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绝对忠诚:陈树湘生命的最后一天

2019年07月02日 14:42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 

  绝对忠诚:陈树湘生命的最后一天

  记者踏访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当年在道县的战斗地、养伤地、拒医地、牺牲地

  英雄长沙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于福建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深情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断肠明志”的壮烈故事。今年3月和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度提到了陈树湘的名字。

  陈树湘是谁?他有着怎样的英雄壮举?6月29日至30日,记者来到道县踏寻被称作“绝命后卫师”的红34师师长陈树湘曾经战斗过和最后牺牲的地方,采访当年见证人的后代和党史专家,还原他生命最后一天的英雄壮举:断肠明志,绝对忠诚。

  1934年12月17日

  冯督庙:打光最后一颗子弹,被捕后宁死不屈

  记者从道县县城坐车在崎岖山路颠簸一个半小时后,来到道县四马桥镇富足湾村馒头岭。岭脚下,孩子们欢歌笑语、嬉水游玩。这个战士们曾经殊死战斗过的地方,如今一片祥和富足。同行的记者不禁感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一路爬山来到“陈树湘被捕地”,昔日的冯督庙已失修倒塌。

  “1934年12月17日,敌保安团满山满岭搜山,红34师师长陈树湘率余部在此与敌人再次激战,打光最后一颗子弹后,在冯督庙(又名洪都庙)不幸被捕。陈树湘被捕之前在此养伤的山洞还在。”专门研究陈树湘史料的道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镜忠把记者带进洞里,“激战六天六夜,陈树湘率领红34师6000多名战士,在道县葫芦岩到广西灌阳水车一带节节阻击敌人,掩护中央红军在12月1日渡过湘江。红34师成功完成后卫任务,但也深陷重围无法过江。他们且战且退,准备回到湘南打游击。1934年12月10日,陈树湘带领队伍来到渡口抢渡牯子江。刚到江心,队伍就遇到当地民团攻击,陈树湘腹部中弹受伤。战士们为他做了简单包扎,在庙里休息了一夜后用担架抬着他,突破敌人重重堵截,向道县四马桥方向前进。12月12日,陈树湘率两个班掩护王光道余部突围后,命令幸存的两名警卫员、一个修械员赶紧冲出去,不要管他。3名战士不肯舍下他们敬佩的师长,不由分说,强行抬着陈树湘紧急转移到这个岩洞里养伤。”

  “陈树湘来山洞养伤前,我爷爷周明安和父亲周昌荣曾见过他,知道红军是穷人的队伍。爷爷和父亲冒险给他送了5天红薯干。后来,他被国民党保安团士兵抬走后,爷爷非常难过,怎么就被抓走了呢?”71岁的周玉生老人,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起发生在这个岩洞里的故事。

  陈树湘被捕后宁死不屈。得知陈树湘是一名师长后,道县“铲共义勇队”排长张胜忙叫手下抬来一顶轿子,把陈树湘抬到四马桥圩伪营部所在地——谢德堂布铺。

  1934年12月17日晚

  何正生药铺:拒医拒食,视死如归

  记者从岩洞出来,于中午时分来到四马桥镇何正生药铺。这样颠簸的山路,无法想象,当年身负重伤的陈树湘是如何忍着疼痛过来的。

  “陈树湘当时受了重伤,肠子都露出来了,他站了几次都站不起来。敌人就用洋参为陈师长提神,但陈师长就是不吃。”何正生药铺旁边的布铺的后人、78岁老人张国平讲述了他父亲张隆盛看到的那段故事:

  1934年12月17日傍晚,正在伪营部隔壁何正生药铺吃晚饭的道县保安团第一营营长何湘一听,高兴得发了狂,放下碗就出去了。何湘装出一副笑容,要去搀扶陈树湘进药铺。陈树湘看也不看他一眼,用手一推,由警卫员扶着,走进了药铺。何湘企图从陈树湘口里得到红军的情报,好向上级请赏,便软硬兼施地进行诱降,送药物医治。陈树湘大义凛然,拒医拒食,视死如归。

  “后来,何湘问陈师长你们有多少红军,陈师长回答‘湖南都是’。何湘又问你杀过我们多少人,陈师长说他参加红军打过数百仗,受了十几处伤,为人民消灭了不少害人虫。”张国平说,他还听父辈讲道:“陈师长要他们不用操这份心了,为革命他准备随时献出一切。还说你们抓住一个陈树湘,这算不了什么,全国还有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和红军战士,革命的烈火,你们是永远扑不灭的!”

