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会宁高原夏菜解农民靠天吃饭“窘境”

2019年09月22日 12: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甘肃会宁高原夏菜解农民靠天吃饭“窘境”
    近年来,会宁县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特别是引洮工程相继建成运行,为发展高原夏菜提供了水源保障。图为该县土门岘镇两千多亩连片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在旱塬上。 杜萍 摄

  中新网兰州9月22日电 (杜萍)“以前为了照顾家里只能在周边打零工,挣的钱只够养家糊口,现在我不用出远门,赚的还比之前多,自己舒坦也心安。”在甘肃白银市会宁县大南村蔬菜种植基地务工的该村村民李典伦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李典伦和妻子这两年都在村上蔬菜大棚打工。他说,“在家门口务工,自家的5头牛也能养好,一年能出栏5头牛犊,还能卖15000元左右,这样下来一年最少能赚39000元,比起以往家庭收入翻了一倍多,还可以学到种菜技术。”李典伦细算着今年的收入账。

图为蔬菜大棚内西红柿长势喜人。 杜萍 摄
图为蔬菜大棚内西红柿长势喜人。 杜萍 摄

  “年年有小旱,三到五年一中旱,七到十年一大旱”是会宁的县情。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甘肃确定的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境内海拔适中、光照充足、环境无污染,是甘肃优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理想产地。

  9月21日,会宁县举办2020年高原夏菜产销对接会暨蔬菜产业新闻发布会。

  会宁县委书记王科健表示,该县把蔬菜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走出了一条从试种到实种再到提升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从造血到换血再到造血的转身,也打破了农民千百年来靠天吃饭的“窘境”。

图为韩集镇袁家坪村蔬菜种植基地展示的蔬菜。 杜萍 摄
图为韩集镇袁家坪村蔬菜种植基地展示的蔬菜。 杜萍 摄

  王科健说,会宁境内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生产的蔬菜有机物含量高,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其他蔬菜生产区域,相同区域可进行多年轮作倒茬生产,不同海拔可生产不同蔬菜种。“特别是引洮工程相继建成运行,为发展高原夏菜提供了水源保障”。

  仲秋时节,走进土门岘镇苏堡村,两千多亩连片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在旱塬上,棚里的西红柿、辣椒长势喜人。该村党支部书记张维秉介绍说,“通过2018年一年试运营,蔬菜种植取得了成功,可以说在旱塬上创造了奇迹。”2017年,该村确定建设高原夏菜塑料大棚2000座,注带动全镇5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蔬菜大棚种植。甘沟驿镇吉酉村建档立卡户张怀育,看着蔬菜销路好,有了新想法,“明年也要承包两个大棚自己种植,提高家庭收入。”

9月21日,会宁县举办2020年高原夏菜产销对接会暨蔬菜产业新闻发布会。图为会议现场。 杜萍 摄
9月21日,会宁县举办2020年高原夏菜产销对接会暨蔬菜产业新闻发布会。图为会议现场。 杜萍 摄

  会宁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周发禄介绍说:“今年,塑料大棚的西瓜,最高净收益达到每棚5000元,种植蔬菜平均净收益达到每棚2000元,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会宁县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向生产规模化、布局区域化、设施标准化、生产无害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方向发展。“甘肃会宁高原夏菜”品牌初步形成。目前,该县已在中川、郭城驿等16个蔬菜产业园区建成塑料大棚将近3万座。预计到2020年,会宁全县将总计建成塑料大棚4万座。

  近年来,会宁县已连续召开了3次蔬菜产销对接会议,生产的荷兰豆、无籽西瓜等塑料大棚高原夏菜以订单方式,远销英美、欧盟等国家地区和福建、广东等地。这次对接会上签订代种塑料大棚4941座。已完成对接意向签约代种塑料大棚3856座,订单种植塑料大棚4560座,对接发展露地订单种植1.8万亩。(完)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