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人们的碗碗腔传承梦

2018年07月31日 13:56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 

  老人们的碗碗腔传承梦

碗碗腔传承班的五位老师和五位学员

碗碗腔的主要乐器铜碗碗

84岁的杨世科在查阅碗碗腔资料

76岁的温喜爱演唱《金碗钗》

80岁的哈鸿儒用电脑录入曲谱

86岁的黄育英给两个学生做示范演奏

  温喜爱(右)给戏迷传授表演要领

  当非遗传承的重担,几乎尽数压在一群古稀甚至耄耋老人身上之时,唯令人哀传承之艰,忧传承之困。如今,陕西稀有剧种碗碗腔正面临如此濒危之境,令老人们一唱三叹,未来之路何去何从?

  碗碗腔腔调细腻绵长、动人心魄,承载着西北戏曲文化中典雅、婉约的那一章节,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如今无论城市还是乡间,却鲜有人能唱碗碗腔,也极少有人能有机会聆听那缠绵悱恻的腔调。

  近日,在秦岭深处——鄠邑区涝峪纸坊镇一处院落里,76岁的碗碗腔名角温喜爱正以一己之力,从陕西各地招募来五位碗碗腔老艺人及五位演奏员,让几近失传的碗碗腔曲谱和戏词,经过耄耋老人之手,如蚂蚁搬家般夜以继日,一点点输入电脑里。这一次,经过几代老艺人口传心授的碗碗腔的曲谱,第一次如同交响乐队般,分出了总谱、各乐器分谱,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字材料和曲目依据。

  86岁的黄育英老人、84岁的杨世科老人,将自己毕生的演奏技艺,传给1981年解散的大荔县碗碗腔剧团最后一批演奏员——这五位演奏员中最年轻的也已经53岁。温喜爱说,五位老师不顾年迈体弱,分文不取、倾囊相授,这样抢救式的保护与传承,只是期待再过五十年,还有人记得碗碗腔!哪怕就是碗碗腔进了博物馆,也要尽最后一丝努力,给后人留点史料。

  演出是戏剧艺术的生命线。剧团没有演出则剧团垮,剧种没有演出则剧种灭。碗碗腔难上舞台,培养演员,培养年轻一代传承人来不及了。耄耋老人无私传艺,只期待年过五旬的演奏员们未来能将这些曲调,传给更年轻的一代。

  文/记者 职茵  图/记者 尚洪涛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