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更好培育下一代需记录青少年成长轨迹

2017年12月25日 20: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专家:更好培育下一代需记录青少年成长轨迹
    《中国新时代青少年人才成长追踪培养计划》项目新闻发布会现场 陈溯 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 陈溯)当前“以高考为指挥棒”的教育体制能否为中国培养出更好的下一代?中国的教育还有哪些待改善之处?中国知名高校学者齐聚一堂为培育下一代人才建言献策。

  “我们看到如今补习班林立,一个孩子几乎从小学开始就上各种补习班,中学、高中以后更是这样,学校的培养也是以考试为中心。”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当代中国研究中心院长李强在24日召开的《中国新时代青少年人才成长追踪培养计划》项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怎样才算好的教育很值得学术单位深思。

  李强表示,一个好的教育是在适当的阶段传达适当的知识,过早灌输知识并不是一个好事情。建立一个好的教育方式需要更科学、更综合的思考。他指出,孩子的成长发展因素是很复杂的,学习能力、亲属关系、教育环境都可能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影响,因此,研究追踪孩子的成长发展将是一种比较全面的研究,获取一些成长的基础数据更有利于了解青少年。

  据了解,《中国新时代青少年人才成长追踪培养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以中国2049建国百年人才成长追踪培养为目标,追踪青少年人才发展中规律,以青少年在人生成长中的社会因素、学校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个体成长的影响为基础,追踪探寻学生学习力、社交能力、组织力、人格发展、情感自信、责任与意志力、自尊与爱心、形体健康、体质成长等多方面成长因素,挖掘探寻,影响青少年未来人才成长规律。

  中国教育学刊副总编辑、亚太青少年可持续发展学习中心主任张彦春表示,好的教育需要对人才成长规律进行研究,包括人的认知、思维能力的研究。启动这一项目,有助于摸索出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从而为人才培养应当依据哪些规律提供参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国家发生了许多变化,外部环境也发生了令人目不暇给的改变,这让我们必须思考教育应有的变化。”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表示,思考当下教育必须要认清青少年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变化、教材的设置和物质生活的变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在青少年跟踪教育上有很多需要开拓的领域,这个项目的研究意义深远。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表示,在青少年的成长和养成中,学校、家庭、同伴,在不同的阶段分别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早在40年前就已经开展了对青少年成长的追踪研究,探索对成长差异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中国能够在第三轮全球化格局下研究青少年成长的规律,这对于中国未来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以及中国未来的发展都极为重要。

  据了解,该项目由中国青年网教育频道、亚太青少年可持续发展学习中心、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作为项目执行单位与学术单位,并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单位、国内外知名高校学术团队、社会各界科研院校单位、社会团体组织及各界国内外知名教授、专家加入,共同探寻青少年人才成长追踪培养方式。

  项目首期计划在2017年12月—2018年7月,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天津、成都、郑州、武汉、西安、长沙、沈阳、杭州、南京、青岛、长春、哈尔滨、太原等十八个地区建立“追踪培养基地”与“追踪培养工作站”,其它省会地区建立“追踪培养工作站”,并与基地、工作站学校开展追踪项目方式方法指导,组织开展追踪培养项目中高级教师导师、研究员的培训、轮训班。此外,在开展项目的同时,对长期跟踪的成员(包括:幼儿、中小学、高中及大学生),将以会员自愿形式加入,根据会员需求定期发布成长指导报告;为优秀学生,在未来升学过程中小升初、中考、高考自主招生、出国、职业发展提供推荐书、认证报告等。(完)

【编辑:唐云云】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