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青岚湖畔割草记(图)

2017年01月05日 15: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通讯:青岚湖畔割草记(图)
张哲元老人在大棚收割藜蒿。王昊阳 摄

  中新网南昌1月5日电 题:青岚湖畔割草记

  作者 王昊阳 高发钱

  清晨7点,南昌幽兰镇竹林村,73岁的张哲元老人匆匆用过早餐,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竹林村位于青岚湖西北岸,这一带生长着鄱阳湖水域特有的一种蒿草,老人的工作就是割草。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鄱阳湖水域生长的这种草叫藜蒿,是当地百姓极为喜爱的一种食物,民间有语: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

  藜蒿本生长于湖中湿地,产量极为有限,而市场需求量巨大。为此竹林村村民张细毛等人在青岚湖畔租用土地,人工种植藜蒿。

  从10月初育苗种植,到次年4月藜蒿下市,大半年的时间里,张哲元老人都在这片土地上忙碌着,种草、施肥、收割。

南昌幽兰镇副镇长周茜(中)和村民一起剥藜蒿,拉家常。 王昊阳 摄
南昌幽兰镇副镇长周茜(中)和村民一起剥藜蒿,拉家常。 王昊阳 摄

  手拿镰刀,肩挑箩筐,老人弓身进入大棚。大棚里湿气蒸腾,气温高出外面数度,两排浅绿色的鲜嫩蒿草长势良好。老人弯腰举刀,将长约30厘米的藜蒿齐根收割,整齐码好,放入筐中。

  十余分钟后,箩筐装满了,老人挑起担子,穿过阡陌,将藜蒿运送到村口路边的工棚里。

  工棚里已是一片繁忙。数百平方米的空间内,村民三五成群,忙碌着挑拣、捆扎刚从田间采割下来的藜蒿。

  忙碌的人群中,时而传来欢声笑语。被这种欢快的劳动气氛感染,幽兰镇副镇长周茜连忙找来一只小板凳,挤进人群,一同剥着藜蒿,拉起家常。

  “天天来这里干活,早上7点到晚上6点,忙着才感觉踏实。在家门口赚钱,轻松而且自由。”一位满头银发的大娘说,工资按所加工的藜蒿重量计价,每加工一斤可获得0.6元至2元不等的工钱。

  “剥掉叶子的藜蒿卖7元一斤,不剥叶子的就卖3元一斤。”种植户张细毛说,“现在市场销量挺好,今天的发货订单量大约是一万斤,目前基地平均每天的销售额至少两万元。”

  门外大路上,停放着几辆货车,正等待着最鲜嫩的藜蒿装车。工棚内工人们双手翻飞,不停地挑拣、剥叶、捆绑、装箱。

  工人们都来自竹林村,多是中年妇女和老人。竹林村主任章文华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竹林村就开始人工种植藜蒿,目前规模逐步扩大,形成较为成熟、完整的产业,目前全村藜蒿种植面积3000多亩,村里成立了藜蒿产业合作社,有600多位妇女和老人从事藜蒿加工。

  “最忙的时候是临近过年时,每个工棚里挤满100多人,大家每天计件结算工钱。”种植户张细毛说,年底繁忙的时候,藜蒿价钱可卖十几元一斤,工人们每人每天可赚到200至300元。

  “藜蒿产业带动了竹林村群众脱贫致富,是我们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典范和样本。”幽兰镇镇长刘志伟表示,幽兰是农业大镇,有独特的地域和资源优势,镇政府目前引进了航天农业产业园等多个特色项目和龙头企业,将持续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拉动经济增长,带动百姓就业,使精准扶贫工作显成效,见实效。

  “种藜蒿、割藜蒿,都算轻松活儿,我干得动,一年下来能赚两万元呢,我还可以再干十年。”张哲元老人挺直腰杆,挑起箩筐,迈步向大棚走去。(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