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切莫“恃奖而骄”

2018年07月30日 09:38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切莫“恃奖而骄”(大地漫笔)

  近些时日,一位青年作者向我报喜,说自己如今已获得了三个奖,“今年准备再冲一冲某某奖”,言语间充满一股雄心斗志。一个年轻人有追求、有斗志照理说是好事,至少是追求进步的态度,我理应欣慰才是,可不知为什么,却生出隐隐的担忧来。

  我想起许多作者投稿时都会将自己最亮丽的履历展现在编辑眼前:荣获某年度奖、某名头的诗歌奖、某某报纸小小说奖、某旅游散文奖;荣获某全国性征文大奖……文章尚未读到,履历几乎写满了半页纸,言外之意当然是“我是有水平的”“别轻视我”“我的作品是被认可的”。真有编辑会因为这样的履历而选用其稿吗?我想,任何一个合格的编辑都不会吃这一套。编辑看重的永远是眼前这一篇。履历再光鲜,名头再吓人,也无法改变编辑对眼前这一篇的评判。那么,既然编辑都不以获奖履历为是否选用的依据,那作者为什么还会热衷于“晒”获奖履历呢?想必其中的门道也是各自心知肚明吧。

  近些年来,文学界的各种奖项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文学期刊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颁发各种奖项,地方为提高文化软实力设立各种文学奖,文学名人的家乡更是借名人之名,设立奖项举办活动,成为地方文化宣传的亮点。不能否认,这些活动对文学的推动作用是积极的,有价值的。但是,倘若作家们迷恋甚至陶醉于这样那样的奖项,甚至“恃奖而骄”,从此自觉身价倍增,那便实实在在地误入了歧途。因为真有作者为了去“冲”某奖,像赶嫁妆似的把作品“加工出来”。此类“创作”已经成为某些聪明人获取“成功”的捷径。当然,一旦获奖,他们一定会坦荡荡地拿出来“示众”。“示众”的好处也是很大的:“某某杂志主动向我约稿了”“某某媒体来采访了”……获了奖,一切都不同了。

  然而,虽然所有奖项的招牌都有“看上去很美”的感觉,但真要落到实处,则需要得到读者的真切认可。读者不会被名头糊弄,读者心中自有一杆秤。莫言曾说:“得了茅奖,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得了奖就忘乎所以,那是可耻的行为。”但愿写作者心中都能把这句话当成一把尺子,量一量自己的精神品质,量一量自己的文学品质。

  赵晏彪

【编辑:董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