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郑州男女青年“被逼婚”比例居全国第三

2017年01月10日 11:25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 

  □记者 杨霄

  核心提示丨本报日前对全省农村“彩礼”婚俗进行了扫描式调查,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而事实上,比彩礼更窘迫的现实,是公众、家长们对“剩男剩女”的宽容与理解。昨日,国内婚恋交友平台世纪佳缘发布的一份婚恋报告显示,郑州的男、女青年“被逼婚”的比例均已过半,位居全国第三。相反,郑州丈母娘对彩礼的诉求相当客气,仅排全国20个重点城市的倒数第四位。

  现状丨每逢佳节“被逼婚”,剩男剩女最怕遭遇亲友集体目光“检查”

  别人过年备年货,剩男剩女过年备“台词”。

  “4年前开始,我就对春节回乡有了太多的抵触情绪。”在郑州某幼儿园工作的大龄“剩男”王琰,正为即将应付亲友追问婚期一脑门糨糊。到郑州工作这些年,很辛苦,父母对他还比较理解。但七大姑、八大姨们就不同了,每次见了面就跟审讯一样,甚至认为他隐藏了某种缺陷。

  事实上,河南大龄适婚青年被逼婚在国内较为典型。如世纪佳缘公布的“2016年度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披露,面对逼婚压力的话题上,河南单身男女也是双双上榜,位居全国第三名,表示逼婚压力很大。仅郑州,适婚男性曾被父母或亲友逼婚的比例高达52%,而女性明显更高出男性,达到59%。

  那么,如何界定剩男剩女呢?

  “报告”称,根据此次对全国334个城市、1.65万人的采样调研,涵盖范围精确,包含各年龄段,各社会阶层有婚恋交友需求的单身男女。其结论为,国内剩男和剩女的平均年龄分别在35岁和32岁。

  不过,面对逼婚现象逐年大幅度增长,多数河南适婚男青年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他们向父母表态保证早日脱单或者积极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参加各种聚会与相亲。

  数据丨某县官方“指导”彩礼6万以下?郑州丈母娘比这客气多了

  河南某县官方出台了“彩礼指导价低于6万”,一度引发全国公众热议。

  大数据显示,相比全国,河南的丈母娘非但没那么“财迷”,反而是对女婿的礼金最“客气”的。在受调查的国内20个重点城市中,郑州排名为倒数第四。

  大数据报告显示,全国女性对于彩礼心理预期均值为69416元,“价码要求”最高的区域为华东与华北,分别为80568元、80257元。其中,河南单身女性对于彩礼的预期均值为55859元,单身男性对于彩礼心理预期均值为37890元。作为省会的郑州,单身男女对于彩礼的起步价略高于全省,女性对于彩礼心理预期均值为57826元,单身男性对彩礼额度的心理预期均值为48502元。

  “‘天价彩礼’只是国内局部地区的分散型现象。尤其不能以某县出台指导彩礼价,概括为一省社会群体的全貌。”世纪佳缘情感专家张佳芮称,事实上,很多地区的适婚女性以及家人会认为,在结婚时,男方已不需要给彩礼。尤其是在西南地区,单身女性认为“男友无需给彩礼”的占比为36%。

  金鑫珠宝提供的消费大数据佐证了这一说法。该公司运营总监李治国称,2016年,河南的新人购买结婚金器(黄金项链、手环、耳环和钻戒)的接受均值,仅仅一万元出头。而在武汉、南京、成都等市场,新人购买结婚金器的消费值是郑州的2倍以上。“勤俭、适度、低调、有内涵,才是中原婚庆文化的主流。”

  调查丨脱单拼颜值,“娘娘腔”与“拜金女”被放成剩菜是大概率

  “较2014年,国内单身者的年龄不仅在进一步延长,而且‘被逼婚’的人数与比例激增了两倍。”这是“报告”特意警示的内容。

  那么问题来了,你怎么样才能加速“脱单”呢?

  据报告显示,单身女性心中的理想伴侣,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顾家体贴、阳光暖男、机智幽默、才华横溢、型男大叔;单身男性心中的理想伴侣,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知性大方、知书达理、活泼开朗、气质美女、清纯可人。

  除这些性格上的条件,颜值也是择偶条件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比如郑州,57%男性认为女友的颜值很重要,同时55%的郑州单身女性认为自己的男友颜值也很重要。但是,大多数单身男性并不能接受自己的女友整容,仅有38%男性表示勉强可以接受。与“理想款”相比,郑州男最反感拜金女,郑州女却最讨厌“娘娘腔”。

  “在婚姻里,颜值高不代表就是女神,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好的性格。”张佳芮的建议是,大胆地做自己,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对方,才更能稳固两个人的感情。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