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为完成母亲遗愿 逝者女儿含泪递交遗体捐献书

2016年10月13日 10:43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黄杨子

  前晚7时35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监护病房,全体医护人员向病床上的遗体深深鞠躬致敬,为一位79岁高龄的患者送行。

  逝者的女儿,瑞金医院麻醉科医生李一亮也站在人群中。她含泪将一份遗体捐献书递给社工部医生,为母亲完成最后的遗愿。

  “一亮的家人思想都非常超前、伟大,希望身后还能为基础医学做出贡献。”逝者的主治医生、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孙青芳说,“我们今天才知道,她父母双亲在4年前就签下遗体捐献志愿书,两位老人值得我们敬仰。”

  “无论是不是我父母,每一位捐献者都值得我们尊重。”李一亮说。

  父母4年前主动提出遗体捐献

  10月6日,李一亮一家与母亲在扬州游玩。突发的一次摔跤,让高龄的母亲何女士顿时失去知觉。第二天紧急送到瑞金医院后,孙青芳便让李一亮做好心理准备:“您母亲脑外伤脑出血很严重,情况不是很好。”

  这如同晴天霹雳。李一亮一边积极配合抢救治疗,一边联系社工部医生,“如果我母亲最后抢救没成功,我将根据她的意愿为其进行遗体捐献。”

  “现在想起来,我都不知道父母是何时有了这种想法,挺惊讶的。”李一亮回忆道,“但我作为一名医生,当然是希望社会上能有越来越多患者选择遗体捐献。”

  2012年,李一亮的先生陪同两位老人前往闵行区红十字会领取 《上海市遗体捐献登记表》,并在捐赠意向上勾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这也是李一亮的母校。

  “签字前,我和父母详谈了几次,捐献之后,具体送去什么科室、做什么手术,全由医学院安排,他们表示没问题。”李一亮坦言,“说实话,我自己还达不到这个境界,只是想到器官可以捐献,还没想过遗体捐献的事情。”

  帮助医学生快速了解颅底结构

  办完了捐献手续的李一亮昨天终于有了片刻休息。“周日下午,交大红十字会将为母亲举行简短的告别仪式,之后遗体就将运往医学院,配合进行医学教学。”

  对所有医学生来说,认识第一根神经、切开第一条动脉、熟悉第一个脏器,都从这些遗体开始,它们无声地在解剖课上教会医学生读懂生命的意义。孙青芳介绍,以神经外科为例,这具遗体上可进行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不同角度位置的14台以上高难度颅底手术,帮助医学生快速了解颅底结构。

  “正常人颅内有脑组织以及非常复杂的血管组织,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残疾乃至死亡,医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实践训练,课本知识不足以让他们走上手术台。有了解剖实践,能力将显著提升。”孙青芳表示,“老人的选择很不容易,而一亮身为医生,对遗体的用途非常熟悉,她的理解与支持需要胸怀,也值得我们敬佩。”

  遗体捐献者每年150余位

  李一亮说,上海的遗体捐献者在青浦区福寿园内有一块公共墓地,她的父亲长眠于此,母亲不久也会来到这里。

  李一亮的父亲生前是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母亲何女士是中央民族大学物理学教授。在她印象里,父母对于人生的态度总能给她许多启发,“我记得父亲提到遗体捐献时说,‘顾虑我肯定是没有的,本来还想捐献器官,但是年纪大了,功能不行了,再捐献不好意思。’现在想来,他们的思想真的走在了许多人之前。”

  从交大红十字会接待处回来时,工作人员告诉李一亮,如今每年有150余名遗体捐献者前来签署志愿书。“从零星的个位数到现在,社会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作为医生,我们也应该带头做起。”李一亮说,“母亲奉献了一生,未来的工作中,我会以她为榜样,把对生命的尊重继续传承下去。”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