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阻止大学生自杀 不能只靠偶然发现

2019年01月17日 06:4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 

  快评
  阻止大学生自杀 不能只靠偶然发现

  1月16日,本报报道了一则新闻:在甘肃省兰州市,不少人都在谈论的哥及时搭救一名欲轻生的博士生,善意的举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一名博士生下车送苹果手机当车费,的哥察觉不对,及时报警救人一命。救人的周永烨却说:“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

  很多读者看到类似的暖闻,都为救人者的古道热肠竖大拇指。这几年,从媒体上看到,高校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寻短见的事情时有发生。有人感叹,现在年轻人抗挫折能力太弱了。不容回避的是,现代社会人出现心理问题并不是个案,与某一个群体无关。与其在道德上指责,不如从机制上反思,为什么阻止大学生自杀只能靠偶然的发现?

  让人揪心的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在一些高校机制中还存在类似的漏洞,虽然有心理咨询教师,但是教师的数量少,力量也很薄弱,开展具体工作力不从心,只是当“坐堂大夫”,依靠入学时简单的心理调查,等待有需求的学生上门咨询,效果不太理想。

  分析个案可以得知,一些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太弱,他们远离家乡上大学,一旦处理不好与同学或老师的关系,他们可以求助的途径并不多。遇到心理问题,不会主动上门向老师求助,问题一旦长期积压无法化解,最终“逼”着自己采用极端的方式来解决。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然而现实情况是,有的学校把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等同于思想教育,老师发现学生有异常的心理状况,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只是简单谈心,对学生说一堆道理。殊不知,简单的思想教育只能在意识层面上起作用,很难深入潜意识层面,难以有效解决困惑,更谈不上解决心理问题。例如,有的学生也会抱怨,大道理自己都懂,可是胸中块垒始终无法化解。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也关注到青少年心理问题。其中强调,构建和完善青年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及干预机制。加强源头预防,注重对青年心理健康问题成因的研究分析,及时识别青年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或缓解青年在学业、职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

  校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沿阵地,也是解决问题的最后一道制度防线。除了要构建具体的预防制度,更要加大学生心理健康上的投入,特别是解决东西部高校之间投入不均衡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解决青年心理问题过程中,还要注重人性化,不能大张旗鼓地搞一刀切,公开找有“问题嫌疑”的学生谈话。不妨更加注重隐私的保护,点对点进行干预,润物细无声地开展工作。比如,可以做一些活动,突破学生内心的防御,自然而然地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相关老师与同学交朋友,长时间进行个案跟踪。

  对比国外而言,从表面上来看,我国高校发现学生心理疾病的制度更加健全。不过,一提到心理疾病,学生群体中依然有着强烈的羞耻感,甚至排斥任何形式的疏导与救助。从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治未病”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在心理健康普及中下大力气,把治疗“心病”看做是身体健康的一部分。这是长期的工作,也是绕不开的、无法回避的问题。

  章正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