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杭州三代人的“最美茶水铺”

2019年10月05日 10: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新中国70年)杭州三代人的“最美茶水铺”

  中新社杭州10月5日电 题:杭州三代人的“最美茶水铺”

  作者 郭其钰

  国庆假期,81岁的杭州人顾忠根常会和邻居们聊起10月1日的庆典活动。老人说,“国家越来越好,我也要发挥余热,给社会做些贡献。”

  在顾忠根看来,把其家中三代人坚持了80多年的茶水铺摆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一杯茶的温暖,就是自己的“余热”所在。

  很多老杭州人都记得,以往伏天在杭州建国中路上,总有一个茶水铺风雨无阻出摊,为人们免费提供茶水。没有人知道这个茶水铺究竟已延续了多少年。时间久了,大家便将其称为“最美茶水铺”。

  自1977年开始,顾忠根已坚持摆了42年免费茶水铺。

  “茶水铺在章家桥公交站附近,这里乘车的人不少,一个半小时左右一桶茶水就喝光了,每天至少要泡上三大桶茶才够喝。”顾忠根说。

  其实顾忠根并不是茶水铺的最初发起人,从其外婆开始,这个免费茶水铺已有近百年历史。

  “我的外婆最初摆摊为过路人免费提供凉开水,还是在20世纪30年代。”顾忠根说,那时候外婆以织绸为生,夏天经常有人来讨水喝,外婆便专门备了一口大缸,给路过的人提供免费凉开水。

  那时候讨水喝的大部分是黄包车夫,他们以卖力气为生,辛苦奔波却一天没地方喝水。

  “外婆心善,来讨水的人多了,她就每天烧一大缸水给大家喝。”顾忠根说,外婆那个年代都是用柴烧水,盛水也是用毛竹罐,虽然和现在比条件很差,但帮助了很多穷苦人。

  后来因战争因素,顾忠根外婆的“开水摊”也不再“开张”。直到新中国成立,铺子又重新摆了起来。

  顾忠根回忆,新中国成立后其外婆开了一家杂货店,生活条件好了一些,外婆便将凉开水换成了凉茶水。后来,顾忠根的母亲开了一家馄饨店,也同时接手了免费茶水铺,将这一传统传承了下来。

  二十世纪60、70年代,顾忠根的父亲做油漆工。“父亲热心,经常帮别人家干活,但当时收钱就被说成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人家就送父亲一些茶叶作为回报。但父亲自己从不喝而是供大家喝。”

  顾忠根还记得,有时候烧水的柴不够用了,还需要自己去捡柴火。盛茶水的杯子也是自己家里的杯子,用过后一遍遍洗,再用开水消毒。

  就这样,茶水铺年复一年地开了下来。直到2013年,顾忠根的母亲去世,他自己也已75岁,没有子女的顾忠根第一次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但我母亲去世时特意跟我交代,茶水铺一定要开下去,干到我干不动为止。”于是,顾忠根又继续把茶水铺摆了起来。

  他说,和外婆、母亲那时的情况相比,如今烧凉茶更方便了,烧水都用电,自己也还能坚持。

  虽然顾忠根年纪越来越大,但并不担心茶水铺的未来。现在,有一百多位志愿者加入到了“最美茶水铺”的接力中,帮助老人摆摊。茶叶和纸杯也长期有人捐助。

  “社区有个小朋友,每年来支援茶叶和纸杯。去年有位女士用电瓶车运来一大箱纸杯,我们问她是哪里的她也不肯说,她说你们弄茶水铺也是为了大家。”一位志愿者说。

  “现在来喝凉茶的主要是送外卖、送快递的人,还有附近车站赶路的人。”顾忠根说,不管是以前的黄包车夫,还是新时代的“外卖小哥”,只要劳动人民需要,茶水铺就要一直开下去。(完)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