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月宫一号”实验舱换班 志愿者冲击生存纪录(图)

2017年07月10日 01:31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 

  两批志愿者昨天交接 第二批将在密闭舱内自给自足200天

  昨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365”实验第二批4名志愿者进入“月宫一号”实验舱,接替首批4名志愿者,两批志愿者均为两男两女。第二批志愿者将在密闭舱内独立生活长达200天。如果成功,就将创造人类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密闭生存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

9日,志愿者在植物舱内采摘。 新华社发

  怎么实验 两次共有55种作物

  据了解,“月宫365”实验自今年5月10日开始以来60天内,按照既定实验计划顺利开展。第一乘员组4人的各项生理指标均被准确记录,舱内各项设备运转正常,大豆、油莎豆、小麦、芋头等作物生长情况良好。按照实验设计,60天进行换班,第二组进舱与第一组进行约10小时的工作交接,系统在此时间段要为8名乘员提供生命保障,此举对于系统来说是高负荷的冲击,考察在短时间内抗高负冲击的能力。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刘红教授说,第一批有21种作物,第二批有34种作物,经过试验,玉米和花生等作物不适宜生存。

  怎么换班 需经过两道密封门

  昨天,一组4名志愿者出舱,二组4名志愿者将继续驻留生存200天,此前在此类系统中驻留生存时间最长的纪录由俄罗斯保持,为180天。刘红教授说,志愿者换班,需要经过两道密封的门。

  据介绍,根据前期的测试和实验设计,第二乘员组的代谢高于第一乘员组,实验将研究在不同代谢水平的乘组变换时系统的稳定性,验证和发展系统长期运行调控技术。此外,实验还将研究人长期在幽闭环境中的心理变化,自然光节律对人的情绪的影响,肠道微生物与人的情绪变化之间的关系,不同种类的植物对人的情绪调控作用等。据介绍,如果成功,就将创造人类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密闭生存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

9日,第二批志愿者在进行换装和消毒后准备进舱。 新华社发

  怎么选人 性格要相对比较宅

  昨天上午,月宫一号内的首批志愿者通过电话与外界沟通,舰长刘慧说,每天都很忙碌,他们在舱内60天的生活非常愉快,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有一种自豪感。作息规律,舱内的农作物生长正常,已经开始采摘,吃上了自己种的茄子、辣椒等。第一批志愿者出舱以后将被送往北航校医院,进行为期3天的医学观察,接受二三十项生理指标的检查。

  刘红教授说,志愿者选择上,性格是相对比较宅的,太活泼好动的不适宜密闭舱内独立生活。在舱内生活完全自理,没有人打理他们的生活,所以,志愿者需要有较强的自理能力。

  怎么应用 是火星基地的关键

  首批志愿者舱内生活60天,第二批为200天,然后第一批志愿者再进入舱内生活105天。据悉,“月宫一号”即“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实验装置”,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该技术,是未来月球、火星基地等载人深空探测所需的十大关键技术之一,且由于其难度和复杂性高而优先级最高。

  出席昨天仪式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建平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人类在其他星球生存只是时间问题和资源问题,需要解决吃喝拉撒睡等资源匹配的研究。

  ■对话志愿者

  舱内可以用微信

  平时也刷朋友圈

  “刚开始一周,会有一些心理不适应,但在里面科研任务非常紧张,很忙碌,后来基本适应了。”作为首批志愿者进入舱内的舰长刘慧昨天下午5点出仓,在密闭环境里生活、工作了60天。她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出来后,只是感觉天气闷闷的,没有其他方面不适应。从昨天开始,她将在校医院里观察3天。

  刘慧是生物医学工程的博士生,她和其他3名志愿者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科研任务,她研究的方向是植物。每名志愿者都有自己的课题,每天有常规的科研工作,日程安排很紧凑。“一眨眼,60天过去了,感觉时间过得非常快,”刘慧说。“舱内是通网络的,我们也可以通过固定电话和舱外联系。”刘慧说,在舱内可以使用微信,平时也刷朋友圈,还经常写科普的文章发在公众号月宫一号里。作为这次志愿者,在她的学术生涯上将终身难忘。

  作为志愿者之一,硕士研究生高寒说,在里面的每一天,做的所有大事小情都应该算做实验,不能简单称之为生活。具体来说,每天吃的食物,喝的水,排泄的废物,工作休息的时间,早晚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甚至心理情绪出现的波动情况等等一切,都会转换成为科学的数据,最后被记录下来。这些将会作为研究的重要参数,为以后其他环境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甚至月球基地等深空探测活动提供参考。

  北京晨报记者 郑超

【编辑:刘羡】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