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二孩放开,如何让职场妈妈“敢生”

2019年01月10日 15:19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 

  二孩放开,如何让职场妈妈“敢生”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不少职场妈妈也在生与不生之间纠结起来。在扬子晚报开设的“两会帮你问”栏目中就有市民表示,二孩政策放开的同时,更需要一系列配套的鼓励措施紧跟而上,扬子晚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薛玲

  现象

  二孩妈妈如同“超人”,很忙也很累

  “职场妈妈生二孩,真的需要深思熟虑,如果经济条件一般,老人又不给力,更是要慎之又慎。”有两个孩子的林女士说,外人眼中自己有儿有女,总是被打上“人生大赢家”的标签,其实每天的劳累和辛苦,只有自己才知道。林女士说,小女儿呱呱坠地时,儿子已经是个小学生了,一边是儿子每天的功课不能落,一边是襁褓中的女儿时时刻刻离不了手,老人年龄大了不能完全依仗……于是林女士就在每日的忙碌之中变身成了“超人妈妈”,“每天晚上10点以后,大的小的都睡觉了,我才能稍稍喘口气”。“虽然国家放开了二孩政策,但却缺乏相应的支持举措。”林女士表示,身为二孩妈,自己真的很累。

  数据

  人口负增长时代即将到来

  2019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绿皮书》根据调查数据称,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即将到来。《绿皮书》指出,对于中国的人口而言,21世纪上半叶发生的最大的人口事件莫过于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到来。经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从2030年开始进入持续的负增长,2050年减少到13.64亿,2065年减少到12.48亿,即缩减到1996年的规模。如果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2027年左右出现,2065年人口将减少到11.72亿,相当于1990年的规模。

  记者调查

  10位被访者仅2人有生二孩意愿

  2015年,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面实施。政策放开后,南京的职场妈妈们生育意愿如何呢?扬子晚报记者随即进行了职场妈妈生二孩意愿的微调查,此次调查面向25岁至40岁的育龄女性,目前都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从调查结果来看,10名被调查对象中,仅有两人表达了有生二孩的意愿,且都已经生育了二孩。不愿意生二孩的原因中,记者设计了经济压力、教育压力、支持举措缺乏(哺乳期不方便,没人带)等三个原因,8名不愿意生二孩的被调查者均选择了经济压力、教育压力,另有6人同时选择了支持举措缺乏。

  母婴室给职场妈妈加油

  职场妈妈生育后重返职场,遭遇的第一个难题便是哺乳不便。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南京市总工会从2014年开始提出在工作生产一线女职工人数较多、条件成熟的企事业单位、开发园区等场所兴建“爱心母婴室”。目前南京工会系统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动、支持375家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建成900多间爱心母婴室。爱心母婴室的设立,为产后重返职场的女性提供了给宝宝备奶的场所和设施,帮助哺乳期妈妈解决母乳喂养宝宝的难题。

  期待更多鼓励政策

  “我们在积极响应二孩政策的同时,也期待有更多配套的鼓励举措。”二娃妈妈张睫说,二孩家庭面临的第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孩子谁来带。“生第一个孩子时,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还能帮帮忙。”张睫说,但第二个孩子出生时,老人大多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请保姆吧,除却经济压力,还常常担心这担心那。

  连线

  加快社会托育服务体系建立

  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已有政协委员关注到了二孩鼓励性配套政策缺乏的现状,南京市政协常委、民革南京市委副主委许安秀此次就带来了《进一步加强我市社会托育服务工作》的提案。许安秀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调查显示,近半数家庭有婴幼儿托育服务的需求,双职工家庭更高。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与社会托育服务需求相比,我国目前0-3岁的婴幼儿提供的社会护理服务非常紧缺,供需结构严重失衡。有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高达30%,而南京入托率还不到5%。

  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过去很多单位都有自办的托儿所,但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单位逐渐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单位自办的托儿所、幼儿园也逐渐消失。许安秀表示,上海去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促进和加强本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及配套文件,意在构建0—3岁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希望南京也能明确社会托育服务的公共服务地位,完善社会托育服务的政策支持。并探索不同形式的托育服务运行模式,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托育服务体系。与此同时,完善社会托育服务标准体系和管理规范,探索职前职中一体化培训体系,促进从业人员长期稳定发展。

【编辑:郭泽华】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