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回顾高考制度恢复40年:70年代曾改变一代人命运

2017年06月05日 13:30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 

  高考青春岁月里最美妙的歌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恍然已有40年。高考对每一个经历者而言意味着什么?不同年代的考生,有着不同的答案。当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告别青涩的岁月,开启新的人生征程时,高考总能勾起很多人似曾相识的感慨与追忆。高考是一种经历,经历之后才会明白,无论成功与否,那份煎熬、紧张、忙碌、拼搏、期盼、兴奋……都是一样的刻骨铭心。

  正如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宝通先生所言,对个人而言,高考是一段苦涩却带着甜蜜回忆的岁月;对社会而言,高考是见证新一代青年走向社会的重要时刻。在炎炎夏日埋首苦读的那些日子,也许是人生最值得回味的青春。

  高考记忆

  40年 高考涉过万水千山

  20世纪70年代: 高考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

  考生记忆: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近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回忆自己1977年参加高考的情景时这样描述:“我借了辆自行车,骑着车跑到建国门的二十六中考场。当时考场的课桌都是破破烂烂的,桌面高低不平,有时一写字就把考卷戳出一个洞……那场高考确实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也是国家用人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比如张维迎当时从农村考到城里,后来我们都选择继续求学,我在中国社科院读了法学博士,他到牛津大学深造,实现了我们各自人生的垂直流动,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

  时代特点:西安财经学院文学艺术系教授马玉琛回顾当年高考时用了“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等词。他说,在那个城乡界限分明的年代,高考这艘“船”,给了无数人改写命运的机会。

  20世纪80年代: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考生记忆:1987年参加高考时,刘伟还是西安市铁一中的学生。30年过去了,已是东方航空西北分公司飞行技术运行管理部总经理的他,忆及当年的高考仍是不胜感慨:“1987年的酷夏,空气略有沉闷的教室里,墙上‘来为求知去做栋梁’的校训熠熠生辉。台上的老师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台下的我心里有种‘纵横考场劈关斩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豪情壮志。高考,让我们有了人生第一次选择,可以选择广厦万间、八街九陌,也可以选择乡村热土、祖国边陲,甚至可以选择一片星空,在夜夜难眠的困苦中坚持自己的热爱。”

  时代特点:上个世纪80年代,高考成了高中生必经的人生洗礼和重要考试。当时录取率很低,千万考生的眼睛盯着有限的大学资源和有限的学习名额,可谓“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

  20世纪90年代末:

  高考不再高不可攀

  考生记忆:1999年对于许多考生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扩招、实行“3+X”的高考模式、考后填报志愿。该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在1998年208万人的基础上激增了22万人。现在苹果公司研发部供职的张楠回忆,1999年,他还是一名西安惠安中学学生,当时国家刚刚开始大学扩招。 因为高考的临近,让每一个人真真切切地开始思考以后要做什么、要去哪里。 张楠回忆,那时候大家觉得高三的苦日子过完了,进了大学或工作以后就会轻轻松松。张楠说,高考的成功给了他无比的自信,他掌握了学习方法,即使到了高考之后18年的今天,这份意志和自信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他,帮他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时代特点:上世纪90年代初,高考仍是考生尤其是农村考生改变命运轨迹的重要途径。1995年到1998年间,大学生似乎失去了一定的光环,已经不像90年代初那么高不可攀。

  21世纪: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种经历

  考生记忆:西安市三中2011级考生张晚晴回忆当时高考情形时表示,因为心态好,在2011年文科试卷偏难的情况下,她在高考中表现出了她应有的水准。那年陕西首次实行“三知”(知分、知线、知位)填志愿,张晚晴成为“知分填报志愿”“平行志愿”等政策改革的首批受益者。张晚晴的志向一直是北大,高中时期她所有日记本扉页上都写着“仰望博雅、触摸未名”。对于高考,张晚晴说,这只是一场无关才华高下的选拔,无论最终结果好与坏,都不应当有损于你为梦想拼搏而怀有的勇敢和能量。

  时代特点:2000年后参加高考的学生,他们再也不是简单的一群只知苦读的“眼镜王”“书呆子”,他们享受在学业竞争和展示个性之间的平衡。

  与考同行

  办学观求学观人才观均变化

  “随着高考自身的变化,社会观念也随之在变。”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表示,首先是办学观念的改变。原来只有公办院校,现在各类学校的门类、层级越来越多,求学的路子越来越宽。仅公办就分了很多,诸如“985”“211”“双一流”等,后面又出现了应用型的大学,二本、三本,民办以及专业学院、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各种学院,还有很多民办的人文、国学等研修班,使得办学成为一个大系统,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多向多维需求,现在办学也多向多维,这样一来高考录取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恢复高考后的1977、1978年考生,录取率仅有4%到5%;1990年的高考录取率为20%,近几年录取率更是越来越高。肖云儒表示,由于办学路子拓宽,上学的可能性、供需矛盾减缓,学生上学的需求越来越得到更广泛的满足。

  其次是求学观发生变化。有一阵子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位学历,以至于本科生都很难找到工作,于是大家都往名校、往研究型的大学去挤。但社会需求证明,社会各个层级的职业,并不见得都需要硕士、博士来承担,人们的求学观开始变化。于是,一些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尤其是农村考生更多地考虑就业的实用性,到民办、职业学校、继续教育学院等去求学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一些人虽过了求学年龄,只是为了满足人生境界的提高而继续学习,诸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上老年大学,许多人走上工作岗位后仍继续在各种教育机构学习。”肖云儒表示,这种求学观正在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求学观。

