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三晋大地农村移风易俗的实践:从比“气派”到比家风

三晋大地农村移风易俗的实践:从比“气派”到比家风

2019年12月10日 17:39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三晋大地农村移风易俗的实践:从比“气派”到比家风
    新店镇南池村破除陈规陋习,倡导节俭之风,以红白理事会、孝老敬亲、禁赌禁毒、垃圾分类等内容为抓手,吹响了移风易俗的“冲锋号”,乡亲们从过去的讲排场、比气派、互相攀比,到现在的比文化、比家风,看谁家红事新办、白事简办成了新话题。 秦超 摄

  中新网太原12月10日电 题:三晋大地农村移风易俗的实践:从比“气派”到比家风

  作者 杨杰英 郭学红

  新店镇南池村破除陈规陋习,倡导节俭之风,以红白理事会、孝老敬亲、禁赌禁毒、垃圾分类等内容为抓手,吹响了移风易俗的“冲锋号”,乡亲们从过去的讲排场、比气派、互相攀比,到现在的比文化、比家风,看谁家红事新办、白事简办成了新话题。这是山西省长治市进一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以来,在该市辖区沁县农村发生的现实变化。

  据介绍,在过去,沁县新店镇南池村有个习惯,一有新婚满月,乔迁圆锁,非得招呼全村人“摆一场”。这种铺张浪费的事,人人反感,却没人站出来反对。乡里乡亲都熟络,没人抹得开面子,跟风摆阔,结果带坏了风气。

  2019年开始,南池村党支部引导群众建立红白理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明和德高望重的乡贤、能人主持,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等乡村恶俗“开刀”。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意见后,南池村支部村委进一步征求村民意见,依托由村民自己选出的红白理事会,对红白事办事程序、待客范围、宴席桌数、饭菜、烟酒标准等方面作了规定,划出的“硬杠杠”,让村民抵制歪风有了“挡箭牌”,积极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良好风气。

  为推进移风易俗深入开展,该村委还投资4余万元硬化了600平米场地,搭建了简易办事服务大厅,并置办各类餐具用品。村民婚丧娶嫁,可以免费使用,还有村民自愿组成的服务队热心张罗,摆餐盘,切菜剁肉,刷盘洗碗,让办事人觉得很暖心。红白理事会的“照章办事”,不仅刹住了歪风,还为办事村民减轻了经济负担,没有了怕人说长道短的精神压力,形成了“红白喜事、勤俭节约”的新风尚,受到村民普遍认可。

  “说实话,在村里很多家庭经济都不算十分富裕,但为了情面,不得不跟风大办,不仅造成很大浪费,对咱老百姓来说也是很重的经济负担。而现在,不大操大办,不大摆筵席,一场喜事,半天就能完成,省钱又省力,移风易俗确实是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南池村村委主任魏宏伟说。

南池村支部村委不断发掘、选树各类典型、榜样,先后评选出好儿媳、好婆婆、孝老近亲模范、善行义举标兵、村贤好人等众口皆杯的好人好事30人次,用身边的事教育感染身边的人,用榜样的力量引领新风正气,弘扬传统美德,厚植淳朴民风,营造文明乡风。 秦超 摄
南池村支部村委不断发掘、选树各类典型、榜样,先后评选出好儿媳、好婆婆、孝老近亲模范、善行义举标兵、村贤好人等众口皆杯的好人好事30人次,用身边的事教育感染身边的人,用榜样的力量引领新风正气,弘扬传统美德,厚植淳朴民风,营造文明乡风。 秦超 摄

  为全方位推进移风易俗,南池村不断强化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自治、法治、德治,健全“一约四会”“一墙四榜”,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主阵地作用,利用村务公开栏、村大喇叭、村文化墙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中央有关精神和市、县移风易俗新规,教育引导群众,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播文明理念,弘扬文明新风,营造移风易俗的浓厚社会氛围。

  此外,南池村支部村委不断发掘、选树各类典型、榜样,先后评选出好儿媳、好婆婆、孝老近亲模范、善行义举标兵、村贤好人等众口皆杯的好人好事30人次,用身边的事教育感染身边的人,用榜样的力量引领新风正气,弘扬传统美德,厚植淳朴民风,营造文明乡风。

  为营造移风易俗人人参与,形成共享共建的良好氛围,南池村从还成立了志愿服务队。每月初一、十五给老年人包饺子,理发,做好事,志愿者队伍从刚开始的6个人增加到现在的46个人。南池村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帮助,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志愿者们的默默付出,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全村范围内形成了邻里相亲、守望相助的良好社会风尚,引导群众破除陋习、崇德向善,焕发文明新气象。

  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群众是真正的受益者,是推动这项工作的巨大力量,随着村里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持续推进,十里八村的人都说南池村有了一个全新的大变化。

  “现在老百姓腰包鼓了,日子好了,乡风也要跟着文明起来,这才是建设新农村应有的样子。而移风易俗更是顺应群众期盼、减轻群众负担的民心工程。”新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伟说。(完)

【编辑:郭泽华】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