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反思“防癌之旅”:别限于人傻钱多

2018年07月09日 15:12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 

  反思“防癌之旅”别限于人傻钱多

  □毛建国

  近期,一则海外旅游还能进行“防癌抗癌治疗”的短信陡然出现在不少市民的手机上。这种防癌之旅价格不菲,10天的行程需要花费46.8万元人民币。如果是癌症患者人群到瑞士治疗,费用则会更高,达到上百万。一位三甲医院健康教育人士指出,“绝大多数癌症在全世界都还没被攻克,怎么防呢?根本不可能。要是真能预防,那国外著名医学杂志早就刊登了。因此,如果现在有人说可以输液防癌,那都是骗子。”

  太阳底下真是没有新鲜事。5月初,某网站刊出10分钟视频,记录几个中国富豪前往乌克兰某细胞治疗中心接受“胚胎干细胞”治疗的经历。这组“保鲜针”需要花费60万元,而一次“防癌之旅”需费近50万元,看来这条路上永远都不缺少后行者。

  “保鲜针”的新闻曝光后,曾引发了对国人科学素养的集中性批评。专家明确指出,“胚胎干细胞不可能直接用于人体注射”,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周琪更是表示,这让人想起了几十年前声称能治百病的“鸡血疗法”。对于“防癌之旅”,也有专家明确表示,“说可以输液防癌,那都是骗子”;而在有些网友看来,在这种低级骗法面前倒下,只能说是“人傻钱多”。

  不必讳言,当下国民科学素养还是一块短板。正如周琪院士反思“鸡血疗法”时所讲的,时至今日,除了留下“像打了鸡血一样”的俗语,还留下了以愚昧替代科学、以经验替代实验的恶劣风气。在“防癌之旅”上,多一些科学常识,就会少一些上当可能。科学素养的缺失,也就是有些网友口中的“人傻”,再碰上“钱多”,便成了一些人的商机,造就了屡见不鲜的“健康骗局”。

  提高科学素养,是刻不容缓的事。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少人实现了财务自由,再加上西方医学也确实在某些方面存在领先之处,有些人对“保鲜针”之类的西方“医学神话”产生了一种宁信其有的想法。在“保鲜针”注射者之中,就有一些人讲,“只要没有副作用就可以”,“哪怕只有一点点效果也值了,如果没有效果也不会说出去。”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一个美好的社会也容不下半点虚假。对于“防癌之旅”,既然知道是假的,那就不能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想法。杜绝“防癌之旅”骗局的产生,有三个办法。一是提高科学素养,尽量减少“人傻”的存在空间。二是发展医疗科学,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们不再需要“跨越大半个世界去看病”,而是以优质医疗资源吸引全世界的病人来中国看病。三是打击虚假宣传。

  “防癌之旅”的宣传,是通过手机短信投送的。这种虚假宣传,看似是新情况,其实是老问题。有关垃圾短信泛滥的问题,早就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为什么问题始终不能解决?还有一个细节是,湖南警方近日打掉一个公司化运作的、从事海外医疗诈骗的犯罪团伙,经警方初步核实,该案受害人达1700多人,涉案金额竟然高达6.5亿元。这么大一起案件也是在提醒,必须高度重视这种新型犯罪,不给“医疗谎言”任何存在和传播的空间。

  “人傻钱多”更多是一种情绪化说法,口头快感之后其实是一种相互伤害。因此,反思“防癌之旅”别限于“人傻钱多”,而是应该拿出实实在在的办法,精准出击,重点布防。从根本上来说,必须坚持不懈地提升科学素养和医疗水平这两块短板。但这无疑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当前更应该做的,还是第三点,切断“海外就医神话”的传播路径。

【编辑:张燕玲】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