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邮基金投资总监邓立新失联 原因不明

2017年05月18日 05:2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遭遇黑天鹅事件的尔康制药正被监管调查;市场却关注中邮系基金明星经理暂时失联的消息。将上市公司与基金公司联系在一起的,则是中邮系重仓尔康制药所透露的微妙信号。

  作为中邮系的重仓股,尔康制药的麻烦一时难以解除。同时被推至市场风口浪尖的,还有被冠以“公募一哥”的中邮系标志性人物任泽松,其在不久前因为重仓乐视网备受市场关注。

  核查小组进驻尔康制药

  尔康制药昨天发布继续停牌公告称,证监会湖南监管局派出核查小组进场核查,会计师事务所正对相关内容进行核查。公司股票自5月17日开市起继续停牌,待湖南证监局核查完毕、公司披露相关信息后复牌。

  据一位熟悉监管部门稽查工作的人士介绍,监管部门会根据问题的重大性、进展程度决定何时派出核查小组进场核查。

  5月9日,尔康制药被质疑“涉嫌造假”。当日,公司股价跌停。此后尔康制药申请停牌核查。5月11日,深交所下发对尔康制药的关注函,就相关质疑表示关注,督促公司尽快进行核查,并请会计师出具相关说明,及时发布澄清公告。深交所将结合尔康制药年报披露情况一并进行审核。

  在5月12日股东会上,尔康制药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帅放文曾郑重声明,尔康制药的财务数据不存在舞弊行为,尔康制药相关财务数据经过有资质机构审计。虽然帅放文对相关质疑做出了回应,但是针对回应的再质疑却不断涌现。

  市场质疑的核心点在于求证尔康制药全资孙公司——湖南尔康(柬埔寨)投资有限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约7.17亿元、净利润约6.156亿元的“赚钱能力”是否可靠。

  2016年12月13日至2017年5月5日期间,帅放文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减持1031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999%。针对大股东在敏感点的减持,帅放文回应称,上次减持是为了增加公司股份流动性,此前已有市场意见称公司一股独大。其进一步称,减持获得的资金未来将用于公司业务、并购等项目。因为受制于短线交易规则,近6个月内不能再增持,但减持已完毕。6个月后不排除择机增持的可能。

  中邮基金重仓尔康制药

  近期市场传言,中邮基金投资总监邓立新被北京证监局带走调查。此前明星基金经理任泽松也有类似传言。后经核实,任泽松被带走调查与事实不符;关于邓立新被带走调查的传言,暂时未能证伪。

  市场最为关注的是,任泽松与重仓股尔康制药的故事。资料显示,任泽松目前一共管理着7只基金,包括6只混合型基金和1只债券型基金。其中,偏股混合型3只,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混合和中邮尊享一年定开混合是任泽松一个人单独管理,其他均为双基金经理。

  今年业绩普遍不佳。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混合、中邮尊享一年定开混合今年以来的回报率仅为-6.73%和-4.75%,在同类基金排名中均是比较靠后。再从其重仓股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7只基金中有6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里均出现尔康制药。其中在中邮信息产业灵活配置混合、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混合和中邮核心竞争力混合这几只基金中,尔康制药占基金资产净值比更是分别达到10.05%、9.81%和9.76%。

  公开资料显示,有些基金对尔康制药的持股从2012年就有了,在2014年后成立的基金中,尔康制药同样是配置重点,其首份披露的季报经常能看到该股身影。市场担心万一“踩到雷”了,这几只基金有可能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尔康制药2017年一季报机构持仓明细中,共有15家机构持有其股票,中邮系6家基金共持有其市值13.39亿元,接近其流通股市值的一成。而在去年一季度,中邮系6家基金共持有其市值20.28亿。

  邓立新失联原因不明

  备受关注的除了尔康制药与任泽松,暂时失联的邓立新也成为市场焦点。

  本报记者查阅中邮基金近期公告发现,邓立新于3月23日不再担任中邮核心优势基金经理,其掌管的中邮风格轮动与中邮核心成长也分别新增其他基金经理。

  据公开资料显示,邓立新,大学专科,拥有长达25年的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曾先后在工商银行、华夏证券、首创证券等公司任职。在加入中邮后,曾任中邮基金交易部总经理、投资研究部投资部负责人、投资部总经理、投资副总监,并在2015年成立邓立新投资工作室。

  据了解,邓立新在公募基金圈子里是一个低调而神秘的人物,与任泽松、许进财合称为“中邮三侠”、都拥有自己的个人工作室,但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大约2012年,邓立新接替彭旭出任投资总监,市场称中邮基金进入了“邓立新时代”。

