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川陇厨师用美食“诉说”中国非遗:让食客“心服口服”

2018年05月15日 17: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川陇厨师用美食“诉说”中国非遗:让食客“心服口服”
    图为兰州厨师袁东东展示用“非遗”面塑做的“关公”“达摩”等经典历史人物。 魏建军 摄

  中新网兰州5月15日电 (记者 魏建军)“将‘非遗’融入到美食中,通过吃,来了解中国传统历史文化。”14岁就跟着爷爷学做泥塑,16岁步入餐饮行业,经过十几年摸索,兰州厨师袁东东面塑的“关公”“达摩”等经典人物在美食节上一亮相,就成了厨师们“崇拜”的对象。

  15日,第八届丝绸之路(甘肃)餐饮业发展论坛暨川菜美食文化节在兰州举办,吸引了来自四川、甘肃100多位名厨“亮剑”拼手艺。

  “不仅要满足食客的味蕾,还要带给消费者感官上的刺激。”中国烹饪大师、甘肃名厨委荣誉主席赵跃军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食材也要“挖故事”,而我们的故事,恰恰就是祖宗留给我们的。

图为四川、甘肃两地名厨现场“亮剑”拼手艺。 魏建军 摄
图为四川、甘肃两地名厨现场“亮剑”拼手艺。 魏建军 摄

  赵跃军说,“非遗”这么宝贵的资源,蕴含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将其挖掘出来,与美食文化相结合,让消费者知道,“我们不仅仅吃的是菜,更是细心品尝‘非遗’精品。”

  不仅如此,地方元素也可融入其中,“既卖了菜,也助推了地方文化。”赵跃军很赞同目前这种“文化美食相结合”的创意。他觉得,将中国古老“非遗”通过现代的食材和烹饪方式进行包装,将美食艺术化,也是今后的一种趋势。

  现今,消费者需要更有内涵的食材。赵跃军说,以前填饱肚子就行了,而现在不一样了,不是“吃鲍鱼海参就显得有档次”,我们需要的是生活品质,这就要求厨师做出“有品位”的菜肴。

  “对于厨师而言,这也是一种提升,让他们知道所肩负的责任,不仅只是做一道菜,更要注重菜品背后的文化,这样厨师也有荣誉感。”赵跃军说,消费者逐渐从内心认可并尊重这道菜,从而尊重中国文化。

  “我们在倡导美食时,更要给美食创造相应的文化氛围。”敦煌菜“掌门人”赵长安说,当我们看到先祖留下来的宝贵文化元素后,会勾起人们对饮食的联想,怎么做才能够让更多老百姓“心服口服”。

  当日,美食文化节上,各地名厨面对面交流,手把手切磋技艺,不仅仅是展示厨艺,更多的是引领厨师思考和探索中国美食未来发展和创新举措。

  “这道菜的创意,用了什么食材,又是如何创新的?新时代,如何打造新餐饮、新味道,是这次美食节南北厨师探讨的重要话题。”赵长安说。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李并成说,四川、甘肃都是文化旅游大省,“非遗”资源十分丰富。如何更好地挖掘用美食“讲故事”,是今后整个餐饮业思考的问题。“做好一道菜,就可以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线。”(完)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