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工业基地株洲“蝶变”:新旧动能转换促高质量发展

2018年05月23日 18: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老工业基地株洲“蝶变”:新旧动能转换促高质量发展
    株洲清水塘生态科技新城控制性规划图。 邓霞 摄

  中新网株洲5月23日电 (记者 邓霞)滚滚污水直入湘江的场景不复存在,湘江水质逐年提升;高耸入云的烟囱不见踪影,城市四季常春;现代化的生产车间里,工业机器人精准地工作……行走在湖南株洲的大街小巷,老工业重镇处处呈现的是一幅幅勃勃生机的新图景。

  近5年来,株洲在转型升级的强烈阵痛中,通过全力打造株洲·中国动力谷,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发展,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态势。

中国动力谷展示中心内陈列的马其顿动车组。 邓霞 摄
中国动力谷展示中心内陈列的马其顿动车组。 邓霞 摄

  淘汰旧动能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

  走进中盐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偌大的厂房空荡荡的,昔日繁忙的景象早不见踪影。这个曾是湖南最大的基础化工企业现已全部关停,车间内的设备基本被拆除,成片的厂房将被重新改造,或成为工业博物馆里的“记忆”。

  中盐株化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内的大型央企之一。

  以冶炼、化工两大产业为主的清水塘老工业区占地约15.15平方公里,曾是亚洲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株洲工业的“顶梁柱”,一度聚集了261家大小企业,历史最高年份工业总产值超400亿元,占该市总产值30%以上。

  然而,这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产业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历史性环境污染问题。

  为改变这一状况,2013年,株洲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铁的手段推进清水塘老工业区整体搬迁,调整产业结构,淘汰旧动能。2013年到2016年陆续关停了72家规模较小的污染企业,2017年又关停退出了147家。仅剩的6家企业也将在今年全部关停。

  在关停退出的同时,株洲不忘“腾笼换鸟”,利用高新技术、先进工艺装备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目前已有逾60家企业实现转移、转型。

  “坚决还给株洲人民一弯真正的‘清水塘’。”株洲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表示,未来的清水塘将是一个生态、文化、科技的新城。

  根据规划,清水塘片区今后将划分为科技创新、工业文化旅游休闲、口岸经济、临山居住等四大板块,充分挖掘清水塘的工业遗产、区位交通优势,将其打造成为一座青山绿水和生态修复的示范之城、一座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典范之城、一座产业转型和创新再造的活力之城。

北汽株洲分公司焊装车间内机器人正在工作。 邓霞 摄
北汽株洲分公司焊装车间内机器人正在工作。 邓霞 摄

  培育新动能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

  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是株洲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但迈过之后如何承接和补位老旧产能削减之后的空档,无疑是其发展的另一道“坎”。

  株洲的做法是:积极培育新动能,推动新旧动能有序转换,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支撑。

  无需铺设有形轨道,通过中央“大脑”精准控制列车行驶在既定虚拟轨迹上。这是中车株洲所的又一个黑科技产品——智轨列车。

  该车辆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虚拟轨道跟随控制”技术,以车载传感器识别路面虚拟轨道,通过中央控制单元的指令,调整列车牵引、制动、转向的准确性,精准控制列车行驶在既定虚拟轨迹上。目前,全球首列智轨列车已在株洲实现上路运行。

  这是株洲产业迭代升级的一个实例。2013年,株洲依托轨道交通、航空、汽车三大动力产业优势,提出打造“中国动力谷”。“‘中国’代表发展水平,‘动力’代表产业特色,‘谷’代表产业集聚。”毛腾飞说,5年来,“中国动力谷”发展来势非常好。

  统计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说法。2017年,株洲轨道交通、航空、汽车三大动力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占株洲市规模工业总产值70%。其中,电力机车产品占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一,中小航空发动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自主品牌混合动力公交车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坐落在株洲市天元区的湖南长城智能硬件生产基地从2017年3月签约到完成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再到2017年底首批智能硬件投产下线,仅用了9个多月时间。随着新的生产线投产,湖南长城制造的自主可控计算机在性能上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外品牌,成为国家核心部门的办公计算机。

  这个电子信息产业也是株洲打造“中国动力谷”、重塑产业新体系的重要一环。在“中国动力谷”正在加速构成“3+5+2”产业体系中,不仅聚焦了轨道交通、航空、汽车三大动力产业,还同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五大新兴产业和陶瓷、服饰两大传统特色产业。

  “下一步,我们将把‘3+5+2’的产业链条延伸到各个县市区,让整个株洲就是一个‘动力谷’。”毛腾飞说。(完)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