  2011年5月,他担任中邮核心成长基金经理;2012年8月~2017年3月,担任中邮核心优势基金经理;2015年7月起,任中邮创新优势基金经理;2016年1月起,任中邮风格轮动基金经理;2016年4月起,任中邮低碳经济基金经理。根据Wind的最新数据,他一共掌管了4只基金,管理规模共计83.5亿元。

  市场对其所管理的基金评价是,在2012年8月8日~2017年3月23日,邓立新掌管过中邮基金的明星基金——中邮核心优势,任职期间年化回报高达19.12%,算是业绩最好的。而上面4只基金有3只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中邮创新优势还是邓立新投资工作室挂牌后的首只产品;另一只去年4月才成立的中邮低碳经济亏损了23.70%,在同类基金回报排名中几乎垫底。

  重仓创业板“一哥”去年业绩垫底

  中邮系基金隶属于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5月8日在京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股东为首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三井住友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其股权结构为首创证券出资1.41亿元,占比47%;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出资8700万元,占比29%;三井住友银行出资7200万元,占比24%。

  中邮系与明星基金经理任泽松于2013年名声大噪,当年中邮战略新兴产业以80.38%的收益夺得偏股型基金年度冠军后,80后基金经理任泽松一战成名,成为中邮创业基金的“一哥”。到了2014年,中邮系3只基金收益率超过50%,跻身同类前列。2015年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和中邮核心竞争收益率双双超过100%。中邮系趁热打铁共发行13只基金,由2014年一季度末的270亿元增长至2015年年末的789.3亿元。

  2015年11月24日,中邮基金登陆新三板,首家公募基金挂牌成行。当时市场热议,中邮基金挂牌新三板更大的可能是为了股权激励。知情人士透露,2014年中邮创业先后引入事业部管理制度、成立基金经理个人投资工作室等人才激励措施。中邮先后成立了互联网金融事业部、专户理财事业部等,而基金经理工作室,更是使基金经理获得了极大自由。对于管理费收入,将在扣除工作室成本后,由工作室与公司按比例进行分成。如果成功登陆新三板,更有利于中邮基金留住任泽松等投资人才。

  外界认为,自2016年至今,中邮系却开始了明星基金陨落的过程。2016年,中邮创业旗下16只基金中有11只亏损幅度超过20%。其中,中邮信息产业、中邮核心竞争力、中邮核心主题分别下跌28.94%、28.36%和28.71%,在同类基金收益率中处于垫底水平。其中,前两只由中邮系明星基金经理任泽松管理。此外,中邮核心成长、中邮核心新兴产业分别亏损27.16%和26.7%。

  今年一季度末,中邮战略新兴产业、中邮信息产业、中邮核心竞争力仍然重仓创业板,前十大重仓股中创业板股的数量分别达到9只、9只、8只,占基金净值的比例分别达到70.6%、62.72%、66.53%,三只基金都有相同的基金经理任泽松,其创业板仓位已处于主动型基金最高水平。

  以目前情况看,中邮创业仍然是业内持有创业板仓位最重的基金公司。市场认为,沿袭豪赌创业板的配置风格,集中持股的激进特点,成为近两年来中邮系明星基金走弱的重要原因。

  新闻背景

  老鼠仓2年赚1682万

  2015年11月5日,原中邮基金经理厉建超“老鼠仓”案在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因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厉建超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1700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厉建超,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有12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2011年11月11日,厉建超被任命为中邮核心优选股票基金经理,这只基金表现一直平平,直至他离任总回报只有-5.21%。2012年6月,厉建超开始管理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当年业绩一般。但到了2013年7月23日收益率就达到62.2%。两只基金业绩悬殊过大,引来不少投资者质疑,2013年7月23日厉建超突然卸任,理由是“公司经营管理需要”。最终,中邮战略新兴产业以80.38%的收益问鼎2013年基金冠军,厉建超却在2014年1月28日“因个人原因”从中邮基金离职。后经证实,早在2013年12月20日,厉建超因利用未公开消息交易股票,被立案调查。

  法院审理查明,2011年11月11日至2014年1月22日,厉建超任中邮核心优选基金经理期间,利用获取的不公开信息,使用其控制的10个证券账户,先于中邮核心优选基金1至5个交易日、同步或者稍晚于1至2个交易日买入卖出与“中邮核心优选基金”相同的股票,借此获利。他的账户有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的,在青岛、日照、上海等地开设,利用自己和同学的账户操作,与同学按比例分成。两年多时间内,上述账户与基金累计趋同交易额9.147亿元,获利1682万多元。

  2014年1月13日,厉建超在得知事情败露后,主动向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自首。涉案赃款1079万余元被依法冻结,其亲属主动退赃325万元。

  本组文/本报记者 刘慎良 供图/东方IC

【编辑:罗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