  道县文联主席、原县史志办负责人唐小峰说,当时何湘气得额头上青筋直暴,没有办法,只好叫人看着,自己去睡了。为了留下一个活着的红军师长邀赏,第二天拂晓,敌人就抬着陈树湘去道县县城。

  1934年12月18日晨

  石马神村:断肠明志,流尽最后一滴血

  1934年12月18日晨,在被敌人押送去县城途经蚣坝镇石马神村时,陈树湘为了不使敌人的企图得逞,趁敌不备,撕开缠绕在伤口上的绷带,从伤口处掏出自己的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年仅29岁。

  人最悲痛的时候,人们往往用“肝肠寸断”来形容,不知陈树湘当时是何等剧痛?!

  “他们从四马桥过来,当时这里有座庙,庙的前面有两棵桂花树。陈师长就是在那棵树底下绞断肠子牺牲的。当时村里人只知道他是好人,并不知道他是师长。他为了新中国,为了革命,在我们的村头英勇地牺牲了!”当地86岁的老党员许瑛说,“陈师长的故事是听我爸爸说的。”

  “许瑛的哥哥许杰也曾看到,担架上躺着一个人,衣服很破,浑身沾满污垢,右手掌满是血迹。”唐小峰补充道。

  敌人将他的遗体抬到道江镇齐家湾,让别人看,还照了相。他们将陈树湘的头割下,在道县县城示众两天。12月20日,敌人又将陈树湘的首级悬挂于长沙小吴门外中山路口并张贴布告……

  道县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陈树湘及警卫员的遗体安葬于道县县城潇水河畔。如今,他的坟墓旁还修建了红34师烈士墓,纪念园每天都有许多人来凭吊、参观,红色基因在不断传承。

  陈树湘就义地则建起了一所小学,取名树湘小学。

  记者手记

  在道县采访的两天,记者的心情始终无法平静。采访中遇到的每一个人,不论老少都能说出陈树湘断肠明志的故事。而在长沙,他的家乡福临镇也建起了树湘广场。陈树湘向死而生自断肠的英雄壮举成为诠释“绝对忠诚”的生动教材。

  陈树湘,又名陈树香,原名陈树春,长沙人,出身贫苦佃农家庭。在毛泽东、何叔衡等共产党人的影响下,他接触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逐渐从普通一兵成长为一名英勇善战、威震敌胆的红军师长。

  陈树湘的人生虽然很短暂,但自从走上革命道路的那一天起,就矢志不渝跟党走,坚决听党指挥。他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理想信念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绝对忠诚、绝对信仰、绝对担当、绝对英勇。这些,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传承的。

  长征故事

  红军渡见证85年前烽火往事

  6月30日,记者来到永州市道县。一片山水洲城令人向往,潺潺潇水承载了80余年前红军渡江的烽火往事,这一切要从潇水河畔那一个个渡口说起。

  100公里急行军抢渡潇水

  道县县城,潇水穿城而过,自秦代建县以来,这里留下数个渡口作为官道和交通要塞。记者来到县城南门口一处名为“红军渡”的浮桥,奔袭在长征途中的红军曾在这里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抢渡潇水行动。

  1934年11月17日,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团长耿飚接到命令:“限11月18日拂晓前相机占领道县,阻止由零陵向道县前进之湘敌。”

  随即,耿飚下令部队急行100公里迅速挺进道县。在占领道县城南潇水河南岸的水南街后,耿飚发现,平时横卧河中的浮桥,已被敌人破坏。北岸城墙上还有国民党机枪封锁着渡口,县城南门被封锁。

