闲日子。(注:应采访对象要求,人物系化名)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