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勘蹄窝觅往来岁月 踏古道听旧时骡铃

2018年08月17日 08:5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人文寻访
  勘蹄窝觅往来岁月 踏古道听旧时骡铃

“青睐”会员在古道上合影

航拍水峪嘴村村景

一串串蹄窝清晰可见

京西古道研究专家安全山向大家讲述16年前的往事

航拍下的古道雄姿

剩下的山路全靠双脚走完

  免夫碑也是税务文化的佐证

  京都犹来物产丰,西隔崇山路难通。古时商行驼骡载,道是辛苦乐其中。

  门头沟区水峪嘴村地处千年京西古道要塞处,素有“京西古道第一村”的美誉。

  为深度参与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为充分挖掘“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历史文化价值,为立体化呈现水峪嘴村的旧貌新颜,8月11日,《北京青年报》联合《法制晚报》,组织文字记者、摄影记者、航拍记者、视频拍摄记者、绘画师,并邀请了“读者寻访团”,一起走进水峪嘴儿,重访京西古道,直观感受历史留在这里的文化沉积。

  尽管遭遇了酷暑、遭遇了暴雨、遭遇了山路崎岖,但“北青”的读者们纷纷表示,此次文化寻访的收获非常饱满。

  今天,方方面面的寻访成果汇集在了这里。但请注意请注意请注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此时展现在您面前的,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一页报纸,而是本报融媒体创新的一次新尝试——在文字阅读之外,您拿起手机扫描版面中下部的几枚二维码,可观看此行的视频、图片、VR。

  16年前,是北青报让“京西古道”这个词走向了世界

  “京西古道第一次在门头沟区外的媒体见报就是在北青报,那时通过媒体的报道,才让京西古道真正走出了门头沟,走出了北京。”在水峪嘴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京西古道研究专家安全山向大家诉说了这段往事,手里拿的就是一份珍藏了16年的《北京青年报》。

  旧报纸已经泛黄,却保存得十分完好,版头印着定格的时间——“2002年10月8日”。这一天,在《北京青年报》副刊版的“一个人与一座城市”栏目上,发表了安全山书写的《我与京西古道》一文,第一次把“京西古道”的名字和相关情况介绍到了门头沟区外。

  之所以珍藏这份16年前的报纸,也是安全山老爷子对京西古道的一份情怀。他是京西古道边上土生土长的门头沟人,对于这条他无比珍视的古道来说,也迎来了焕发新生的契机。

  “史书上其实并没有这条古道的名字,但是我认为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它的文化和内涵。”安全山告诉大家,京西古道起源比较早,并不是由于某一个历史时期或事件引出来的。而是伴随着北方永定河流域的古人类迁移活动而产生的。

  他认为,京西古道从历史时间长度看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条古道,甚至可以说是最长的。从泥河湾、周口店等地古人类迁移开始,就贯穿了漫长历史阶段的全过程。“古道本身就是线性文化,可以跨地区、跨区域甚至跨国境,它的传播意义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是文化的传递和延伸。”

  他用自己的童年故事向大家讲述了京西古道对这里生活着的人们的意义。

  “我出生在安家滩村,就在几条古道的交汇地王平口附近,从小就在古道上玩耍。门头沟出煤,我们村曾因以煤矸石为原料烧制砂锅出名,其他地方的砂锅大都以黏土为原料,而安家滩村的砂锅用的是煤窑里的黑石软矸,是对煤的下脚料的再利用。烧制砂锅时,燃料是煤,砂锅坯子也在燃烧,烧出的砂锅金属性能强,硬度大,敲着响。‘打破沙锅问到底’大概说的就是我们村烧制的这种锅,它可以百年不坏。”

  半个多世纪前,在还是个孩童的安全山的记忆里,这条依傍着永定河的古道成为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为补贴家用,小时候他经常背着自家烧制的砂锅,去附近的村子里卖。

  那条孩童时期安全山走着去其他村卖砂锅的路,便是这条京西古道。

  在安全山眼里,京西古道从来就不是一条简简单单的古代石头通道,它记录了永定河流域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生活痕迹,它也随着时代的经济、人文发展而不断演进着。

  这是北京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可看、可感、可触

  门头沟拥有的这条千年历史古道,全长100多公里。在没有火车的年代,在公路贯通群山之前,这条路就是古代的“109国道”。山里的煤、山外的粮、建城里需要的木材等,全部通过这条古道,用骡马驮运进京。古道两旁保存着大量古迹、碑刻、关城遗址,是京西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历史见证。

