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冒充医药专家设连环骗局推销药品 老人一年被骗8万多

2016年11月24日 16:0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参与互动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的齐先生,今年70多岁,双腿患风湿病多年。一天在看电视时,发现正播放风湿病药品广告,于是购买了一个疗程的药。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个人信息因此被诈骗分子非法获得,随后落入了骗局。

  在买了这款药10天后,齐先生接到了一个自称是“万教授”的电话。这位“万教授”说,要对用药效果做一个回访。随后问了问齐先生现在的状况,取得了齐先生的信任。电话中,他还告诉齐先生接下来可能要面临的情况。

  受害人 齐先生:他说你用了药之后会有多少骨刺脱落点,脱落之后你就得排毒和修复。不排毒不行,这个毒要是走到眼睛上会导致双目失明,走到心脏上就会得心脏病。

  齐先生听到后,一下被吓住了。在“万教授”的推荐下,他花了1980元买了一种排毒药,专门治脱落的骨刺。但是用完后并没有效果。不久,对方又寄来一包排毒药,这次齐先生没有签收。

  可随后,他就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李姓男子的电话。

  齐先生并不相信李某说的话,可生性胆小的他还是心里直打鼓。挂了李姓男子电话没几分钟,那位“万教授”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受害人 齐先生:他说帮我问问李处长看案子到了法院没,后来又给我回电话说案子没到法院,可以调解。让我再交4965元,这个事就算是了结了。

  齐先生怕惹上官司,给对方打了4965元打算了事。可一段时间后,齐先生又接到一个自称是医院“张院长”的电话,说能给他报销之前买药的费用。

  受害人 齐先生:他说我在他们医院花了8000多块钱,医院有规定百分之八十五给报销,就是报销7011块钱。

  然而不久,这位张院长又打电话过来,说要报销,必须先住院。

  受害人 齐先生:说我得办住院手续,不办住院手续报不了,我说那办住院手续怎么办,他说得再交4000块钱,办20天住院,一天200块钱。

  一心想报销医药费的齐先生给对方交了4000元,在对方引导下,齐先生又陆续交了不少所谓的“个人所得税”、“保证金”等费用。就这样,一年下来,齐先生一共被骗走了8万多元。最后联系不到对方的情况下,才知道上当受骗,并向当地公安局报警。

  诈骗金额超3000万 诈骗团伙落网

  接警后,当地公安局机关迅速对此案进行立案侦查。让办案民警吃惊的是,受骗的不止齐先生一人,还有不少人被骗,诈骗总金额超过3000万元。

  案件调查最初,警方的线索有两个,一个是打给齐先生的电话号码,一个是快递。

  经查,电话号码是冒用其他人身份证办理的,警方只能从快递入手调查。

  喀喇沁旗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 于洋:确定发件的地址是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我们就去张家口查询了物流信息。到了张家口邮政速递公司后,经过查询,这个件是北京的宅急送公司一个宝通项目组委托张家口的邮政速递发的货。

  警方立即赶赴北京,找到了宅急送公司与发件人的协议文件,协议上有三个人签字:张慧霞、董斌、詹成。

  调查后发现,这三个身份信息都是冒用他人的身份。而这家快递公司具体经办此事的,是一名叫做薛峰的销售经理。

  从2014年开始,薛峰受詹成的委托收发保健品和药品,并将收到的资金定期向詹成的银行卡转账。

  可这个詹成的身份信息是冒用的。办案民警随后开始调查詹成的银行卡流水,并通过调取大量银行取款监控录像,锁定了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这名女子成了最终确定犯罪嫌疑人真实身份的关键。

  喀喇沁旗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 于洋:薛某提供的发货人电话号码,其中一个自称是詹总的秘书。通过查询这个手机号,警方发现收过一个快递,收货人名字是韩成华,经过韩成华的户籍图像信息和取款的图像信息比对,确定韩成华是本案的嫌疑人。

  通过调查韩成华的相关信息,警方最终也确定了银行监控录像中取钱男子的真实身份,他就是韩成华的丈夫郭涛。

  经过多日蹲点,警方最后一举将以郭涛为主的诈骗团伙抓捕。

  在办理此案的过程中,民警还发现了另一个在安徽以同样方式进行诈骗的犯罪团伙。在确定了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后,这一团伙的成员也在不久后全部落网。

  在作案现场,民警发现了大量作案工具以及假冒伪劣的保健品和药品。经过调查,两个团伙的诈骗总金额超过了3000万元。

  网购个人信息 警惕电话骗局

  在抓获犯罪嫌疑人后,警方进行了审讯。审讯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对作案事实供认不讳。

  犯罪嫌疑人交代,实施诈骗的第一步就是购买大量个人信息,网上有专门售卖个人信息的渠道。受害人齐先生的信息,就是被这些不法分子从电视购物的工作人员手中获得后,卖给了诈骗团伙。

  拿到个人信息后,犯罪嫌疑人冒充医院的专家,开始推销保健品和药品。

  犯罪嫌疑人 程某:一个电话我能知道你买过药,第二个电话我能知道你买过哪家的药,打第三个我就知道你吃了这个药有没有效果,第四个他有时候说没有效果。我全面掌握之后,就知道他花多少钱买药、用了多长时间没有效果。然后我以另外的身份,说是这个单位的专家教授,说这是回访。

  如果对方拒绝接收寄出的保健品或药品,犯罪嫌疑人就会通过电话威胁恐吓。

  除了威胁恐吓,犯罪嫌疑人还以报销医药费的名义诱使被害人上当,然后借收费的名义继续诈骗。

  犯罪嫌疑人 程某:第一步是宣传费,就是宣传费用,把这个事情宣传宣传,托人给你办这个事。然后有这个好处费,给人一个好处费,帮你办这个事。你这个税费,多少多少税,比如说你一万块钱报销8个点,10个点,这是税费800块钱,你再交,然后还有其它的费用。

  把购买来的个人信息用完之后,犯罪嫌疑人把这些信息再次从网上卖出去。

  目前这起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当中。警方提醒:这种诈骗案件多针对有疾病的老人群体,接到这类电话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上当。

  警方提示大家,身体一旦有病的时候,接到类似专家、教授之类的电话,一定要谨慎,一定要跟家里人商量好以后,再斟酌做决定,以免上当受骗。

【编辑:殷伟豪】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