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让教科研回到生动的教育现场

2018年09月03日 08:0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 

  3年前,因为年龄的原因,我离开了工作10年的学校教科室主任的岗位,但读到8月20日《中国青年报》教育圆桌版《中小学老师必须搞研究发论文吗》这组文章,依然感触颇多。

  对学校和个人而言,科研重要不重要?结论是不用讨论的:重要,十分重要。根据我的观察,如果一个学校真正重视教科研,这个学校一定弥漫着一种静气,其气质与其他学校完全不一样;如果一个老师重视教科研,他的教学行为一定比较得体而少一分盲动。一个新学校,一个新教师,如果能以问题为导向,持续开展教科研活动,相隔几年去审视,学校和老师的进步将让你为之惊叹。

  然而遗憾的是,以课题和论文为代表的学校教科研,沦落为很多学校的“花瓶”,原因很多:既有主管部门出于政绩的冲动,需要有上档次的立项课题;也有学校需要装点门面,通过获奖课题表明对科研兴校的重视;当然也有教师个人为了职称晋级,需要加分来通过考核。这一切的背后,是功利的冲动,其结果是当前学校的教科研越来越偏离了服务于学校与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导致教科研不食人间烟火,远离了鲜活而生动的教育现场。

  教科研忘了出发的目标,行动就出现偏差。每年的课题申报与结题,不少老师不是梳理自己的教育得与失,而是先上网查询,有无直接可以参考借用的资料;期末在统计发表的论文时,会无奈发现大多刊载在与自己教学毫无关联的一些杂志上。

  前几年,我参加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申报对象的论文鉴定时,曾见到过一篇谈作文教学的送审论文,居然发表在一个法制媒体上!我也曾经遭遇过尴尬:在校级课题评比中,将一个课题评为校级一等奖,获奖课题进行公示后汇编成册,人手一册,供教师参考。谁知发到手后,就有老师发短信,举报该课题全文抄袭了苏州一位老师的课题报告。最后,学校取消了该课题的一等奖,然后在教师大会上进行不点名的提醒了事。

  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在学、真学、能学、会学、乐学的学堂,要让教学变得更有智慧、更有道德、更有精神、更有思想、更有内涵,教师没有一点科研头脑,无疑是痴人说梦。

  教科研的价值就在于发现。在发现学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然而,教师的自我发现、自我成长是一个慢的过程。教师如果满足于从课堂到课堂的教学活动,满足于将现成的答案、已有的知识教给学生,学生的生命得不到成长,教师的生命日渐萎缩。因此,需要教师从一个问号,走向另外一个个问号,而不是一个个句号。一个个问号的出现,需要教师低头寻觅。然而要寻觅到一个个问题,教师对学生,对教材,对课堂要有敏锐的触角。

  郑金洲老师在《教师如何做研究》中说得好:“中小学教师与专业研究者一个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一直生活在教育教学实际的现场,是在现场中感受教育事实,生发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智慧的。而教育现场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是问题产生的真实土壤,进入教育现场的教师对教育现场所作的任何真切而深入的分析,都有可能滋生大量的待研究的问题。正是教育场景蕴涵了大量的甚至是无穷尽的待研究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成为教师值得聚焦的点,也是教师研究的着力点。通过聚焦课堂,实现问题源于课堂,解决于课堂,又服务于课堂的目标。

  可见,教科研作花瓶,会中看不中用,多浪费人力物力;教科研追求高大上,只会成为一部分人的专利,其结果是让许多教师望而生畏。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引导教师,目标向下,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中发现问题,然后尝试用科研的手段解决问题。使得教师的研究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研究成为可能。

  当教师有意识地深耕于课堂现场时,就会意识到“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使得从事教科研成了他自我成长内在需要。这样,教科研就会少了仙气,多了地气,从而改善课堂效益,提升教师个人生命的质量。

  (作者为浙江省嵊州市马寅初中学教师)

  张秋达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曹梦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