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青海湖畔的“新”牧民:从放牛郎到卖油郎

2018年12月05日 12: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青海刚察12月5日电 题:青海湖畔的“新”牧民:从放牛郎到卖油郎

  作者 李隽 陈韬彬

  12月的青海湖早已进入封冻期,湖畔的寒风更是冰冷刺骨。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镇公贡麻村的一处榨油坊里,57岁的藏族阿爸华太也合正在和儿子一起榨油,屋里热火朝天、香气扑鼻。

  “七八月的时候油菜花漂亮的很,我们每年都种很多,是真正的花海。成熟的油菜籽榨油还能挣钱。”华太也合说。

  贡公麻村所在的刚察县位于青海湖北岸,畜牧业是全县的主导产业,也是环青海湖高原生态畜牧业重要生产基地。华太也合就是全县4.2万农牧业人口之一。

  为遏制环境持续恶化,2001年开始,青海省在三江源头推行禁牧政策。2011年该政策在青海湖周边推行,当地牧民面临着生态保护和吃饭的矛盾。

  和华太也合一样,已经成为贡公麻村宗日盖农机具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的角巴太原本也是地道的牧民,由于禁牧政策的实施,家里的草场已不能放牧。

  “之后我就到这个合作社打工种油菜,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慢慢熟悉了油菜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的方法。”角巴太介绍,合作社是村集体的,原本只有3000多亩的耕地种油菜,现在全村的人都在种,共有2.15万亩,每到七八月青海湖边都是油菜花海,过往的游客也会驻足拍照。

  2011年9月,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青海省全面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开始对2.45亿亩中度以上退化天然草原实施禁牧,对2.29亿亩可利用草原实施草畜平衡动态管理。而青海湖畔的刚察县牧民也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中得到了好处。

  “虽然草原上不让过度放牧了,但油菜既可以美化环境,又有高附加值,现在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每年政府给每户几千元草原补奖,现在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哈尔盖镇党委副书记张永军说。

  自2016年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以来,刚察县落实禁牧面积453.41万亩,禁牧资金达6325万元(人民币,下同);草蓄平衡面积461.4万亩,奖励资金1153.5万元。2018年9月,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19元,同比增长9%。

  环青海湖地区和三江源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特色畜牧业生产基地,拥有天然草地5.47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场4.74亿亩。监测数据显示,与政策实施前相比,青海省草原植被盖度提高了5.8个百分点。

  “2019年,哈尔盖镇将利用县里投入的300万资金,联合塘渠、切察、果洛藏秀麻三个村种植7075亩油菜,用来发展集体经济和旅游经济,从而实现牧民的减畜不减效,减畜不减收。”张永军说。(完)

【编辑:刘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