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江西赣州“网红”农民十五年坚持垃圾分类(图)

2018年06月22日 21: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江西赣州“网红”农民十五年坚持垃圾分类(图)
    6月20日,王祥有展示自己的垃圾分类处理器,装满了废旧的纸张。 苏路程 摄

  中新网赣州6月22日电 (记者 苏路程)从2003年开始,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义安村农民王祥有在全村率先进行垃圾分类。因连续十五年坚持实施垃圾分类处理,王祥有成为当地“网红”。

  走进王祥有家,房间布置简洁素雅,客厅、厨房窗明几净,院子里摆放着分别装有塑料瓶子、旧报纸杂志、塑料袋的垃圾分类处理器。

  “垃圾分类既可以变废为宝,减少垃圾量,又能让生活更加美丽”。王祥有将从快递箱里卸下来的铆钉放到垃圾分类处理器,早在18年前他就开始意识到垃圾围村的问题。

  “那时候,我们村到处都是垃圾,特别是河里成堆的垃圾,死鸡死鸭死老鼠随处可见,又脏又臭。”为改变这种面貌,2000年,王祥有开始在家里建沼气池,将牲畜排泄物变成有机肥,浇灌自家栽种的脐橙。

6月20日,王祥有将铆钉放到垃圾分类处理中。 苏路程 摄
6月20日,王祥有将铆钉放到垃圾分类处理中。 苏路程 摄

  2003年,王祥有又和家里人商量出三条准则,“不乱扔垃圾、乱倒垃圾;自觉把路边垃圾丢进垃圾桶;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刚开始不了解分类知识,我走了弯路。我挖了一个垃圾焚烧池,但后来发现垃圾焚烧也会产生污染。”为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王祥有订阅报纸、杂志,购买相关书籍。

  经过学习和摸索,王祥有找到了垃圾分类的“诀窍”。

  “把厨房产生的食物类垃圾以及果皮等投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来煮饭,沼气液可以做化肥;把金属、纸制品等回收利用,其余的就送到附近的垃圾中转站。”通过这种方法,王祥有家减少了80%的垃圾。

  “垃圾分类虽然折腾,但是在这个过程,我的生活发生了欣喜的变化。看着家里越来越干净,我越来越开心。”除了对垃圾分类,王祥有还尽量减少垃圾量。

  他重复使用废旧的塑料瓶,不用一次性纸杯改用玻璃杯,纸张反复使用,不用干电池改用充电电池,设计简易书架,把木头等建筑垃圾拿回家当柴火。

  夫唱妇随。王祥有的妻子邓小红随身携带环保袋,用竹篮子买菜,将旧衣物送给他人使用,洗脸洗菜等废水净化后重新利用。

  “我家现在基本没啥垃圾,别人说我是‘零垃圾生活’”。虽然不懂“零垃圾生活”的概念,但爱干净的王祥有却非常认可低碳环保的生活态度。

  2015年,王祥有夫妇俩起草了一份倡议书,倡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并到学校、村民家给学生、村民进行指导、培训。“通过种种方式,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影响。”

  令王祥有欣喜的是,江西赣州当下正在搞“新妇女运动”,旨在破除各种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在赣南大地形成“清洁家园、夫妻和睦、孝敬老人、厚养薄葬、婚事俭办、科学教子、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团结邻里、热心公益”的良好风尚,发挥妇女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王祥有认为,“只要妇女开始行动并帮助家人改变一些陋习,诸如进行垃圾分类,那么就可能会改变一个家庭的运势。”

  “只有把小家的环境卫生搞好,才能让生活更美好。只有大家一起实施垃圾分类,村庄才会越来越干净。”王祥有称,在众人的努力下,村庄环境焕然一新。(完)

【编辑:于晓】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