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煤炭大市“无煤村”更新资源观:从寂寂无名到网红打卡地

2019年07月17日 18: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煤炭大市“无煤村”更新资源观:从寂寂无名到网红打卡地
    山西晋城“无煤村”兴起乡村旅游,吸引远近游人避暑休闲。 李新锁 摄

  中新网晋城7月17日电 题:煤炭大市“无煤村”更新资源观:从寂寂无名到网红打卡地

  记者 李新锁

  在山西煤炭大市晋城,洞头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里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集体无收入,是典型的‘三无村’。”17日,年过七旬的洞头村原村支书王全富说,村民以前因为没有煤炭资源而苦恼,现在却凭借良好的生态资源收入颇丰。

山西晋城“无煤村”更新资源观,从寂寂无名到网红打卡地。 李新锁 摄
山西晋城“无煤村”更新资源观,从寂寂无名到网红打卡地。 李新锁 摄

  16日,在从晋城市城区通往洞头村的路上,一侧山崖林立,一侧白水河逶迤。山谷中,不时可见满载煤炭的列车驶过。当地人说,这是太焦铁路(山西太原到河南焦作)的一段,每天都有大批山西的煤炭经此输送到外省。

  据《泽州府志》记载,早在唐代,这里就是一个游览之地。然而,由于大山阻隔、交通闭塞,直到上世纪80年代,村民依然面临饮水、求学、交通等难题。此后,洞头村陆续迁出124口人,是当地出了名的穷村。

  王全富回忆说,因为交通闭塞,村民外出只能“出村下河滩”。一到冬季大雪封山,村子就和外界断了联系。青壮年结婚娶妻成了大难题。后来,村民集资劈山开路,才修成一条2.1公里长的“挂壁公路”。

  官方资料显示,晋城近六成的土地下面埋藏着煤炭。煤炭“黄金十年”期间,很多村庄依托煤炭资源名噪一时,村民也大多依附在煤炭上下游谋生。

  彼时,洞头村村民仅靠山上的几亩薄田种植小麦、玉米为生,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王全富说,因为地下无煤炭、地上无企业,洞头村人很羡慕有资源的村子。

  转机发生在2008年。在经历几轮煤炭经济起伏之后,当地政府意识到经济转型的迫切,洞头村因为生态良好、村落风貌完整而被纳入地方政府视野。

  王全富说,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洞头村整修街道、建设登山步道、采摘园,不少人办起了农家乐餐饮、旅店。按照“不破坏生态、不破坏古院村落、不修高楼”的原则,洞头村在保持村落风貌的同时,兴起乡村旅游。

  “如今,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洞头人的共识。”王全富说,当地人意识到,“生态良好、空气清新”也是一种资源,他们自觉地保护山上植被、植树护树。

  从封闭、自卑的“三无村”到远近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在资源观念转变之后,洞头村凭借后发生态优势培育康养、休闲等旅游业态。

  16日,行走在洞头村,停车场内车辆密集、农家旅店生意红火。三五成群的游人穿行在大街小巷,或采摘果蔬,或品尝农家饭食。小广场上,几位来自河南的网红以收割后的麦田为背景录制小视频,和网友互动评论。

  其中一位张姓男子表示,和河南相比,这里清凉幽静。从网上看到消息后,我们慕名而来走秀、拍摄,网友反馈颇为热情。

  10年前,当地民营企业家彭晋峰就开始投资洞头村。在他看来,作为煤炭大市,更新资源观、深度对外开放,是资源地区必经之路。

  彭晋峰说,在消费升级的时代,洞头的青山绿水、自然生态是一种宝贵资源。接下来,洞头会陆续布局民宿、康养等旅游业态,让生态资源发挥出更大产业价值。

  不仅如此,在晋城市委书记张志川看来,洞头村是当地乡村振兴的试点。针对洞头现象,张志川表示,要充分盘活农村生产要素,用市场手段拿到乡村振兴的“第一桶金”,在洞头形成有益的探索,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完)

【编辑:郭梦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