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口“下绣花功夫”治理内河之三:群众满意是考核指标

2017年08月17日 08: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海口“下绣花功夫”治理内河之三:群众满意是考核指标
    海口市美舍河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河长”,图为在美舍河边的河长公示牌,市民可以进行监督。 王子谦 摄

  中新网海口8月17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口的母亲河——美舍河在城市蜿蜒流过,形成不少河畔小公园和小广场,这是老住户遛弯纳凉的好去处,盛夏的夜晚清风徐来,邻里街坊在此消遣。

  海口市第七中学前有300平方米的小广场,老住户王青秀在此生活了数十年。最近美舍河的变化不小,挖掘机拆除了河道两侧的石质护岸,随后在水中打桩准备种植红树,打听到美舍河将进行改造,她犯了疑虑,“小广场不会给改造掉吧?”

  现场工程人员黎钟喜打消她的疑虑,小广场只是进行改造,美舍河治理并不会减少市民的活动空间。黎钟喜说,美舍河生态修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项目设计、施工过程中不断征求周边市民意见。

美舍河综合治理不仅产生生态效益,还产生了社会和经济效益,美舍河中游的凤翔湿地公园已成为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好去处。 王子谦 摄
美舍河综合治理不仅产生生态效益,还产生了社会和经济效益,美舍河中游的凤翔湿地公园已成为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好去处。 王子谦 摄

  海口市治水办介绍,美舍河的最终治理目标是“群众满意”,民众的满意度将是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助于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治理这一新模式的形成和巩固。

  想要群众满意,不只是要水清岸绿,也要让市民生活更便捷美好。项目设计方,土人设计院的郑工程师说,美舍河生态修复坚持“生态、利民、连通、简俭”的原则,对于受市民欢迎的场地要保留、提升;对于市民需求未满足的区域,结合周边环境条件尽可能地增加场地、设施,通过项目的建设,切实为市民带来幸福感。

  据了解,正在改造的美舍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范围内新增主要活动场地17处,新增场地面积13470平方米。整体工程还注意提升林荫场地比例,增加了亲水台地、缓坡草坪、特色慢跑道等趣味性的活动场地以及增设了健身器材、休闲座椅等公共设施,使市民活动场地趋于多样化、休闲健身活动趋于趣味性。

  水体治理中需要格外关注环境治理与民生保障,这在美舍河沿岸的安德园小区体现尤为明显。安得园小区是美舍河治理的难点之一,由于建设管道时的错接、混接,不少污水管道接到了雨水管道中,导致雨污管道混流,每当暴雨时,雨污水倾泻而出流入美舍河,致使该区域河水常年又脏又臭。

  桑德集团安得园大拍门项目经理王艳斌介绍,安德园段有两个排污口,此前都是将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到美舍河中,造成了河水的污染。现在通过建设日处理量1.5——1.8万立方米的一体化泵站,先将污水汇集到压力泵站,然后经提升至新建的压力管道,污水沿着接入主干管排至污水处理厂,从而有效解决污染问题,赢得了群众的口碑。

  不仅在安得园,在其他示范区段,美舍河均旧貌换新颜实现蜕变。长堤路示范段展现河口之美——让海水进来,让红树林进来,实现淡水与海水交互,生机勃勃;白龙南路示范段展现河湾之美——河道蜿蜒,水流缓慢,有滨河湿地净化带及生态岛屿,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国兴大道示范段展现人文之美——城市核心区,结合旧城改造,同步开发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更新。

  如今,美舍河中游的凤翔湿地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锻炼,学生课外活动的好去处。公园内种植的荔枝、龙眼、莲雾等30多种热带果树组成了“百果园”,吸引学生探秘;走在生态透水路面和梯田湿地,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美舍河改造在不经意间创造了经济价值,附近的土地价格正在升值,公园旁的某楼盘销售经理说,因公园建设产生的增值至少在每平米2000元以上。

  美舍河改造仅仅是海口治水的一个点,而海口治水又只是城市更新的一部分。今年海口全面展开城市更新计划,从居民生活痛点出发,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对棚户区改造、水体治理、城市增绿等方面系统整治,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近日,海口被列入国家第三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该市将以此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重要契机,翻开绿色发展新篇章。

  “美舍河的治理目前正在进行中,它是海口的一个缩影……自然景观将水净化过程变成深邃的美的形态。”美国科学与人文艺术院院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对美舍河治理给予很高评价。他说,美舍河从被污染、遗忘、抛弃变成一个城市共享的空间及标志性修复工程,将会直接提升海口市整体的品质,也可以通过美舍河带动整体城市的修补和生态系统的修复。(完)

【编辑:陈海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