  安全山告诉我们,京西古道也有分类,有商道、军道和香道之分,因为常年有马帮驮队运煤等物资进京,就在京西群山之间逐渐形成了一条古商道。另外,京西寺庙众多,又有古香道。为防卫京畿,还开辟有古军道。这星罗棋布的古道网,在安全山眼里是巨大的财富。“门头沟十个镇,镇镇都有京西古道的遗迹,走到哪都有,都可以见到,都可以走,分得也比较清楚。商旅道有商旅道的模样,进香道也是。”

  安全山在水峪嘴村委会中为大家做的这一个小时讲座,为大家揭开了京西古道完整的面纱。

  京西古道,是北京以西、永定河中上游流域地区自有人类活动以来所形成的古老道路的统称,最远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迁徙时踏辟出来的山间道路和永定河廊道,到元代后,陆续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古道路网。2012年被评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100 项重大新发现”之首。同时,北京的京西古道也是中国的十大古道之一。

  “那会儿没有生产,只能靠采摘、捕猎来生活,资源用完了,就要移动,就像草原游牧民族一样,要一直挪地方。永定河这条天然通道就是这些远古游牧先人们上下往来迁徙的通道。在京西古道旁的永定河边,把木材打成筏子捆成捆儿,漂流下来漂到北京城,再打捞上来,晾一晾供应北京。”就是这样的关系,让永定河跟京西古道有着解也解不开的缘分。

  当地人说,京西古道像一张大网横纵门头沟全境,并不像其他古道和古路仅仅是单线的,这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地方。安全山说:“最早仅仅是人类迁徙,前提是永定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夏天水大的时候可以波浪滔天,可以无数次淹进北京,所以被称为‘无定河、小黄河’。但它是北京的母亲河,过了丰水期到枯水期,冬天一封河就是一条天然大道,上下往来畅通无阻。”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不能四季通行”的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大区域两侧事物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宗教的需要,先民勤劳和睿智地利用沟谷和山脉,修了纵横交错的道路。

  就这样,元、明以来,京城人烧火用的煤、炭,京西出产的石材、烧制的琉璃都靠毛驴、骡子成群结队运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山路石道上行进,也由此形成了京城到西部山区,再远至内蒙古、山西等地的商旅道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起到重要的枢纽作用。近百年来,古道虽已废弃残败,但有些路段仍古韵犹在。

  说起香道,京西古道也占据十分重要的作用,安全山说,去潭柘寺上香礼佛的人们都要走妙峰山的香道。妙峰山附近有6条古香道,逢上庙会,络绎不绝的香客们从四面八方而来,庙会期可以长达半个月之久,京西古道上便有了成系统的香道。

  说起军事,安全山的讲座让大家恍然,原来京西古道的军事作用也如此重要。“北京西山是重要军事屏障,总共有二十几座隘口,构成了防御纵深,一直到北京”,安全山接着说,“永定河流域发生过的战役,比如高粱桥战役,金灭辽、元灭金等战役都发生在这条京西古道上,可以说,军事道路也是京西古道的重要内容,保卫北京的军事通道。”

  由于近代汽车、火车等逐渐发达,这些远古而成的道路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古道成为“看得见,走得了”的历史遗存。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第一条铁路修到了门头沟,京西古道由此沉睡了。”安全山说,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开始挖掘文化,又关注到了京西古道,特别是2002年开始,京西古道作为文化遗存和户外步道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不同于我国其他古道,京西古道没有明确的起始时间点,也不是单一线路,而是随着当地人生活演化而逐步形成,可以说是一部“活化石”。它错综复杂成为网状,同时拥有商道、香道和军道三种不同的功能属性。这样的特性足以让京西古道拥有更为特殊的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就像坐落在京西的一个巨大文化宝藏,等待人们去一点一点发掘、发现。

  “我康健的秘诀?一心想着京西古道”

  安全山的家十分简朴,到处都摆放着与京西古道有关的各种图书资料和他手写的文稿。在水峪嘴村委会座谈时说起哪一段历史和遗存,他都能很快说出一大串史实。这离不开他所做的大量的案头工作。

  安全山说,自己第一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考察古道是在1992年,那会儿这条古道完全隐没在荒草中,显得有些萧条。看着童年记忆中的那条道路变得破败,让他心中感慨万千。从此,他便开始了对京西古道近三十年的考察研究。安全山走遍古道,绘制出一份详细的京西古道分布图,并参与了《京西古道》等10余部书籍的编写,还撰写了上百篇相关文章。

