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只青团引“疯狂”沪老字号不争“网红”求“长红”

2017年04月01日 15: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一只青团引“疯狂”沪老字号不争“网红”求“长红”
    清明节临近,上海老字号王家沙门南京西路总店前,前来购买青团的消费者排起长队。 李姝徵 摄

  中新网上海4月1日电 题:一只青团引“疯狂”沪老字号不争“网红”求“长红”

  作者 李姝徵

  清明临近,上海“青团大战”进入白热化。1日上午,老字号点心铺王家沙总店前购买青团的顾客们排起长队,近百人的队伍沿着南京西路“拐弯”至石门一路,一眼望不到头。

上海老字号王家沙门南京西路总店前,前来购买青团的消费者排起长队。队伍沿南京西路人行道“拐弯”延伸至石门一路。 李姝徵 摄
上海老字号王家沙门南京西路总店前,前来购买青团的消费者排起长队。队伍沿南京西路人行道“拐弯”延伸至石门一路。 李姝徵 摄

  青团,又称清明果,是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清明节的时令小吃,因色泽青绿得名。每年临近清明时节,申城各老字号点心铺都会陆续推出青团供应市民。

  去年,上海老字号杏花楼新创的咸蛋黄肉松青团走红沪上,排队时长一度达8小时,“一只青团引发的疯狂”受到媒体关注。

  今年的“青团大战”热度不减,申城青团也展露出“无所不包”的架势,腌笃鲜、素蟹粉、荠菜、马兰头、榴莲、梅干菜、素什锦、杂粮等,咸、甜、荤、素都被纳入馅芯。除了去年爆红的杏花楼,上海各老字号点心铺如王家沙、光明邨前都排起了长队。

  上海王家沙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重亮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销售高峰期,单是王家沙南京西路总店,一天就可卖出18万个青团。据他介绍,总店里有几十个点心师傅分成白班、夜班,“24小时都有师傅在制作青团。”如此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中新网记者在王家沙的青团制作间看到,两、三个师傅围着一张桌子,桌上放着已经用艾草或麦青染好的糯米团和馅料,点心师傅两手翻飞,几乎难以看清手上的动作。“我一小时能做560个,这段时间每天工作12小时,一天能做近7千只青团。”有着36余年“青团制作史”的黄姓师傅边说边包,一只只圆润可爱的青团随之整齐地“坐”在不锈钢容器里。

  据刘重亮透露,近两年王家沙总店的青团销售一直呈两位数增长,而今年(从2月10日上市至4月初下市)的青团销售量,预计可达300万个。

  喜爱“轧闹忙”(沪语,凑热闹之意)的沪人,用排队捧热了一个个“网红”美食,店家也因此赚个盆满钵满。和青团呈“三足鼎立”之势的“网红”美食“鲍师傅”、“喜茶”就因黄牛倒卖、超长排队时间而遭诟病。“喜茶”甚至一度推出“实名制限购”,以遏制黄牛倒卖。

  然而,上海的老字号对于“网红”这一称号很“淡定”。“‘网红’年年有、时时有,”刘重亮表示,“网红”能不能成为“长红”关键在产品质量。他表示,老字号应以匠心求品质,不争朝夕。(完)

【编辑:卢岩】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