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对科学家贡献的记载分析不应“一塌糊涂”

2018年09月26日 01:31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 

  对科学家贡献的记载分析不应“一塌糊涂”

  龙跃梅

  科技观察家

  近日,杨振宁在“纪念《自然辩证法通讯》创刊40周年”学术座谈会上针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提出,“对于中国科学家贡献的记载分析工作,不是做得不够,而是根本做得一塌糊涂”,引起了科技史学界和公众的关注和热议。

  诚如杨振宁所言,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国内对于具体科技成果的关注度非常高,而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脉络、科学家贡献等方面的研究却少之又少。打开电脑、点击手机、翻开报纸,各种最新科技成果随处可见,对技术原理的分析和市场前景的解读也七嘴八舌,好不热闹!

  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更大的投入都放在具体的科技成果上,至于是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哪个团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似乎已不重要,更少有人去研究中国科技发展的逻辑和方向,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对过往的发展轨迹进行历史的研究和总结,以致出现了杨振宁所说的“一塌糊涂”。

  一项科学成果的出现不是凭空而来,有的需要时代沉淀,有的需要重大决策推动,还有的需要站在巨人肩膀上,几代科学家持续不懈努力。具体的成果只是最后的呈现,是综合释放的结果。如果我们只盯着最后的成果,只热衷关注某个具体的技术,而对科技发展历史、科技战略、科学家的贡献等视而不见、漠不关心,那必然是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磨刀不误砍柴工。回顾和总结科技发展的历史,是为了更好推动科技的前行。挖掘某个科学家、某个研究团队在某个时期、某个阶段的闪光点,进行系统分析整理、深入研究,目的是将点串成线,将线结成网,成为厚重的历史资料,为历史把脉,为未来提供参考和镜鉴。

  未来不仅是科技成果的竞争,也是科技话语权的竞争,在这个大潮中如果麻木不仁,只顾埋头拉车,不注意对中国科学家贡献的总结和提升,不注意对中国科技发展历史的研究和升华,那么在世界科技史中“中国声音”“中国贡献”会不断被弱化。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