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之旅

2018年08月17日 15:49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之旅

  马可·波罗的遗嘱原件、庞贝遗址的经典壁画、故宫难得一见的宋代绘画。“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览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7、南8展厅展出。整个展览将在8月19日结束,真的庆幸我能够在展览结束前来到这里,与历史相遇。

  展览包括“大漠之舟”、“跨越七海”、“帝国剪影”、“凤凰西行”、“丝绸之梦”、“世界交融”6个单元,整合了意大利24家博物馆与国内18家博物馆的精品200余件。据介绍,为完整呈现“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影响,“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对参展文物进行了精心挑选,其中既有中国在“丝绸之路”中的见证物,也有受到中国元素影响的西方物品。展览包括了中意两国众多博物馆的珍宝,有庞贝遗址发掘的经典壁画《花神芙罗拉》、乔托的名作《圣史蒂芬》、公元15世纪的《圣母加冕图》和《三王来拜》等;有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公望《溪山雨意图》、倪瓒《水竹居图》、任仁发《饮饲图》等;还有国内16家重要博物馆的顶级文物,包括故宫博物院的《宋人耕获图》、任仁发《张果老见明皇图卷》、任贤佐《三骏图》,首都博物馆的“景德镇窑青花凤首扁壶”,新会博物馆的《新会木美人》等。

  除了国际范儿的重磅展品,这个展览不容错过的原因更在于它能看懂、有趣味,展览里充满了巧妙的“对比”,让东西文明间的交流和联系,变得清晰可见。近年来,我看过不少以世界文明为主题的好展览。但这样广度和深度的文明对比展,真的少有。它选取了一个时间段“13至16世纪”,两个文明古国“中国和意大利”,告诉我们,发生在遥远意大利的伟大变革“文艺复兴”,其实还是发生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的故事。

  比如,在第一单元就可以看到一件精美的青铜男子肖像,它来自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同时我们能看到熟悉的三星堆青铜人头像,来自遥远的商代中期。两个古老文明都有着璀璨的青铜艺术,但西方艺术的写实和我们的抽象,又显示出不同的审美情趣。

  整个展览用可观的对比,将文明之间互相交流的动态过程呈现在我们眼前。一张地图、一件瓷器、一只罗盘……文物本身也许不新奇,但当它们成组出现,就有了让人惊叹的意义!

  整个展览,就像一本结构精巧的书,分成了序篇、6个单元、尾篇,每个单元又划分若干小话题,来帮助你读懂大主题。作为每个话题的主人公,每件文物都具有生命,讲述自己的芳华岁月。举个例子,唐朝末期我们有名窑长沙窑,因为物美价廉,所以远销海外。有趣的是,在展览中的一件瓷壶上出现了“椰枣纹”图案,而椰枣正是西亚一种常见的果树。所以,这件器物就很有可能是接到了阿拉伯地区的商品订单而制作的,这也是唐朝与西亚文明之间交流的生动见证。

  你能在序厅的描述阿波罗诸神林中宴饮的壁画中看到林中仙女手中持有和地上放置的中国青花瓷器,你也能在欧洲古地图里找到卢沟桥,在《马可·波罗游记》法文插图抄本与中国古代的水墨画里也能看到卢沟桥,它们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差异,可以像玩“找不同”一样在文物身上发现细节,品味细节。          胡德成J285 

  GO提示:

  “无问西东”展览时间截至8月19日。门票是成人50元。国博同期还有“江口沉银”等展览正在进行。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