  “一定要快!要为主力军团渡江赢得时间。”红四团立即开始动作,耿飚命令攻城突击队进入战斗位置,派工兵排长、工兵一班副班长和两名战士,泅水渡河到对岸,以火力掩护。一名战士中弹牺牲,其余三人在机枪火力掩护下游过对岸,占领桥头阵地。对岸敌人慑于红军的威势,弃城逃向蒋家岭。

  在渡口边,家住道县寇公街的蔡绍华向我们讲述起那段往事。当年,他的爷爷蔡如燕在渡口旁开了一家粉店。那几名先行渡江的红军上岸后,向村民请求帮助渡河。蔡如燕叫上几名村民,帮着红军顺着北风把浮桥从北向南摆好了。

  “架好浮桥后,红二师师部及师直属部队很快便渡过潇水,顺利开进了道县县城,为红军主力部队渡过潇水进而突破湘江天险赢得了主动。”道县文联主席、原道县史志办负责人唐小峰说。

  后来这座渡口被取名为“红军渡”。站在岸边的青石码头上,听着蔡绍华讲述爷爷的经历,潇水河的涛声依旧清晰。

  一只井冈山竹碗送给村民

  道县的“红军渡”有很多,那些红军的故事,渡口边的老百姓一代代传下来,每人都能说几个。

  道县审章塘乡葫芦岩村84岁的邱声彪老人有一只祖传的竹碗。这只竹碗对邱声彪来说是无价之宝,因为它是当年红军长征过道县葫芦岩渡口时一个战士留下的。“每次看到这只竹碗,我们一家人就会想起那个瘦瘦的红军战士。”

  耿飚的部队占领道县后,从1934年11月19日开始,红八、九、五军团和中央机关、中革军委纵队陆续进入道县,经四马桥、蚣坝来到葫芦岩渡口的北岸。“我父亲邱家儒当时是开渡船的,就是在这个渡口,红军要渡江,十万火急,我的父亲给红军摇了一夜的渡船。”邱声彪说。

  因为渡河人数众多,光有渡船远远不够。当地村民自发卸掉自家的门板、床铺板……帮助红军架设起浮桥,大部队才得以迅速通过。

  当时邱家儒看见一个红军战士带着个大竹碗,感到很新奇。红军战士告诉他,这是用井冈山的翠竹做的。邱家儒感叹:“井冈山的竹子可真大,我这根撑渡用的竹竿没法比啊。”于是,这名红军战士将这个碗送给了邱家儒。就这样,这只竹碗成为那段烽火岁月的见证。

  在红军主力部队通过葫芦岩渡口时,还有众多红军也在抢渡潇水,他们分布在道县的各个渡口——茶园渡、洲背渡、红军渡……凭借着潇水这个天然屏障,红军部队形成一道长100多公里的防线,将敌人阻击在潇水以东。

  每一次抢渡,都刻录下红军奋勇无畏的坚定步履,每一次涉水,都记载着军民同心的热血往事。

  今日新貌

  道县豪福村:抢渡湘江第一令发布地如今成了红色旅游景点

  1934年11月25日清晨,中央政治局在禾塘召开会议,提出从广西渡过湘江的意见并进行了激烈争论。中革军委没有接受毛泽东等人的主张,最终作出了在广西全州一带抢渡湘江的决策。当日傍晚,中央机关、中革军委纵队驻扎豪福村。

  6月30日下午,记者驱车来到道县寿雁镇豪福村湘江战役豪福红军指挥部旧址,寻访长征足迹,看今日新貌。

  长征足迹 朱德在这里发出“抢渡湘江第一令”

  从道县县城往西20多公里就到了豪福村。这里是潇贺古道上有名的驿站,省道323线穿村而过。

  走到水泥路尽头,记者看到一块纪念石碑,碑文上记载着此地为“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临时驻地旧址”。旧屋门上,挂着永州市于2012年公布的匾额——“湘江战役豪福红军指挥部旧址”。