  第三是人才观发生了改变。“原来只认学历和学位,后来发现高学历的学生或名校的学生,到具体工作岗位并不见得比一般学校的学生强。于是,社会越来越重视能力,对人才的看法也就越来越分流。”肖云儒说,例如科研机构、大学等仍需要研究人才、知识人才。除此以外,社会更需要工匠型的人才,能支撑“智造中国”的人才队伍。而当下的互联网智能时代,更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点子,需要创新性思维,能够结合实际,产生新思路、新点子的人才。肖云儒表示,社会的人才观由金字塔形变成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多维、多向,能够承接社会各方面的人才需求。社会人才观的扩展与均衡,倒逼学校办学和考生选择志愿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理性迎考

  不以一次考试论成败

  面对高考,我们究竟该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肖云儒说,一定不要以分数论成败、论人才。

  他表示,要把考试的成败,与人生的成败、与能力的高低区分开来,多发现孩子的优点,鼓励他们前行。同样也不要以学校来分人才,人生的道路很漫长,学校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拿我个人的体会举例,一个人的大部分能力和知识都是在学校之外慢慢积淀获得的。有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并没有从事原专业,但在工作岗位上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许多高考成绩很好的人,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并未做出人们所期待的成绩;也有许多高考落榜生或考得不好的考生,反倒做出了不错的成绩。这些充分证明学校只是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一个渠道,而不是全部渠道。因此,不要以分数论成败,以一次考试论成败。一个考生考试成绩与他是不是创造型人才、与他人生的职业能力是应该被区别对待的。”

  “从整个文化史上看,真正有创造性的人才,倒常常是逸出常规的知识体系。知识是已有的人类经验的积累,要创造就要有突破,不能以一次考试论成败,否则很容易忽视、扼杀创造型人才。人的创造性是无法量化的,但高考相对是需要量化的,是需要标准答案的。”肖云儒表示,创造性是无法考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这并非是说高考不科学。在当下的条件下,高考是比较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方式。“我只是说,不能仅仅以高考成绩作为对一个孩子成才潜力的判断标准,要发现孩子在高考试题之外的创造潜能。使每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得到涌流,这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需要。”

  高考改革

  陕西2019年启动高考招生改革

  高考改革备受社会关注。记者从省招办获悉,我省将于2019年启动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到2022年基本建立符合省情的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据了解,我省将于2019年6月底前公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2022年起,高考成绩由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的等级性考试成绩组成。保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选择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总分。计入总分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每科满分100分。考生根据招生高校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从思想政治等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每科可报考1次。

  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类。参加2022年后(含)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毕业生和同等学力人员,必须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等级性考试。该考试成绩用于高校招生,连续两年有效。

  从2016年起,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所有科目均采用教育部命制的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其中外语科目试卷包含听力考查部分,成绩计入总分。

  待条件成熟后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进一步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积极探索基于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相对分开,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实施分类考试招生。继续实施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2017年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

  还将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我省将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高考期待

  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效果完美结合

  西安交大韩城基础教育园区校长刘鹏表示,随着个人成才的途径日益多元化,今天的高考再也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高考依然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也是必然,维护教育公平正义是高考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高考“指挥棒”直接影响到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如何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效果完美结合。总之,社会对未来新的高考改革充满期待。

  西安庆安中学校长李冰表示,40年间高考本身在不断变化,折射着中国社会教育理念的发展变迁。40年来,高考在许多方面都实行了改革,高考科目、内容、次数、招生录取体制、命题方式(分省)以及技术环节等都经历了多次变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意识到知识教学要“够用”,但不能“过度”,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因为学校教育绝不是给人生学习画上句号,而是给未来人生准备好必要的“桨”。

  “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是个巨大挑战,首先是观念转型。”李冰表示,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学科教师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首先要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科学本质是什么,才会明白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将大力引导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育良好个性。这也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李冰表示,高考已不是通向人才成功之路的“独木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日趋完善, 我国已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们越来越能以平常心看待高考。如今的学生,可以选择用高考成绩去争取更多的选择机会,高考已改变过去“一锤定音”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的素质,诸如自主招生等也丰富了高考的形式。

  “考试招生制度的设计,只要符合能让学生成长得更好、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这一初心,就能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谈起新的考试制度改革,李冰表示。

  记者手记

  高考是首青春之歌

  岁月不息,时光荏苒。转眼间,距离恢复高考制度已有40年。

  从1977年“平地一声春雷”到今天, 高考看似波澜不惊,其实已走过万水千山,变化气象万千。

  40年来,高考在改革时代写下了自己壮丽的答卷。40年来,多少莘莘学子由此迎来了命运的拐点。

  有一种青春叫高考。40年,浓缩着几代人的青春与记忆,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追求。不同的时代烙印,不同的高考故事,背后共有的却是对梦想的奋力追逐。

  在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之际,《西安晚报》推出了“中国镌印——跨越40年的高考记忆”系列报道,打开了很多人珍藏心头多年的温热记忆。14个连续整版,讲述了54位不同年代高考亲历者的难忘故事,还有许多读者通过电话、微信、邮箱等纷纷联系记者,希望能把他们的故事给大家分享,但限于版面我们难以一一满足,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和诚恳的歉意。

  年代不同,人物不同,经历不同,故事不同,但相同的是在那段青春岁月里的拼搏和奋斗,努力与坚守。记者在这段日日夜夜的采访、改稿和盯版的过程中,时时为他们的故事和精神所感染、所感动。人生不过百年,如果是为了心中的理想而真诚付出过、不懈努力过、执着坚持过,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一首无愧的人生之歌。正如参与本次报道的一位学子所言,“不要辜负青春,不要辜负自己,高考就是一首美丽的青春之歌。”

  后天,又将有万千学子走进高考考场,请记住这句话:一次考试不是全部,做最好的自己,前行的路总在脚下延伸。 苏建华

  本版文章除署名外均由记者任娜采写

【编辑:刘湃】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