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智能音乐机器人“多才多艺” 能否成为下一个“阿法狗”?

2017年10月21日 16: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智能音乐机器人“多才多艺”能否成为下一个“阿法狗”?
    10月21日,“上海科普大讲坛?东方艺术中心——科学与艺术”系列活动之“机器能替代贝多芬吗?智能音乐的前世与今生”在上海举行。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上海10月21日电 (记者 郑莹莹)“钢琴家和‘码农’有没有共同点?他们面对的都是键盘,都可以‘敲出’动听的音符”,上海科普大讲坛·东方艺术中心——科学与艺术系列活动之“机器能替代贝多芬吗?智能音乐的前世与今生”21日在上海举行,上海纽约大学助理教授夏光宇博士讲述智能音乐新进展。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给音乐注入了许多新元素,逐渐改变了人们编写、表演、制作乃至欣赏音乐的方式。目前,人工智能在音乐应用方面的积极尝试和突破性进展令人惊叹。早在10年前,日本开发的虚拟流行歌手“初音未来”引得不少人追捧;2016年谷歌Magenta团队发明的人工智能可以根据简单的音符编写出完整丰富的曲子……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演奏音乐?人工智能能否帮人们更好地欣赏、创作及演出音乐?

  “机器能替代贝多芬吗?不能,音乐和围棋不同,音乐没有明确目标,但智能聆听能给我们推荐音乐,机器还能给我们排练做伴奏”,夏光宇在现场说。

  夏光宇博士自幼学习笛箫,在赴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机器学习博士学位前,他曾是一名拥有17年经验的专业笛箫演奏家。兴趣与专业的结合让夏博士对智能音乐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夏博士认为,智能音乐可以看作是计算机与音乐通过机器实现理性与感性的交叉。人与音乐的交互包括聆听、演奏、创作三部分,对应到智能音乐,便产生了智能音乐的三大用武之地——机器听觉、智能作曲和自动伴奏。夏博士通过浅显生动的举例阐述了这三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展示了他目前研究的进展,包括做了基于排练的伴奏机器人,将伴奏提升到“即兴水平”,以及未来希望能作用于人,帮助初学者学习乐器。在现场,夏博士还奉上了精彩的笛箫即兴演奏。

  据悉,上海科技馆携手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共同举办“上海科普大讲坛·东方艺术中心——科学与艺术”系列活动。活动共计12期,形式包括科普讲座和科学工作坊。科普讲座将邀请重量级科学家和艺术家同台,通过整合科研院院士、高校学者、音乐家、建筑师等各界优质资源,集聚跨领域的专家们,展开不同学科间的对话。科学工作坊将邀请经验丰富的演员、舞蹈家、灯光师等艺术工作者,通过现场演示,让观众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亲身体验艺术中的科学原理。目前,“科学与艺术”系列活动已举办3期,邀请欧阳自远院士、濮存昕、吴牧野等专家,内容聚焦科学与艺术的碰撞、乐器的发声原理等,受到观众好评。(完)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