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淮北答卷”

2019年07月02日 17:16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淮北答卷”

3月22日上午,民俗志愿者王士宏在临涣镇城隍庙茶楼做义务宣讲。

  “今天,我要讲一讲什么是幸福?幸福不在别处,靠的是自己勤劳的双手!”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城隍庙茶馆里,一见到志愿宣讲员王士宏走进来,茶客们纷纷主动围了上去。

  在临涣镇,传承了600多年的“棒棒茶”文化让茶馆成为当地百姓谈天说地、“摆理说事”的主要场所。

  如今,这里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时常有理论专家、“草根艺人”前来登台亮相,以讲故事、唱大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理论、说政策、话发展,传播正能量,引导好乡风。

  “每次我只讲一两个小故事,用老百姓的语言,把正能量在茶馆树起来。”在王士宏看来,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设立后,茶馆里“俗”的东西少了,“雅”的东西多了,叨叨家长里短的少了,关心热议国家大事的多了。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建在哪里;把“普通话”改成“家乡话”,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群众吹哨、志愿者报到”,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应”……当前,淮北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解群众所需、让群众参与、得群众之心,促进文明生根、实践成风。

6月13日,安康社区居民前来“安康益站”登记借用工具。

  身边人唱主角,传递新时代好声音

  夜幕初降,在安康社区居民孙本忠的小院里,街坊邻居陆续赶来。这里是相山区西街道首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点,“大家有事没事就过来唠唠,不固定时间,不固定主题,甚至不固定人数,在聊天的过程中就可以把党的声音传播出去。”有着49年党龄的孙本忠话并不多,但在大家眼里,说的都很有分量。

  西街道党委书记张明告诉记者,起初孙老的小院还种了两块菜地,剩余空间有限,每次只能容纳五六个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点之后,为了腾出空间,孙本忠把自家菜地平整了,放上简易的长条座椅,如今可以满足三四十人同时学习。

  “安康社区虽然属于老旧小区,但大伙学习中央精神的劲头不落后。”西街道党工委委员宋雨倩介绍,上了岁数的大爷大妈,在接送儿孙上下学的间歇,走进家庭站点拉呱拉呱家常、说道说道政策,就把十九大精神给熟悉了。现在孙本忠家的小院是天天敞着。

  “跟两年前相比,我们这里的环境也有了大改观。”小区居民看在眼里,喜上心头:政府给社区环境治理好了、杂乱无章的电线捆扎起来了,小区还设立了门岗和停车位,就连楼下的晾衣杆也搭建了起来。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一个个小平台造就大阵地。淮北利用群众经常集聚的街巷广场、文化站、开放式村部等,建成集理论宣讲、教育、文化、科技科普、体育健身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个、实践所32个、实践站427个,实现县(区)、镇(办)、行政村(社区)全覆盖。

  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国好人开展理论宣讲互动活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说明白,牢牢扎根在群众心中;同时也弘扬传统文化、讲好淮北故事,传播新时代好声音。

6月26日,临涣镇司法干警李婉春在临涣镇城隍庙茶楼做禁毒知识宣传。

  志愿者当主力,培育文明新风尚

  “老王虽已七十几,巡看小区不停息,修修补补人人赞,他为社区出大力。”提到王钦荣的名字,淮北市相山区惠苑路社区居民个个竖起大拇指。年过七旬的他如今是惠苑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路管家”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和其他4名队员一起每天坚持巡查道路秩序,看路面是否洁净、车辆是否乱停、东西是否乱堆。

  别看是志愿服务队,老王可真的很认真,“我们5个人各管一片区域,谁不负责任,大家一起批评他。”

  老王还是出了名的“热心肠”,社区里,谁家两口子吵架了、婆媳关系不合了,都来找他论论理,啥事到了他这里,真的都给解决了。

  “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惠苑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家文化”实践品牌,通过发挥群众身边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营造出“家园共建、家风共树、见贤思齐”的文明氛围。

  “老百姓的归属感提升了,小区环境也得以明显改善,‘车辆出行难,见缝就搭建,空中乱搭线’的窘境得以彻底解决,大伙争相为社区点赞。”相山区相南街道党委书记程斌说。

  “民有所需、我有所应”,惠苑路社区还充分发动居民,围绕居民,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鼓励居民一起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和服务,不断增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芳华理发服务队每月免费为社区老人理一次发;“小管家”志愿服务队的小朋友们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打扫社区卫生;“惠瑜伽”公益课堂免费为居民志愿者传递健康理念……

  以“文明实践新时代、志愿服务进万家”集中示范活动为引领,淮北市打造了“三原色”“三家巷”“七彩阳光”等一批优秀文明实践品牌,通过开展“八送”志愿服务活动,送理论、送教育、送科技、送文化、送健康、送平安、送关爱、送新风,让群众受教育、得实惠、真便利。

4月14日上午,濉溪县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文化艺术进乡村活动。

  变派单为点单,满足群众新期待

  一到星期天,濉溪县濉溪镇蒙村村民广场就跟过节一样,热闹极了,不仅本村的,还吸引了周边群众,甚至城里人来凑热闹。

  吸引他们的是这里每个星期天举行的乡村体验、亲子活动、健康讲座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长期的坚持,也让蒙村“快乐星期天”的品牌越来越响亮。

  说起“快乐星期天”的来历,不得不提到淮北市在推进落实“开门询单、中心制单、群众点单、志愿接单、社会评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机制的具体做法。

  为了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更有针对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淮北市每个文明实践平台都要首先“开门询单”。

  “开展文明实践,一定要先知道老百姓想干啥。以前是上级派单,现在是让群众点单。”濉溪镇蒙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张文举介绍,“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村里的妇女群体想学习广场舞,实践站就邀请专业老师来到村民大舞台定期授课,热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还捐助了音响、腰鼓等物品;得知不少村民喜欢听戏曲,实践站就组织民间艺人定期开展地方戏曲汇演等文化下乡活动。”

4月14日上午,濉溪县蒙村民间艺人在文化艺术进乡村活动中做表演示范。

  为了惠及更多群众,活动日期也是一变再变,“最初,我们放在工作日开展活动,效果不好,后来改到周六,发现有很多人是单休,人也不多,最后我们定在了星期天。”张文举介绍。

  “群众吹哨、志愿者报到”,开门询了单,群众点了单,志愿者这就要接好单。蒙村招募、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46人,成立了书画志愿服务队、戏曲志愿服务队、广场舞志愿服务队、青少年周末辅导志愿服务队等10余支志愿者服务队,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以前我们是‘进店吃饭’,现在是自己‘开饭店’。前两天本村的志愿者服务队自编自演的《婆媳情》小品,看得很多婆婆和媳妇流眼泪。”志愿者张其义发现,现在村里跳广场舞的多了,打架的少了,笑声多了,叨叨嘴的少了。

  别看这个平台小,效用真不少。“麦收期间,每次活动开始前,在村民聚得最齐的时候,村干部就围绕秸秆禁烧工作进行集中宣讲,讲事实,摆道理,今年的成效十分明显。”张文举说。

  “只有坚持把群众的需求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方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才能最有效地实现共建共享,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淮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淮北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