  安全山利用自己多年行走古道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参与编写了《京西古道旅游指南》《北京门头沟京西古道市民徒步指导手册》《京西古道徒步路线图册》,如今许多驴友都还是用安老爷子编写的版本图来这里徒步。此次我们的人文寻访便由他带队,领着众人重走古道。安老爷子没有私家车,当年进山都是先坐公交车到山脚下,剩下的山路全靠双脚走完。

  “这山道对我来说就是平的。”安全山今年60多岁了,两年前因为喉癌动了次大手术,说话声音嘶哑,京西古道上的沟沟壑壑,似乎都清晰地印刻在他的脑子里。

  尽管身体状况不如十几年前,但走起这京西古道来他还是十分轻巧,比团里大部分人走得都快、都稳。即便是在他做了大手术的2016年,安老爷子也因为各种研究工作来京西古道走了50多次。可以说,京西古道是安全山用腿和脚走出来的。若问他走了多少遍,他会告诉你“数也数不清”,有时一天走几十公里都不算个事。

  远的不说,光是在2012年,已经60多岁的安全山又接到了新的任务。作为地方专家组的重要成员,他需要亲身参与门头沟区国家步道的规划工作,他带着规划公司的专家团队去古道上勘查,一年中在古道上走了足足680公里。他对古道的熟悉程度,让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们都不停称赞。

  “国家步道在美国、英国等都很成熟了,在我们国家还是新生事物,我就负责带路。有美国、台湾地区的研究人员过来,有研究定位的,有研究历史文化的,有研究地质的,也有研究生物的,我就边走边讲,这些我都能讲。只有带着客人边走边讲,见什么讲什么,才能让客人有兴趣。”安全山说起这些,眼中释放出奕奕神采。

  尽管年纪越来越大,体力也无法保证,但安全山告诉大家保持康健的秘诀——一心想着京西古道。“对于这条古道我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很多文字没有写,这就是我精神上的动力!”

  现在,看着京西古道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里并来游玩,他觉得无比欣慰。每每有人称呼他为京西古道研究专家时,他总会笑笑说:“我不是专家,我只是爱家。”

  寻访目标一

  牛角岭关城门洞

  牛角岭关城作为京西军事要塞,自古以来马帮驮队络绎不绝,军事通行,商旅来往,民众进香,都要从中通过。安老爷子拄着登山棍带众人来到牛角岭城关段,这里是京西古道上蹄窝最为密集的路段,也被称为京西古道的第一隘口。

  如今,关城虽已残败,门券却仍旧耸立在山脊之上,站在道路中央的石板上,可以想象古道昔日的繁忙。门券是个拱形的门洞,洞口虽然显得有些破败,但仍然十分有看头。

  为什么有这么个涵洞口呢?原来,牛角岭关城是西山大路自东向西第一隘口,关城建在两山坡对峙之处,扼守着古道之要冲。古代这里有官吏把守,对过往商旅收取过路费用。走到门洞前,一组马帮铜像做得栩栩如生,就摆在门券入口的一侧。骡子和马儿们仿佛就要驮上货物出发上路了,让人一下子感觉穿越回马帮络绎不绝的年代。他们向着古道的方向望去,古道也继续向远处延伸,引起大家无限的思绪。

  门券高6.2米,宽4.3米,深9.3米,在山石上直接用石块垒砌,青砖券边,青石做腿。关城口涵洞依山势而建,关城门券内侧的两边都有差不多三四个方形的洞口,让人好奇是做什么用的。安全山解释道,这是建造关城时留下的活口,建完后也可以缓冲大雨冲刷的压力,两侧背靠山坡的涵洞很容易被冲倒,但是这里的涵洞不会。因为山洪下来时,水通过活口得到充分分流,水压大大减小,保证了这道重要关口一直屹立不倒,不被阻断。小小的一个门券洞口,也尽显了古人的智慧。

  寻访目标二

  蹄窝

  过了关城涵洞口,视线宽阔了起来,石头路上的蹄窝也多了起来。蹄窝最集中的就在关城城券下面的一段。据说,这牛角岭关城山顶是一整块巨石,这一段古道就是在这块巨石上凿出来的,路面凹凸不平,几百年的踏磨让石头的天然纹理更加光滑清晰,与光滑石头上大大小小的蹄窝交织在一起,像是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

