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保姆进京”背后的协同惠民

2017年09月15日 10:19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 

  “保姆进京”背后的协同惠民  

  以后每年将有5000名专业保姆从河北进入北京!河北与北京日前签署了《京冀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合作框架协议》,河北省将通过交叉职业培训、认定输送基地、开展劳务对接等方式,每年向北京有组织地输送合格家政服务员5000人以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超过50%。

  这项合作,实现了人力资源在京冀区域内的优化配置,回应着强烈的现实诉求。如今,“养老”与“育小”双重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呼唤家政服务。需求撒开腿,供给却没能跟上。据本市家政服务协会测算,老人陪护、病患护理和婴幼儿看护是北京需求量最大的家政服务业态,人员缺口达150万。北京面临着巨大的家政服务人员缺口,而河北人力资源丰富,两地供需有望对接。并且,半数以上保姆将来自贫困地区,经过培训上岗之后,基本能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落实好合作内容,有望实现一举多得多赢。

  实现供需有效对接,既得有数量保证,更强调质量匹配。一提起“家政”,人们的普遍印象就是低端、混乱,严重的“保姆荒”很多时候并非找不到保姆,而是好保姆难求。家政行业的供需矛盾,主要在于供需的结构性错配,根子是优质供给不足。早在2000年,我国就将“家政服务员”规定为正式职业,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管理。然而十余年过去了,家政服务的职业化程度,与社会期待仍相去甚远。在京冀家政合作框架下,将人力资源流动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提升家政服务的专业性,将更精准适配需求,将“河北保姆进京”的故事讲述得更加生动。

  放眼当下,家政服务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抓住机遇、做大做强,势必要经历一段规范行业标准、提升人员素质的过程。以京冀搭建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助推北京家政行业整体转型升级,其社会效益更在满足家政需求、解决就业问题之外。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