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87岁“大医”和她的11765张随访卡

2018年08月31日 14:45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 

  “大医”郑树和她的11765张随访卡

  从1964年开始,这些随访卡跨越半个多世纪,是医患的纽带,也是研究的基石

  本报记者 黄小星文/摄通讯员 方序 鲁青

  记载1964年肿瘤病人信息的随访卡是发黄的、陈旧的,时光的气息一下子扑面而来。

  当87岁的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郑树试图打开时,捆扎着它们的发脆的橡皮筋悄无声息地断掉了。深深浅浅的笔迹记录了一个病人从出院到生命终点的全过程。郑树一一查阅,看到“查无此人”“失访”,她的心一下子揪起来,而当巴掌大的卡片上重新出现“生存”“健康”,她的眉头又舒展开来。

  最近,郑树迎来两件喜事:一是在浙江省举办的首个“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上,她荣膺“医师终身荣誉奖”;二是一位在1985年接受直肠癌手术治疗后失访的病人,被重新纳入随访体系,他今年91岁,仍然康健。这也牵出一段浙医二院随访卡的往事,从1964年开始,11765张随访卡跨越半个多世纪。

  小小的卡片,是医患关系的纽带、是检验治疗效果的试金石,也是肿瘤科学研究的基石。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卡片背后,是一位87岁“大医”一生未改的初心和担当。

  带着91岁父亲的心愿来医院

  最近,从建德来浙医二院检查身体的王建斌,也带着自己91岁父亲的一桩心愿。

  他的父亲1985年9月因直肠癌入院,手术很成功,现在仍然能够行动。起初几年,他每年都能接到医院的随访电话,后来因为他换号码,和医院失联了。这次他来,特意找到科室,想让医院重新随访他父亲。

  王建斌到科室里转了几圈,他很想再次感谢当年替他父亲开刀的主治医生,“当时手术做了9个小时,医生下来累得不成样子,”他专心寻找年纪大的面孔,但遗憾都不是记忆中的样子。

  他找到郑树教授登记,眼见父亲的随访卡上联系方式更新,王建斌高高兴兴地走了。

  此后,他连续接到医院的两个随访电话:“你父亲的身体好不好?排便好不好?”王建斌说,医院的关怀,让他感到很温暖。

  随访的意义何在?

  郑树曾教过外科总论、局部解剖、肿瘤病理等临床医学课程。她熟知,肿瘤学教科书的最后一个章节,讲的就是随访,随访是肿瘤治疗全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身性疾病,手术并非一劳永逸。即使病灶被完全切除,依然存在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可能,”郑树言简意赅地介绍说,肿瘤患者治疗后,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随访的结果,可以掌握肿瘤的发展规律,用于筛选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助力医疗健康事业的进步,“这就是我们跟踪到底的一个原因。”

  病人开刀前后,她总要来医院再看一眼

  每一天,当郑树一如往常地踏进浙医二院的大门,她总会看到,门诊大楼入口,是一幅医学人文经典照片:广济医院(浙医二院前身)首任院长、英国医学博士梅藤更和小患者互致鞠躬。一边是西服、礼帽,一边是马褂、长辫,医患之间的彼此尊重、和谐关爱,弥合了年龄、国界、文化的差别。

  上个世纪60年代初,从全国著名肿瘤病理学专家、上海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立镭锭医院)顾绥岳教授那里,郑树带回第一张随访卡,一个旷日持久、与患者心心相系的随访体系因此萌芽。

  郑树记得,那时的随访卡,还是“洞卡”,病人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接受治疗等信息用相应的位置打洞的形式记录下来,分门别类。

  刚开始时,访问出院病人需要写信,郑树就一封封地写,再附上付了邮资的信封,等待病人回信。

  后来,手写信逐渐被油印取代。一位曾接受乳腺手术治疗的病人向医生倾诉,自己“头偏疼、偏涨、心态不好、行走不太方便,”医生在信上提醒,“你的固定电话一直无人接听,”病人道歉说,“可能白天都在上班,不好意思麻烦你了。”

  郑树对病人的牵挂,从随访卡延续到生活点滴。

  一位退休的护士记得,郑树有个习惯:病人开刀前后,她不放心,术前术后,总要从家里跑来医院,再去瞧一眼。

  这是潜移默化的传承:郑树的老师、原浙大医学院院长王季午查房时,对病人的情况查问得仔细,而且他总是站着,直到年迈时,别人才给他准备了一张藤椅。医生站着查房,成为医院里一条不成文的惯例,这体现的也是对患者的尊重与关爱。

  48年前,她把患者一把抱进手术室

  杨凤英22岁时第一次遇见郑树。当时,她腹部右下方的瘤子,已经将肠胃顶到腹腔左上角去了,“打开肚子一看,里面一塌糊涂”,郑树说。她在杨凤英身上,率先尝试了先化疗、将肿瘤缩小再开刀的疗法。

  当年化疗后“瘦得像床薄棉被”的年轻女孩杨凤英,今年70岁了,皮肤白皙、笑容朗朗,看上去还比同龄人年轻些。她向钱报记者回忆了当年温暖她的一幕幕:那时医院只有楼梯,她父亲和郑树抬着担架的两只角,把她抬上楼,又是郑树一把把她抱起来,抱进三楼的手术室。

  48年来,郑树和杨凤英成了好朋友。退休前,杨凤英是服装方面的质检专家,郑树和朋友要出国,急着置办服装,来不及就找杨凤英做。拿到好的布料,郑树总是对她说,“你再给自己做一身吧!”

  14年前,郑树在随访时发现,杨凤英的腹部有个硬块,杨凤英随后接受手术,“我总是习惯性叫她郑医师,不管她后来升到什么职位,郑医师对患者总是有求必应。”杨凤英的眼角闪烁着泪光。

  (为保护患者隐私,王建斌为化名)

【编辑:于晓】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