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60岁老狱警用真情感化服刑人员

2018年07月30日 16:18 来源:长春晚报 参与互动 

  60岁老狱警用真情感化服刑人员

  曾经服刑人员成了他30多年的好友

  长春晚报记者 梁闯

  “下个月我就要脱下警服,退休了,我要珍惜最后的狱警时光。”今年的7月,对于刚满60周岁的老付而言,既漫长又短暂。7月月底,老付就要离开奋斗一生的工作岗位,最后的一个月,老付每次下班经过那扇门时都会回望视线可及的任何角落,眼中充满了不舍。老付名叫付家君,是长春净月监狱的一名狱警。几天前,记者与老付相约其家中,听他讲述34年的狱警生涯。

  盗窃犯的成人礼

  他重新认识狱警工作

  1984年,经过9年下乡工作,老付面临着一个选择,是进工厂还是当狱警,他选择了做一名狱警。老付说:“不为别的,为了自己儿时就有的从军梦。做一名狱警同样可以为社会、为人民服务,这份工作我觉得很光荣。”起初,狱警的工作在老付看来没有之前相像的那般光荣、自豪,工作环境艰苦、服刑人员性格极端、亲戚朋友不理解……无情的现实曾一次次地打压着他,直到那个18岁孩子的出现。“我第一次看见这个孩子时,他刚年满18岁,他的‘成人礼’就是从少教所转到监狱的这一段路。”老付告诉记者,“虽说是犯了错误,但我敢说他见到我时,依然没有什么悔意。”

  这个孩子父母离异,家中几乎没有人照料他,他不相信世间有真情,所以才用自己的方式报复人生。回到家,老付一直琢磨,怎样才能让这个孩子重获新生呢?毕竟他才18岁,今后的路还很漫长,一定要让他出狱后寻找到生活的快乐。从那以后,老付就开始用真情去感化他,一次、两次,这个孩子不接受,老付就陪他聊天、为他打饭,逐渐这个孩子将老付当成了倾诉对象,并称呼老付为“老师”、“大哥”。就这样,老付一直引导着他,慢慢地他变得越来越乐观,愿意主动和他人交流。两个人亦师亦友,老付陪伴他直到出狱。“通过他,我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坚守在这里,是维护社会的稳定,更是挽救更多人心灵中的净土。”老付认真地说。

  当初的服刑人员

  成30多年的朋友

  34年的工作生涯里,老付在高墙内送走一批又一批回归社会的服刑人员。每天,他总是笑眯眯的,给予服刑人员春天般的温暖;每天,他总是忙个不停,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监狱30多年,有苦有甜,没有做出石破天惊的壮举,唯有日复一日的坚守。”老付告诉记者:“苦,所有狱警都知道。这里的甜也只有我们知道,看见刑满人员自信地走出去,去耕耘自己的新生,就是我们最大的甜。”说起刑满人员重获新生,老付想起一位老朋友。“李明(化名)啊!我的好朋友,1983年从他进监狱到现在,30多年的好朋友。”说起李明,老付打开了话匣子,“这小子现在混的不错,他重获新生是我34年工作中最骄傲的事。”

  老付口中的李明,在1983年由于盗窃罪被判刑5年。当时李明的家中兄弟姐妹很多,经济条件十分困难,李明养成了小偷小摸的习惯。在老付看来,很多服刑人员的本质都不坏。为了让李明将来出狱能养活自己,别再走上犯罪的道路,老付教李明简单的水暖技术。老付说:“一次我给李明买了些日用品和学习用品,鼓励他学技术,他特别感动,之后和我无话不说。”

  老付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李明出狱那天的情景,两个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李明踏出铁门没有回头,只对老付说了一句感谢的话,并且告诉老付,他会做个守法公民,安顿好了会回来看望他。“没想到,几年之后李明真的回来了,还结婚了,有了自己的事业。在监狱里学到的手艺,真的派上用场了。”看到李明过上幸福生活,老付心里特别满足,他说,“李明出狱后修路修桥,做了不少对社会有贡献的事。这么多年了,我们就没断了联系,特别是最近知道我要退休了,经常找我出去喝酒。说心里话,我从来没把他当作服刑人员,他是我一生的朋友。”

  34年的坚守即将落幕

  见证监狱的发展和变革

  老付的故事很平凡,34年狱警人生,自从穿上警服,老付就明白了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当被问及退休的感想时,老付一本正经,“工作没干够,同事没处够,岗位没待够!。”老付表示,“从警34年,见证了监狱的发展和变革,监狱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变,管理更加严格规范,监狱工作也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希望年轻人能更加努力,让社会更安定。”

  脱下警服换上老头衫,他就像完成使命一样,34年默默地做着分内的事,没休过一次年假。这样的一次回忆贯穿了老付的一辈子以及他的狱警生涯。如今,老付已经对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做了打算,和老伴相依相伴,没事出去旅游,探个亲访个友。

【编辑:董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