  倘若从无人机视角俯瞰这条古道,一个个马蹄踏过留下的蹄窝连成蜿蜒的长线,恍惚间仿佛还可以看到古时商道上那一支支翻山越岭的马队。他们也许是跋涉的马帮商贾和拉煤送炭的进京骡队,也许是保家卫国的军队,又或许是途经这里前来进香拜佛的虔诚百姓。每一个深深的蹄窝都翻卷着历史的风云。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安老爷子解释道,路难行,再矫健的马儿和骡子也需要踩着前辈的蹄印才能安然走过,进而翻山越岭,同一个地点被来回踩踏,久而久之,蹄窝便越踩越深了。

  这段古道不短,路随山势上上下下。走在这种路上,脚下十分不舒服,深深的蹄窝让人走起来一脚深一脚浅,一不留神就有崴到脚的风险,也有可能因为石头太光滑而摔上一跤。

  寻访团众人纷纷感慨,想来能在石头上磨出脚印也可谓奇迹。而能在这样的路上来来回回地走,也真的是极为不容易。据统计,仅关口前的一段路,就有大大小小三百多个蹄窝,最深的蹄窝足足有30厘米深。下过雨的蹄窝里竟然能积下水来。一个一个小水洼从远处望去颇有一番意境。

  寻访目标三

  永远免夫亭

  “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是个正月初五,天气特别冷。我带着我女婿来这边找这块免夫碑。我们用手把碑上的积雪扒拉掉,再手抄碑文上的字记录下来,手都冻麻了。”安全山回忆着那个寒冷的冬天,他仍然没有错过免夫碑石重新立起来时要做的工作,就连碑文都是他手抄的。

  他所说的免夫碑就在关城。穿过关城的拱门洞,视线穿过路面上的蹄窝,几年前还遗落荒野、横卧草丛的珍贵税收文物“永远免夫交界碑”就伫立在那里,亭旁就是曾经川流不息的京西古道。

  据记载,这块“永远免夫交界碑”立于大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碑文记述了自古以来,京西乡村“石厚田薄,里人走窑度日。一应夫差,家中每叹糊口之艰。距京遥远,往返不堪征途之苦”。安老爷子解释道,那个时候门头沟的住民每年都要固定去城里服役、做苦差事,路途遥远且壮劳力去了城里,家里没了劳力,这里的村民家中光景十分不好过。这道夫役让这里的人们苦不堪言。

  雍正八年(1730年),王平口巡检司官员阮公将乡民疾苦呈报县官,县官上奏朝廷允准免除这里的夫役,得到皇上恩准。王平、齐家、石港三司夫役全部豁免。这块碑所在的地方就是分界线,石碑以西的人们从此不用去城里服役做苦力了。可以说,这块“石碑”是古代官署爱民的记录,也是税务文化的佐证。

  寻访目标四

  古石道

  由于古道少有人走,石缝间长满青草,青草包裹着一个个岁月踏过而变得光滑的石头。要走完,看起来就是个艰难的大工程。突然间,山雨倾然落下,原本就崎岖不平的古道被雨水滋润得更为光滑,一不小心就会脚滑摔上一跤。不出几分钟,石头混着杂草的古道路面开始堆积浅浅的水波,竟然汇集成小河流淌开来。寻访团众人手里打着伞,脚下摸索着平稳的道路,又提心吊胆又觉得有趣。大家都说,这真是一次奇妙的体验。

  京西古道曾经是一条有两米多宽的官山大道,全部用石块铺砌而成。因山路陡峭每隔一米就会栽立石一排,以防止石块松动下滑,这也是古道经久坚固的诀窍所在。雨后这一排排立石更是起了大作用,让深一脚、浅一脚的寻访团团员有了可以下脚、绝对不会打滑的地方。

  尽管不是周末,寻访团还是遇到了前来游玩的市民。有的市民还牵出了自家的宠物狗来游玩。马帮的骡铃远去了,但在数百年过去的今天,京西古道又焕发了新的生机。这里成为人们周末郊游、野外徒步的理想目的地。人们来到古道,或漫步山野,或驱车探秘;白天上香礼佛、游玩古迹,夜晚就可以借宿在旁边的妙峰山水峪嘴村,体会纯粹的旧村落风情。

  物资的交互,远古的烽烟,经济的往来,宗教的活动……这数不清的历史烟云散落在古道两侧,只有真实地、跌跌撞撞地走完,才可以深刻感受到时代的遗韵和历史的足音,它所包涵的厚重文化底蕴和灿烂的永定河流域文化交映成辉,永不褪色。

