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一线“90后”医护力量:从“忐忑”到“坦然”

一线“90后”医护力量:从“忐忑”到“坦然”

2020年02月05日 21:35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一线“90后”医护力量:从“忐忑”到“坦然”
    护士张伊丽朝着同事们比划了一个“V”字。 邵逸夫医院供图 

  (抗击新型肺炎)一线“90后”医护力量:从“忐忑”到“坦然”

  中新网杭州2月5日电(张煜欢 陈华)在眼下这场蔓延全国的疫情中,隔离病房作为医院中最为重要的防疫战场,是离看不见的“敌人”——新型冠状病毒最近的地方。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邵逸夫医院”)的隔离病房内,有一群“90后”白衣天使,冒着潜在感染风险,克服内心的“忐忑”,逐渐成熟到“坦然”应对挑战。

  当青春的容颜被厚厚的口罩和护目镜所遮盖,你能否从这背后窥见她们温暖明亮的双眸?

  大年二十九这晚是“90后”护士王唯进入隔离病房的第一个夜班。她也是整个邵逸夫医院第一个进入隔离病房的夜班护士。

  “上班前紧张又害怕。”王唯回忆,当天19时护士长还没有下班,特意等到她上班,再三叮嘱注意事项。“我当时穿上一层层防护用品,戴着N95口罩,时间一长就会喘,就这样一直与紧张抗拒着。”

“95后”护士俞雅带上护目镜。 邵逸夫医院供图 摄
“95后”护士俞雅带上护目镜。 邵逸夫医院供图 摄

  王唯告诉记者,由于隔离病区的中央空调不能打开,且空气需要充分流通,走廊的窗户也要一直敞开着,半夜的病房温度十分低。虽然穿了两层隔离服,但王唯和其他同事一样,里面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工作衣,外面出于防护的要求也不能披上棉袄或羽绒服。

  “当后半夜的风呼呼吹进来,那种孤独感和寒冷感又增加了几分。”王唯说,“最要命的是,为了减少穿脱防护服,我们有些夜班护士用上了尿不湿,这更加剧了夜间的湿冷。”

  为了让值班人员晚上尽可能暖和一些,邵逸夫医院在护士站为一线的医护人员配备了两个油汀取暖。王唯望着油汀,手脚不再冰冷,心里踏实了很多。“另外,清洁区有保安24小时值班,如有特殊情况,第一时间就能赶到现场;发热门诊的同事早早告诉我该怎么处理病人;护理部、食堂、后勤等都为一线防疫战提供了重要保障。”同事间的支持、各部门间的配合,让她觉得这个冬天并没那么寒冷。

  1992年出生的护士张伊丽,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前,紧张得一遍遍问护士长“要不要紧”“防护到不到位”,同事们则围着安慰她,抱着她给她打气。当看到前辈从容地走进隔离区后,她多了几分淡定。在进入到半污染区的时候,她朝着身后的同事们比划了一个“V”字,在同事鼓励下突破了自己内心的恐慌和焦虑。

  “95后”俞雅则是2019年刚参加工作的新护士。在护士长发出驰援隔离病房工作的号召时,她第一个踊跃报名。“我父亲曾是一名军人,他对我说:现在是最需要你的时候,我们支持你。”俞雅挽起长发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护目镜背后可见那一双明媚而坚毅的双眸。

  “一夜之间,仿佛这些孩子们都瞬间长大了。”邵逸夫医院隔离病房护士长徐虹霞介绍,为收治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医院在两院区分别开设了隔离病区,目前共有来自呼吸科、普外科、发热门诊等不同临床科室的12名一线医护人员参与驰援,进入隔离病房的一线医护人员则大多是年轻女孩。

  “她们中的许多人都是第一次进来。这些‘90后’从刚开始面对疫情的些许忐忑,到很快变得勇敢,能坦然应对各种情况。这种柔弱肩膀扛起巨大责任的力量,让所有人都深受感动。让我们相信,抗击疫情一定会取得成功。”徐虹霞说。(完)

【编辑:孙静波】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