  “1934年11月25日晚,中央机关、中革军委纵队驻扎豪福村后,朱德总司令即在此给各战斗部队发出‘万万火急’抢渡湘江第一令。”道县文联主席、原县史志办负责人唐小峰告诉记者,随后,中共中央、红军总政治部发布“我野战军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抢渡湘江”的政治动员令。

  命令发出后,各战斗部队在各个战场上与敌人顽强搏斗,用鲜血冲开湘江防线,为主力红军、中央机关突破湘江奠定了基础。

  今日巨变 村民搬出老房子住上新楼房

  从指挥部出来,记者看到村子里仍保留着不少老屋,房屋外墙上“中国共产党万岁”的红军标语依旧清晰可见。但这些房屋的主人都搬出去了,住进新楼房。

  唐小峰说,红军虽然在此停留的时间不长,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下一代进行传统革命教育及了解红军长征史都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所以,镇里决定将村民搬出,在此发展红色旅游。

  村民冷慈玉对记者说,指挥部对面的老屋就是她公公的房子。公公曾说,毛泽东等从这里出发前往广西时,他还带路到广西界首。“红色旅游开发后,我准备开一个农家乐,把当年的红军故事讲给游客们听。”冷慈玉说。

  记者走在豪福村平坦的村道上,映入眼帘的是路林交织、格田成井,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幅优美自然的新农村景象,如今的豪福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走在长征路上

  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更加严明纪律

  程放军

  在道县,踏寻陈树湘战斗地、被捕地、牺牲地,我还了解到,1934年11月底至12月初,中央红军血战湘江,担任后卫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和红三军团第六师第十八团死死顶住尾追的敌人,掩护主力过江,结果被敌人阻隔在湘江以东,大部壮烈牺牲。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听从命令、严守纪律的壮歌。

  在郴州汝城,一张借据历经60多年漫长的岁月,承载着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之情。透过这张借据,我们感受到了红军严明的军纪,也看到了共产党和红军铭记百姓恩情、与群众心贴心的深情,而这正是这支伟大的队伍最终走向胜利的根基。

  “‘不乱打土豪,不乱拿群众一点东西’‘进入宿营地时,要向群众做宣传,出发时要向群众告别’。1934年11月7日,这份由邓小平担任主编的《红星报》在汝城发布的长征路上唯一一份号外,并没有报道重大新闻和消息,而是宣传加强党和军队组织纪律性。”在沙洲村,汝城县党史办原副主任徐宝来告诉笔者,正是因为有号外里“出发时要向群众告别”这条纪律,才有了“半条被子”的故事。

  “长征时,我们就是靠纪律吃饭的。”在桂东沙田纪律文化中心,展板上的这条口号令我眼前一亮。1928年4月3日,“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就在沙田颁布并严格推行,被称为“第一军规”。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纪念馆讲解员陈耿说,“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其中一条就是“上门板”,从“还门板”到“上门板”,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把纪律更细节化了。原来,战士借来睡觉的门板大小不一,又很重,老弱妇孺无法把门板上好,所以后来明确规定,红军在还门板时必须上好才行。

  “红军喝完我爷爷和父亲烧的茶水后,每个战士都留下了一个铜板。”“晚上他们借来老百姓的门板和铺草睡觉,临走的时候,捆好铺草,再把门板上好。”“红军离开南边村时,看到我家太穷,就把自己的棉絮和毯子送给我爷爷。”回忆起爷爷和父亲讲述的红军故事,桂东县沙田镇古稀老人郭国齐至今仍记得老一辈对工农革命军的称赞——“从来没有见过对老百姓这么好的军队”。

  红军过宜章时,40多位宜章籍红军将士为了不耽误行程,都没有与亲人相见。

  从桂东、汝城到宜章、道县,我在长征路上一路走来,还听到了“一只竹碗”“一条裤子”“两个红薯”等无数个“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深、生死相依的故事。

  透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军爱民”才有“民拥军”,才有从长征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红军有铁一般的纪律,才有了“军爱民”,才有了“民拥军”。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走好今天的长征路,虽然条件变了,环境变了,但是“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永远不能变。

  长征路虽远,纪律是保证。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有更加严明的纪律。

【编辑:谷梦溪】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