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外华媒走进新疆兵团 被护林员的故事深深打动

2017年11月07日 14: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父子护林员为海外华媒讲述坚守故事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7日电(袁晶 赵雅敏) “护林员马晓华是继承父亲的遗愿,一直守护着这片防风阻沙基干林。现在,他又希望13岁的儿子长大以后,能继续守护这片防风阻沙基干林。当我听到这些故事时,真的是眼睛都湿润了。他们父子二人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11月6日,日本《留学生新闻网》副总编辑龙丽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触颇深。

图为“行走中国·2017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新疆兵团”采访团在听当地人员介绍第八师一五〇团防风固沙治沙工程。 袁晶 摄
图为“行走中国·2017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新疆兵团”采访团在听当地人员介绍第八师一五〇团防风固沙治沙工程。 袁晶 摄

  当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新闻社共同主办,由新疆兵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新闻社新疆分社承办的“行走中国·2017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新疆兵团”采访团来到第八师一五〇团,走进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参观、采访该团的防风固沙治沙工程。

图为第八师一五〇团防风阻沙基干林。 袁晶 摄
图为第八师一五〇团防风阻沙基干林。 袁晶 摄

  据介绍,一五〇团是第八师最北端的一个团场,深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70余公里,东西北三面环沙。该团从单纯的植树造林,转向植树和防沙相结合的方式,开始对沙漠边缘进行严格封育保护,人工种植梭梭、胡杨,在沙漠腹地构筑起了以林为主,林灌结合的四级生态防护“绿色屏障”,从根本上阻止了流沙的移动。多年难见的野生动物经常在沙漠周围出没,苍鹰、野鸡、野兔、黄羊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及野狼、狐狸、斑鸠、土百灵等百余种动物,时常在团场周边的荒漠保护区内出现。

  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十余个国家的海外华文媒体高层代表在参观第八师一五〇团时,听完护林员马晓华的故事后都很感动。今年45岁的护林员马晓华,1995年部队转业后,在父亲的要求下,放弃了比较好的工作,开始守护这七八百亩地的防风阻沙基干林,至今已有22年。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与护林员马晓华合影。 袁晶 摄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与护林员马晓华合影。 袁晶 摄

  “我儿子今年13岁,从小就是在这片林子里长大的,一直到七八岁,都没有见过生人,见到人就往身后躲,性格有些腼腆。”在谈到儿子时,马晓华告诉记者,在父亲手里接过护林工作的任务,他就要世世代代的传下去,希望儿子以后能接过手里的接力棒,回到家乡守护这片林地,守护家乡。

  龙丽华说:“虽然我是第一次来到新疆兵团,但对于新疆兵团的情节越来越深,回去我要通过我们的多媒体方式,将新疆兵团的人、新疆兵团人的故事和新疆兵团人的精神,向更多的人进行宣传。”

  罗马尼亚《欧洲侨报》副总编孙雨梅告诉记者:“今天,我看到守护防风阻沙基干林的马晓华,他们父子两代人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一定要好好地报道他们的事迹,报道新疆兵团人的故事。”(完)

【编辑:王祎】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