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时评:让贫困群众有“飞”的意识和行动

2017年09月10日 08:58 来源:新华社 参与互动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题:让贫困群众有“飞”的意识和行动

  新华社记者姜伟超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弱鸟先飞”,就是说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首先要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

  “等、靠、要”思想是最大的贫困,安于现状是最难治愈的顽疾。要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胜利,必须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把“要我富”变成“我要富”,催生脱贫的内生动力。

  “等、靠、要”思想之所以难以去除,一是过去救济式扶贫让部分贫困群众产生了依赖思想;二是一些贫困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消磨掉了信心和斗志;三是有的贫困群众受环境和眼界所限,不知道如何脱贫;而个别的则是因为自身好吃懒做,不愿通过劳动改善生存环境。

  “靠人扶着走不远”,外因必须通过内力才能起作用。扶贫工作不是政府和扶贫干部的“一厢情愿”,也不是依靠某个人的“单兵作战”,既需要扶贫干部有作有为,更需要贫困群众同舟共济、齐力协力。政府部门的“输血”,不过是给群众脱贫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提供政策支撑,而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才是全面脱贫、真正致富的根本。如果不能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飞”的意识,把“独角戏”变成“双人舞”,那么脱贫工作必然达不到效果,即使有成效,也很难持久。

  勤劳致富、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能否扶起贫困群众的精气神,是考验一个地方扶贫工作体制机制的大问题。要做好对贫困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弘扬奋斗意识;要找准切合当地实际的扶贫发力点,让挂果的枝条离群众更近,激发其“起跳”的动力。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