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四川西充贫困户新居过新年

2018年02月23日 14: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四川西充贫困户新居过新年
    西充金泉乡板凳垭村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村民正在挂灯笼。 王爵 摄

  (新春见闻)四川西充贫困户新居过新年

  中新网西充2月23日电(王爵 李同周)曾经,这里基础设施落后、资源匮乏,是西充县一个典型的贫困村,也是当地一个有名的穷乡僻壤,23日,记者走进四川西充县金泉乡板凳垭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宽敞便捷的公路连接家家户户,欣欣向荣的致富产业助村民就业增收。

  村民任德才告诉中新网记者,大年三十,一大早,就把自己亲手写的对联贴都新的房门上了,“旧房倒塌建新房 党的恩情永不忘,横批:有家可归”,“这副对联说的都是我的真心话。”任德才含着热泪说。住进新房,任德才内心喜悦,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终于有了家”。

村民空闲时在自家门前锻炼身体。 王爵 摄
村民空闲时在自家门前锻炼身体。 王爵 摄

  几年前,在南充街头露宿的任德才被南充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发现后,将其送回了村里。“他的老房子垮塌了多年,早已是杂草丛生,无法住人了!”驻村第一书记赵威告诉记者,为了让任德才安定下来,村委会不仅找了间空闲的房子供其暂住,还为其提供了生活用品,并将其列入为易地搬迁户。

  随着该村易地搬迁项目的按时完成,任德才跟其他5户贫困户一样顺利地搬进了新居。在该安置点,记者看到,一排排新房耸立于村口,房前建有绿化带,空地上摆放着健身器材,院坝里安装了路灯,整洁的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

  走进任德才的新家,只见雪白的墙壁上安装着电灯、网络等设施,厨房内天然气、自来水已接通,卫生间里装上了热水器,客厅里电视传出新年好的歌声。“帮扶干部好啊!不仅隔三差五就来串门,还给我送米送油。”如今,过上了踏实幸福的日子,任德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说终于能在新家过新年了。

  “以前就是有对联也没有地方贴啊!”任德才告诉记者,老伴早年就去世了,自己有两个儿子,都在外地,由于父子之间有隔阂,几十年来儿子们都没有联系过他,也没有回过家,曾经的家就是一间破旧不堪老房,十多年前就倒塌了,无家可归的他只好到南充、绵阳等地流浪乞讨为生。

  如何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提升搬后续发展能力?西充板凳垭村给出的答案是发展产业,针对贫困群众增收难、增收渠道少、增收不稳定的实际情况,该村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模式,制定特色产业脱贫规划,因地制宜发展致富产业。

  “我们村实施的是‘挪穷窝,搬到好地方;换穷貌,住上好房子;改穷业,用足好政策;拔穷根,过上好日子’的四步措施。”赵威说,为了让贫困户既能安居又能乐业,村里进行了统筹谋划,村“两委”多次组织村民召开意见征集讨论会,聚众智寻找发展路子。最终决定根据将土地进行集中整治,再统一流转,引进企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群众以土地及租金入股,专合社负责生产资料购买、日常管护、产品销售及年终分红……经过三年的攻坚,该村于2017年底顺利脱贫。

四川西充乡村。 王爵 摄
四川西充乡村。 王爵 摄

  记者在板凳垭村看到,田成方、地成网、沟相通、渠相连……一排排养殖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羊儿成群;一条条产业路纵横交错,平坦的产业路两侧成片的果树长势良好。

  “现在我们不但有土地的租金分红,还可以在农业公司就近务工。”今年74岁的贫困户李开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土地租金分红收入2000多元、在农业公司务工收入一个月能收入1000多元,一年下来能收入2万多元。(完)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