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北京理工大学84岁“光电爷爷”照亮学子前行路

北京理工大学84岁“光电爷爷”照亮学子前行路

2019年12月02日 16:02 来源:北京晚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84岁“光电爷爷”照亮学子前行路

  深夜11点,4002灯光还亮着

  当时针走过午夜12点,一位耄耋老者和一群青年学子走出教学楼,在相伴而行的路上,还在不停地讨论着实验中的难题。

  这一幕,在北京理工大学校园里天天上演。有课时,他是为学生答疑解惑、排除万难的“老张老师”,没课时,他是坚守在4002教室,为学生点亮明灯的“光电爷爷”,他就是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创始人、84岁高龄的教授张忠廉。

  从青丝到华发,他在北理工的校园里求知成长,也在这里教书育人,至今已63载。开设创新教育课程、创建实验基地,这些年来,他一直深耕培养一流人才的教育事业,做照亮学子前行路的那盏明灯。

  “剧组式”教学

  周四晚上6点半,北理工八号教学楼4002教室,三十余人的小班课堂里,张忠廉选了一个最后一排的位置坐下。

  一位年轻干练的女教师走上讲台,开始讲授面向全校大三学生开设的实验选修课,她是张忠廉的学生王冬晓副教授。在她的讲授和引导下,同学们要实际动手将一个小信号放大仪表的机芯调试装配在机箱内,完成一个数字显示放大器。而老张老师则守在“幕后”,观察学生和主讲老师的表现,“我们的课就像一个剧组一样,三个老师和学生同上一节课,主讲王冬晓老师在台上讲,老张老师在下面和助教学生团队配合讲解和辅导,就像说相声一样可以插话,辅导学生,为他们排除问题。另一位老师是张丽君副教授,学生们称她为小张老师,远在美国访学,边学边改。”张忠廉笑着对记者解释道。

  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是学生展示。工程力学专业的杨克同学为大家梳理了仪表机芯的生产工艺流程。完成讲述后,王老师让他走到最后一排看PPT。正当大家都疑惑不解时,老张老师得意地向记者“剧透”:“这是要让他看看自己做的PPT的效果,能不能看清楚啦。”

  果然,王冬晓老师从报告展示效果呈现的角度给杨同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在张忠廉看来,鼓励学生放手去创造是基地培养人才的关键之一。“课堂上,教师应先系统地讲解知识,再引导学生进行模块实践,最后学生手写总结报告,深化记忆学习;课外活动中,应先让学生动手实践,做一个与期望目的差不多的模型,然后教师介入,进行针对性指导。”

  看王老师的知识讲解即将结束,张忠廉缓缓起身,从教室后的柜子里拿出同学们上节课安装的半成品,为大家分发下去,“我检验过大家的作品,有4个有毛病,你们一会儿自己调试、检验。”

  这堂课从晚上6点半一直上到9点,张忠廉都在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每位学生的问题,他都要亲自动手操作。

  做好学生的勤务员

  在光电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张忠廉最喜欢走在不同学院、专业的学生中间,为大家指点迷津、指明方向。

  每届学生进入基地时,张忠廉都会要求每人写400字的自我介绍,并亲自阅读,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每学期制订教学计划前,他都会找学生聊一聊,倾听需要,再据此制定基地的教学内容。

  每学期基地的上课时间,都是经过他再三协调,以免选课的学生发生课表冲突的情况。有时候学生因病误课,他还会安排基地教师为其补课。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他会亲自批阅每份实验总结报告,并把优秀的作业结集成册,留给下一届的学生观摩、学习。

  “我的作用只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递水递毛巾,做好他们的勤务员。”张忠廉谦虚地说。

  1986年教改时,张忠廉开设了《仪器仪表电子学实验技术》必修课,课程中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上上下下的认可。回忆当年,张忠廉把这门课当作“基地”事业的开端。

  退休后经过多年的探索,2000年,北理工特批15万元经费立项,支持张忠廉创建“光电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希望打造一个跨专业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实践育人新模式。

  谈起基地的教学特色,张忠廉心得满满。“通过引导学生的自由探索,建立融合学生兴趣与创新潜力的培养新模式,将多个学院、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意识地混合组队,锻炼了学生多学科知识交叉的能力。”

  在摸索中,他还建立起一整套引导学生创新实践的教学模式——建立最佳知识结构的同时,引导学生逐渐建立最佳智能结构,在本科学习前期通过实验选修课,打好实践能力基础;后期则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教学环节,达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在张忠廉带领下的基地,迅速成为北理工创新实践育人的金牌项目。在这里,一大批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涌现出来,他们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等大赛上摘金夺银。1万余名学子在这里锻炼,收获成长。

  驻守“4002的灯光”

  “张老师,我来做实验啦。”“老张老师好,今天放学还一起走呀!”……晚上9点钟一下课,在4002教室门口等候多时的学生陆续走进来,找到空位坐下,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这个小张是我们学院的研究生,来基地里做实验的;他是计算机学院的,要考本校的研究生,我没记错吧……”张忠廉高兴地向记者介绍每位来深夜自习的同学,“9点过后,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他笑道。

  “深夜11点的信息教学楼,其他教室早已是一片沉寂,而4002的灯依旧亮着。4002,没有什么不同,将近300平方米的面积,258个座位,108盏灯,它只是信息教学楼6个阶梯教室中普通的一间;4002,确有不同,每到子夜,依旧有百余名学子在此坚守,挑灯夜战……”前几年,一篇题为《在北理工,有一盏灯叫“深夜十一点的4002”》的“新闻特写”,曾经发表在北京理工大学新闻网上,短短时间内点击量过万。如今,“深夜十一点的4002”依旧灯火通明,“4002的灯光”已经成为学校励志向上的代名词。

  “4002的灯光”,是张忠廉每天坚持为勤学的学子们驻守的4002教室的灯光。这个看起来普通的举动,他已经坚持了十多年。令他欣慰的是,这些来自习的学生,不仅有自己教过的学生,更多的是自己没教过的,为了备战考研、备考资格证而来,更有人是从外校、外地而来。“他们之中有人从山东、云南等地过来,为了考我们学校的研究生,今年还有一个海南来的学生。这些孩子都说,一进到这个教室里,心就静下来了。”提到4002教室里的学生们,“光电爷爷”如数家珍。

  “他们每晚都来,有时我在4002教室上课,他们就坐在外面的楼道里,挤在走廊的小桌子上学。”等孩子们进教室静下心学习了,张忠廉会从基地办公室里搬个小桌子,陪着学生们一起学习,只要有人需要他解答疑问,他都会倾囊相授。

  每晚十一点半过后,把教室里的灯和电子设备关好、门窗锁好后,张忠廉才离开教室。回家的路上,学生们相伴护送,虽然就住在校园里,到家也已是凌晨。“你们不用担心我的身体,每天都有学生送我回家。十几年一直如此,尤其是遇到雨雪交加的天气,学生们更是尽心陪伴,一直把我送上楼。”每当有人为他晚归而担心,他总是如此解释。

  正因为有这些可爱的学生,已经退休20多年的张忠廉,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如果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看到学生的成功,我会感到无比快乐。”就是他给出的答案。

  本报记者 李祺瑶 文并摄

【编辑:田博群】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