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用文化塑造“夜上海”的灵魂

用文化塑造“夜上海”的灵魂

2019年12月26日 16:37 来源:新民晚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夜间经济系列报道③ | 用文化塑造“夜上海”的灵魂

图说:夜晚的南京路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浦江两岸流光溢彩,让全球游客和本地居民都能体验到“不夜城”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不断跳动的城市脉搏。时针再往后推,凌晨的大光明电影院,年轻人抱着爆米花缓缓入场,这是申城首家开通周末夜宵场的电影院。

  一座城市的夜间经济质量,是考察其国际化程度、文化品格和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尺。迈向国际消费城市,上海的“夜间经济”理应更有文化的厚度。只有夜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贯穿文化之魂,才能打响“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品牌。而在这一过程中,也离不开城市开放的包容力和创造力。

  文化赋能,夜生活更丰富

  今年7月到9月,黄浦和宝山的14家博物馆想出一个新招,联手推出夜游项目,拉开了上海“博物馆之夜”的新篇章。当时,夜游上海博物馆的机会全靠网上秒杀,排队的人群中最多的就是“两大一小”,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享受温馨的亲子时光。

  从人民广场移步黄浦江畔,赶着到“水上大舞台”听相声演员抖包袱,观演后还能在“龙船”上体验一番“船宴航班”,一边品尝江南精致美食,一边欣赏浦江两岸的璀璨夜景。美食、美景和传统剧目,成为“浦江夜游+文化”的亮点。

  同样有着浓浓民族风的演艺新空间还有“海上梨园”。举头可见陆家嘴金融区的现代城景,俯首又能阅尽老城厢豫园的市井繁华,古典与现代的交融,正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底蕴。看完亭台楼榭上的古典演出,再走入江南风情的弯弯九曲桥,仿佛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今年4月,上海商务委等九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尤其重视文化在夜间经济中的作用,明确指出“本市将打造一批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引进培育沉浸式话剧、音乐剧、歌舞剧等夜间文化艺术项目,对深夜影院、深夜书店、音乐俱乐部、驻场秀等夜间文化娱乐业态秉持包容审慎态度,并积极开发浦江夜游、博物馆夜游等多元化都市夜游项目。”

  由此,夜晚的上海,不再只有“深夜食堂”、“夜间酒吧”,以文化为主调的夜生活变得愈加丰富。

图说:博物馆之夜活动资料图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文化融合,讲好新时代故事

  除了将各类文化活动“延时”到晚上,用“夜间模式”满足更多人的消费需求之外,夜间经济的“文化味儿”仍需更进一步,要用上海的历史文化基因,为夜间经济注入灵魂。

  在《夜间经济学》作者叶丁源看来,在这个时代,如果一个城市的夜不美,那它肯定不是国际化大都市。每一个城市的夜晚都应有属于它的不同的美感,历史文化就是决定性的因素。

  伦敦、纽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其夜生活的丰富度享有盛誉,正是因为城市里的精彩演出、顶级国际赛事、地标性夜间博览与游乐项目、重大节庆活动等,有着深深的城市烙印,独一无二。

  “白天是城市的皮囊,夜晚才是他的灵魂,而文化与精神的内核是城市夜间经济的灵魂。”叶丁源认为,有必要深度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基因,同时有针对性地导入国际化元素,在本土化的底色中加入国际化的颗粒,创造出极富城市个性的夜间品牌。

  而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王新新也认为,目前上海依旧缺乏彰显本土文化特色的大制作常年驻地演艺作品,国内国际顶尖夜间体育赛事活动数量不足,对周边城市具有吸引力的夜间节庆文化活动不足。“‘上海之夜’应该强化多元文化的融合,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上海城市文化为引领,以多种艺术形式,讲好江南文化、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的故事。”

  图说:浦江游船资料图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文化传承,共享精彩“夜上海”

  夜晚是城市的另一面,健康而又活跃的夜间经济,从一个侧面彰显着“城市精神的引领力、开放的包容力和卓越的创造力”。掌舵这一艘“夜航船“,必定需要多个平台协同。

  元旦将至,各类新年集市人气火爆,更有跨年大促等活动延续到深夜。上海地铁日前宣布部分地铁延时运营,12月31日(周二),1、2、7、8、9、10、13号线将执行周五延时运行图,方便晚归乘客出行,当天晚高峰,4、6、9、11、12、13号线还将提升线路运能运力。这一举措就获得不少好评。

  今年以来,黄浦区、静安区、浦东新区、杨浦区、虹口区等多区都任命了“夜间区长”和多位“夜生活首席执行官”。“新官”上任,职责为何?不仅仅是“值夜班”,更要做好资源协调,为夜间经济中的创新业态争取更多空间。

  开放、创新、包容,是百多年来的历史文化为上海塑造的品格。面对蓬勃发展的夜间经济,这一品格也应融入我们的城市治理之中,共享精彩“夜上海”。

  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

【编辑:梁静】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