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医改后跨科开药需求增加 部分医院可酌情满足

2017年05月14日 02:28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北京医改后跨科开药需求增加部分医院可酌情满足
    5月11日,中医药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两位老人在取药处取药,他们这次取了将近30盒药。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摄

  随着医事服务费的推开,患者跨科开药的需求有所增加。市卫计委半月前曾为此发文允许专科医师可酌情跨科开处方。

  医改“满月”,记者采访10家医院发现,半数已能酌情跨科开药,仍有部分医院未开展这一服务。

  医改后跨科开药需求增加

  4月8日,北京市启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取消挂号费、诊疗费,新设医事服务费,并推行药品阳光采购。昨日,记者从北京市卫计委了解到,截至5月10日,北京药品阳光采购已节约费用约4.7亿元,不少市民享受到了药费下降的福利。不过,也有市民看到医事服务费相对上涨,希望跨科取药时能少挂号。

  清华长庚医院急重症部部长陈旭岩说,医改之后,提出跨科开药的患者有所增多,有些患者甚至希望一个号能把三四个科室的药都拿齐。“以前患者觉得就多掏几块钱,不在意多挂几科,现在挂号花费多了。另一点也涉及技术含量的问题,如果医生给他诊断、治疗、建议,他们觉得挂号的钱值了,有些病人病情在稳定期,反复看了多次,会觉得找医生就是为开方子,只开一科的药,不值”。

  半数受访医院可跨科开药

  针对类似现状,4月下旬,市卫计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工作的补充通知,对医生跨科开药给出明文规定。通知中提到,满足代开其他专科的处方属于连续治疗、病情无进展、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包括药品、剂量、时间)等条件的前提下,专科医师可以开具非本专业疾病诊疗处方。

  文件下发已近半月,有多少医院可跨科开药?近日,记者通过实地探访、电话咨询等方式,详细了解北京8家三甲医院、2家二甲医院的开药情况。其中,三甲医院中清华长庚医院、北京老年医院、友谊医院等能酌情跨科开药,受访的2家二甲医院都可跨科开药。

  老年慢病患者希望多开药少跑腿

  记者走访发现,主动提出跨科开药需求的不少为老年患者。家住菜市口的82岁市民刘女士说,她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肾也不太好,需要服用大量药物,要分别去心内科、泌尿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取药。“没法一次把药拿完,而且一次也只能挂两个号,三天两头老往医院跑。”

  陈旭岩也称,提出需求的主要群体的确是老年病人,一般重叠高、糖、冠、脑等慢病,及男性前列腺增生等症状,需要长期用药。普仁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刘楠介绍,很多老年患者病情较为稳定、长期吃药,有些腿脚不好,多次挂号的时间和经济的负担较大。

  不光老年患者,也有家长向记者反映,有时带小孩上儿科医院看病,希望一次能多开点药、少挂号,“昨天带小孩挂了耳鼻喉科,他又有点咽炎,就希望能一次把咽炎的药给开了,最好还能开点湿疹的药”,市民陈先生说,小孩看病每次几乎全家出动,医院患儿多,也不希望孩子在医院停留太久。

  焦点1

  内外科间多不能跨科开药

  医师可酌情跨科开药,是否意味着所有科室都能开?在可跨科开药的几家医院中,基本对跨科范围有所限制,为了确保安全,多要求内外科等“大科”间不能跨科开药、罕见病药品无资质不可跨科开药。

  北京老年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科室开药不能跨大专业,例如内科系统不能开中草药、外科创伤类药品;皮肤科、耳鼻喉科、眼科不能开内科用药。

  普仁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刘楠则表示,除不可跨大专业外,门诊大夫一般也不会跨科开急性药品。“有些高血压病人会让大夫开几盒消炎药,因为他今天嗓子疼。一方面‘急三慢七’,急性药品一般只开三天的量,另一方面,单纯的嗓子疼未必要用消炎药,抗生素不规范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有些老百姓自己觉得这是有炎症了,但不一定,需要专科医生来进行判断。”

  西城区一家二甲医院院长补充道,一些OTC类药品、中成药、治疗脚气等不良反应小的药品,医生可酌情跨科开,但风险大、专科跨度大的药品不允许。“比如肿瘤药、精神类药品、高毒性药品。有些药对肝功能、肾功能损耗很大;一些治疗肿瘤的药物病人吃了看着好好的,可能白细胞掉下去了,只有专科检查才能看出来。”此外,缓解疼痛的涂抹类药品,因可能掩盖疾病症状、延误病人及时就诊,医生一般也不会跨科开。

  焦点2

  有医院为跨科开药上“双保险”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受访的部分三甲医院尚不允许跨科开药,业内对跨科开药存在部分质疑。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应提倡大医院跨科开药,大医院以专科见长,专科大夫的知识体系不同于基层医院的全科大夫,跨科开药存在风险。

  上述二甲医院院长也坦言:“病人的病情稳定不稳定、药品是不是该调整了,不是病人说了算,专科医生才清楚,长远来看,这其中还是会有一些安全隐患。”不过,她表示,医生本身对风险也会有所把控,“没有把握的一般不会开,万一出问题,对他自己的职业也会造成严重影响。”

  陈旭岩认为,我国医疗现状的确是医院越大、走的道路越专,对医师的培训更强调专科能力,但医师的综合能力也应被重视。“现在病人活到90岁太容易了,而一个90岁的病人,不可能只有一个器官有问题。”她认为,借医改的东风,大医院应该培养出专科能力精深、同时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的医生,来较全面地满足患者需求。

  陈旭岩说,跨科开药一定是在病人方便和安全之间寻求平衡点,如果无法保证安全,宁愿不方便。在安全、疗效、不良事件可控的情况下,医生可以跨科开药。一般希望病人此前有进行过专科诊断,带上纸质病例,或医生能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内查到专科医生此前开具的处方。“一些老人他自己形容不清楚,所以我们还鼓励他们把在吃药品的药盒子也带上。”

  为进一步确保安全,目前清华长庚医院同时开通内部通道,医生判断可以跨科开药、但个别细节不太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联系药师和专科医师进行询问,医院规定药师及专科医生不能拒绝。

  焦点3

  患者反映社区看病买不齐药

  北京一直以来着力推动的分级诊疗,希望能将大医院的专家资源腾给疑难重症患者,常见病患者下沉到基层。有业内人士表示,患者病情稳定,本就该前往社区,大医院跨科开药不利于患者下沉。

  不过,在走访过程中,不少患者向记者反映,社区药品不全、诊治范围有限。有患者表示,社区离家近、挂号便宜,但自己能买到高血压的药,却买不到类风湿的药。还有患者表示,有时社区医生量完血压发现不稳定,还是建议去大医院诊断:“我体质不好,两头跑更费事儿,不如直接上大医院。”

  陈旭岩认为,目前,一些患者尚未建立对社区医院的信任,仍然把“赌注”压在大医院上,大医院应该做相应调整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不能小医院接不起来,大医院也不接,把患者扔在真空里,这不是改革的目的。”她表示,在医改初期,大医院就应该“屈尊”一点,为基层医院的人才培养、药品准备留出时间,让患者对改革有所信任。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戴轩 实习生 裴剑飞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