  古往今来,岁月也许给了它沧桑与磨砺,但古道其实从未曾消失,它正以另外一种形式,越发鲜活起来。文/本报记者 雷若彤

  寻访团员七嘴八舌说感悟

  这里美得像《指环王》里的世界

  在京西古道我们赶上了一场瓢泼大雨。

  隘口是典型的北方关隘的样子,圆拱形,古朴,简洁。再往前走,是一条斜向下方的石头路,通宽20米,从山坡一直到山脚,现在皆是芳草萋萋,杂花点缀,如一条美丽的绿色地毯。有当地人牵了两条金毛在那急匆匆爬坡,像是在健身,狗累得呼哧带喘,但还是跟紧了主人。我们正乐呵呵欣赏金毛的“惨状”,天气预报中的大雨就下了起来。从开始掉点儿到劈头盖脸地下,也就几十秒而已。很快地,腾起一股雨雾。整个京西古道,以及周围的山坡,都被洇开的绿色所笼罩。雨形成的雾气还带点仙气,美得像《指环王》里的世界一样,深沉而魔幻的绿色。

  天很快黑了下来,才三点多,看着像六七点傍晚时分。我没带伞,挤到别人伞下。同行的一位大姐眼神又不大好,有点夜盲症,我们三个人相互拽着,石头还容易打滑,大雨又蒙住了视线——可以说,我的内心是崩溃的,表情却显得很风雨无阻的样子。

  两里地的古道,我感觉走了很久很久,用一句文艺腔来形容,“差不多有一生那么漫长”。到达终点,我们躲在门洞下避雨。这时,那两只大金毛跑了一个来回,也下了山。一身金毛湿漉漉的,跟擀毡似的贴身上,让人既心疼又开怀。

  我看见门口的影壁上写着马致远的名诗,用篆书写成:“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可谓是相当点题。

  ◎二姐

  牛角岭遇雨遐想

  ◎swallow

  下山途中,暴雨如注,无处躲藏。古道石级夹草,遇雨奇滑,急行极易摔倒,索性“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耳边仿佛传来了远古马帮骡队的声音。曾经他们沿着这崎岖山路,风雨兼程,“长途野草寒沙,夕阳远水残霞,衰柳黄花瘦马。”这雨又算得了啥!

  走在古人走过的路上,遇见古老

  ◎合果芋

  关注北青报天天副刊公众号有段时间了,上周末难得有时间能参加青睐的人文寻访——走京西古道,听百年燕歌戏。活动的主题吸引了我:寻访京西永定河文化带。

  最难忘位于门头沟区的水峪嘴村,京西古道文化的遗迹,那青石路上被运货驴马踩踏出的深深的蹄窝,那青石路面的斑斑驳驳像古稀老人脸上的褶皱,那牛角岭关口半人多高被凿低凿平的石壁,那一斧斧,一道道,都印证着关口的悠长年轮。站在这里,我仿佛在穿越的路上,一年年,一代代,在向我迎面走来。

  感谢青睐,介绍给我们这散落在民间不为大众所知的中华瑰宝,让我们看到这未经后世雕琢的原始风貌,让我们走在这几百年前古人走过的路上,遇见古老。

  水峪嘴村里好干净整洁啊

  ◎丹丹

  负责人为我们请来了当地的老专家——安老师,老爷子68岁啦,两年前喉咙做过手术,他略沙哑低沉而磁性的声音显得格外有魅力。我们都怕老爷子说话太多累着,但是他打开了话匣子,不顾辛苦与不便与我们分享了一个小时左右。

  老爷子从2002年北青报天天副刊的一篇文章开始,现场还带了过来,那是京西古道第一次被报道,第一次走出门头沟,第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我记住了京西古道是一种线性文化,分为商运道、军用道、进香道,由于近代汽车、火车等逐渐发达,这些远古而成的道路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古道成为“看得见、走得了”的历史遗存,蕴涵厚重文化底蕴和灿烂的永定河流域文化。门头沟十多个镇几乎镇镇有古道,如一张大网,盘错在群山沟壑之中。

  听完讲座,也到了饭点,文化与美食皆不可辜负呀。顺便说一下,水峪嘴村里好干净整洁,道路两旁还有栩栩如生的雕塑,生动有趣的浮雕,都在讲述这里的丰富历史。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