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独龙江“新职业”,独龙人“新力量”

独龙江“新职业”,独龙人“新力量”

2020年01月16日 14:36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新春见闻)独龙江“新职业”,独龙人“新力量”

  中新社云南怒江1月16日电 题:独龙江“新职业”,独龙人“新力量”

  中新社记者 胡远航

  随着大雪封山、与世隔绝的日子走远,越来越多的独龙族人拥抱“新生活”,也有了“新职业”。在这些“新的一面”中,记者也看到新力量。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世代繁衍生息在云南西北部的独龙江流域,雪峰阻隔使他们长期处于原始落后状态。近年来,随着整族帮扶等政策的推进,和打通高黎贡山东西两侧隧道的贯通,独龙族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率先实现整族脱贫。

1月15日,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村民白忠平抓紧时间加盖房屋,扩大民宿规模。图为白忠平介绍自己设计的复原了独龙族火塘风貌的“酒店大堂”。随着大雪封山、与世隔绝的日子走远,越来越多的独龙族人拥抱“新生活”,也有了“新职业”。在这些“新的一面”中,记者也看到新力量。独龙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世代繁衍生息在云南西北部的独龙江流域,雪峰阻隔使他们长期处于原始落后状态。近年来,随着整族帮扶等政策的推进,和打通高黎贡山东西两侧隧道的贯通,独龙族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率先实现整族脱贫。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胡远航 摄
图为白忠平介绍自己设计的复原了独龙族火塘风貌的“酒店大堂”。 中新社记者 胡远航 摄

  近日,时隔5年再进独龙江,记者感受到明显的变化:柏油路、4G信号已延伸至独龙江的最深处,即便是最边远的迪政当村,超市、电子商务服务点也应有尽有……不过,变化最大的还属生活在这里的人。

  换在几年前,独龙族村民王战荣和白忠平根本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当上老板。那时,全乡连小卖部都不常见。如今,他们却成了峡谷内众多农家乐、民宿老板中的两个。

  “交通条件好了,来独龙江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他们需要有吃住的地方,我和妻子就在家里开起了农家乐。”王战荣告诉记者,开业才3个多月,他就挣了一万多元人民币。

  白忠平除了开农家乐,还在自家的安居房做起民宿。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旺季,他正在抓紧时间加盖房屋。按计划,新盖的13栋住房将全部复原成独龙族特有的木楞房。

图为独龙族农家乐老板王战荣给客人备菜。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胡远航 摄
图为独龙族农家乐老板王战荣给客人备菜。 中新社记者 胡远航 摄

  这些外界习以为常的事,其实代表着独龙人前进的一大步。新中国成立前,他们尚无任何商品意识。如今,为了在村里众多民宿中脱颖而出,像白忠平这样的致富能手花了不少心思琢磨游客的喜好。

  “接待游客多了就发现,相比安居房,他们更喜欢我们的老房子。于是,我专门从银行贷了40万的扶贫贷款,打造新的民宿房。”白忠平得意地说,他连“酒店大堂”都设计了独龙族每家每户都有的火塘,“就是希望给游客更独特的体验”。

  事实上,除了农家乐、民宿老板,守在独龙江畔的独龙人还有了旅游向导、电商、木雕工人、护林员、河道管理员等更多“新身份”。

  27岁的王玉琴就是独龙江乡巴坡村的一名女护林员。每个月,她都会和村小组的11名护林员巡山两次,监测珍稀动植物,检查乱砍滥伐、非法狩猎等。

  “以前基本谈不上有收入,现在护林每个月能有800元的工资。”王玉琴说,“从小在独龙江长大,能守护这里的青山绿水觉得特别幸福、有价值。”

  资料显示,独龙江乡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3%。为守护这片青山绿水,全乡共有313名村民加入到护林员的队伍中。(完)

【编辑:于晓】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