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重庆山里人年入逾30万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2017年10月24日 19: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经济观察)重庆山里人年入逾30万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中新社重庆10月24日电 (记者 陈溯)从“山城”重庆市区出发,驱车约3小时就可以进入深山之中。在这里,山里人不再是贫穷的代名词。

资料图:重庆酉阳木叶乡干田村小孩张放牛。陈超 摄
资料图:重庆酉阳木叶乡干田村小孩放牛。陈超 摄

  “每年5月到10月是我们这里的旅游旺季,会有5000多人先后入住到我家。”马富兹,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镇万胜坝村人。他告诉记者,做农家乐已经5年了,现在家里有20多个标间,“一年纯收入32万元(人民币,下同)”。

  据了解,万胜坝村有900多户人家,其中有100多户都开起了农家乐,一边享受着青山绿水,一边坐拥“金山银山”。

  石柱县林业局副局长岳良华告诉记者,近年来,石柱县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开发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千野草场等森林康养旅游景点,借助美丽的森林资源,以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发展了“黄水人家”、“森林人家”等品牌农家乐1090家,每年平均为每户人家增收10万元。

  事实上,本世纪以前,石柱县毁林开荒、非法占用林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黄水镇是中国著名的黄连之乡和莼菜之乡,种植作物需要“打桩”,村民们经常上山砍伐树木作桩。1998年,中国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山里的人们以水泥桩换木桩,逐渐停止了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万胜坝村村民牟方松2012年开始担任“天保”护林员,他们一家也在做农家乐,农家乐的生意使其收入翻了一番,他告诉记者,“虽然护林每年只有几百元的收入,但我看到了生态的重要性,游客们是因为美丽的生态才来到这里,我想保护好这里的生态。”

  据了解,为保护森林资源,重庆市安排1.5万余人对4505万亩森林进行巡护,其中优先选择贫困人口担当护林员,并通过每户约1000元的生态补偿金激励山里人对森林的保护。

  除了森林旅游带动增收,天然林保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也成为当地民众的“摇钱树”。

  重庆市云阳县活龙社区村民冉绍忠曾在广东一家制衣厂打工10余年,21世纪初,云阳县成为三峡大坝库区的重要大县,为了加强长江生态屏障绿化建设,控制水土流失,当地通过组建合作社的方式规模化栽植以晚熟柑橘为主的经济林20余万亩。面对机遇,冉绍忠返回家乡,通过种植晚熟柑橘每年可增收5万余元,“现在每到柑橘采摘季节都会有很多游客来玩,我刚开了一家小型农家乐,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收入。”冉绍忠说。

  云阳县林业局副局长彭明介绍,云阳县是三峡库区的第一生态屏障区大县,2002年开始,云阳县将天然林保护工程作为保护库区生态安全的根本性重要举措之一,大力造林绿化,目前,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记者看到,根据海拔的变化,云阳县长江两岸的大山上依次栽植了生态景观林、以柑橘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以及海拔600米以上的柏木、刺槐、栾树等三条生态林带,呈现出一派“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丽景象。

  自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重庆市的森林面积从天保工程初期的2699万亩上升到了561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1%上升到45.4%,每年净增200万亩森林,生物多样性指数年均增长26.2%。

  “天保工程不仅增加了绿色,还有效地促进了林区产业发展,增加了林农收入,助推了精准扶贫。”重庆市林业局天保中心主任汪树祥告诉记者,目前重庆市林下经济产值达81.8亿元,年均增长28%,森林旅游接待人数达7100万人,森林旅游业产值达112亿元,年均增长8%。(完)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