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探访北京多家医院 感冒患者较往年同期大幅下降

探访北京多家医院 感冒患者较往年同期大幅下降

2020年03月27日 15:41 来源:北京晚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记者探访京城多家医院发现,感冒患者较往年同期大幅下降

  医院里的咳嗽声少了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医生正在给患者看病。

  3月25日上午,民航总医院儿科候诊区前,几名医务人员身穿防护服,对进入候诊区的患儿及家长进行测温。儿科诊区内并无等待患儿,与此前诊区一座难求的场景大相径庭。

  本报记者探访京城多家医院发现,有流涕、咳嗽等普通感冒症状的患者,门诊量较往年同期有所减少。其中,东区儿童医院感冒看诊人数同比去年下降超过九成。

  在预防医学专家看来,感冒人数下降的背后,是人群间接触机会的减少和市民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即使没有新冠病毒,在冬春季节或气候变化较大时,外出到有风险的地方,市民也应保持戴口罩、勤洗手等好习惯。

  ■现场探访

  孩子的咳嗽声和哭声没了

  民航总医院的咨询台上,立着一块提示牌,提示15岁以上、体温37.3摄氏度以上患者去发热门诊治疗。门诊楼西侧的儿科诊区,出入口被桌子和告示板挡住,几名医务人员身穿防护服站在门前,患儿及家长进行检查后才能进入就诊区域。

  诊区中并无等待就诊的患儿,进入诊区者马上就可以进入诊室进行诊疗。“往年这个时间一来,都是孩子的咳嗽声和哭声,想找个座位都不好找。”一名患儿家长表示,现在就诊人数确实少了很多。

  一名医务人员表示,门诊需要提前一天进行预约,目前儿科的门诊量较往年下降不少,尤其是普通感冒的患儿数量明显减少。

  朝阳医院呼吸科门诊,医护人员引导一名出现发热的患者前往主楼旁的发热门诊进行诊疗。该院同样要求,体温超过37.3摄氏度的患者至发热门诊诊疗。

  上午10点40分,儿科候诊区空空如也。大屏幕上显示,当前患者为11号,其后没有患者等候。显示屏上展示着发热患儿就诊流程:体温超过37.3摄氏度者,询问病史分诊,而后进入指定候诊区、诊室就诊,辅助检查、胸片等进行初步诊断。

  发热门诊内,多名患者正在相应检查。一名医务人员表示,目前发热门诊量为每天四五十人,较往年相比约翻了一倍。“但是很多普通感冒的患者,以前应该去呼吸内科,现在都来这了,总体上来说感冒患者的数量还是降低了。”

  房山区石楼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主任朱浩东也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每年换季时都是感冒的高发时间段,但是今年以来,医院普通感冒的门诊量较往年同期有所下降,下降比例达到三分之一左右。

  “我们最近总的就诊人数较往年同期下降。”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发热门诊负责人释涤凡介绍说,具体数据暂无明确统计,但作为医生,其接诊的感受比较明显。“来医院看感冒的人数,相比往年有所减少。”

  “从春节到现在,感冒看诊的人数同比去年下降超过九成。”北京东区儿童医院相关负责人透露。与此同时,也有一个新现象——来医院皮肤科、口腔科、眼科、外科看诊的患儿,相较平时有所增多。“有些孩子在家宅的时间长了,活动减少,便秘的问题也出现不少。”

  ■一增一减 感冒的少了焦虑的却多了

  上午9点,北京东区儿童医院门诊部主任医师、教授孙艳萍已经开诊。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这段时间前来医院看病的孩子并不多。“有流鼻涕、咳嗽等感冒症状的孩子比以前减少了。来医院的基本都是单纯咳嗽而不发烧的,或者有其他疾病的孩子。”

  整个上午,都没有家长带着孩子前来看感冒,孙艳萍对此很有感触。“现在如果只是轻度感冒,很多家长也不敢带孩子来医院。而且,大家对于疾病的卫生预防也做得更好了,连过敏引起的鼻炎等感冒样表现的患儿也减少了。有时候,一天都没有一例前来看诊的感冒患儿。”不过孙艳萍也介绍,虽然来到医院现场看病的孩子变少,但还是有不少家长在网上或者打来电话远程咨询。

  感冒人群往往伴有呼吸道相关的症状。如今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前来就诊的患者需要面对三道严格的预检分诊制。“感冒体现的症状比较多,比如鼻塞、流鼻涕、发热、头疼、浑身乏力、咽痒咽痛等,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需要给予诊断和判别。”释涤凡介绍,目前发热门诊是24小时值班,每天约有十余名医护人员轮流值班。现阶段针对有感冒症状的人群,一般会询问流行病学史及症状,进行血常规和胸部影像筛查,而后加以判断。

  目前,医院采用“一医一患一诊室”,患者之间严格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年前那一段时间还有儿童前来就诊,但最近来医院就诊的主要是成年人。”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医院门诊,每天接待有呼吸道症状的成年患者20至30人次。

  “除了感冒类患者下降外,还有一个现象比较明显,就是很多患者有焦虑情绪。”释涤凡说,自己遇到过一些患者每天反复拨打医院的发热门诊热线,询问自己的症状。“还有一些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会反复筛查,紧张焦虑情绪较明显。”释涤凡说,遇到类似情况,医生也会对患者提供安慰,进行简单的心理辅导,缓解其心理压力。

  ■探究原因 戴口罩勤洗手习惯应保持

  “以前幼儿园一个孩子感冒了,得有半个班都出现症状。现在在家待着,冷了热了家长都看得紧,也没有交叉传染的环境,目前看一切都挺好。”居家的环境让杨女士的女儿在冬春换季时没有出现感冒症状,也少了去医院的奔波。

  “因为疫情,大家对于疾病的基础医疗知识有了很大提升,如孩子低烧、流鼻涕等家长都会注意。很多家庭也开始注意手卫生和家庭环境卫生,加强了护理,也是儿童患病减少的原因。”孙艳萍认为,这段时间感冒的孩子变少,也跟此前的预防接种做得好有关,“提醒广大家长,孩子的各类疫苗预防针还得去打。”

  朝阳区八里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刘涛认为,感冒患者减少与居民在疫情之下采取的主动防护行为有关。“外出戴上口罩,也阻拦了人群间接触中可能出现的传播源,一定程度上切断了传播途径,不仅防控了疫情,也对普通感冒的传播起到了阻断作用。”

  “社区医院的感冒患者多是老年人,疫情下他们出门少了,患感冒的风险也相对降低了。”朱浩东表示,同时也有一些普通感冒患者不选择到医院就诊,而是通过服药的方式进行干预。“现在进医院需要一些检查和筛查,一些没有新冠肺炎接触史的感冒患者,能够用药干预的情况下,他们就不选择来医院了。”

  “感冒是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减少个体彼此接触的机会,能够降低和遏制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克安说。比如,这段时间很多人居家隔离,宅在家里,减少去人流密集的公共场合或者公交地铁车厢。这其实就是减少了彼此间近距离接触、感染的机会。

  “传染病是有传染源的,限制其传染源很有必要。”王克安认为,感冒人数同比下降的背后,主要是限制了人群间的接触机会,与此同时,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感冒也有一定的季节性表现。即使没有新冠肺炎病毒,在气候冷热变化比较大的时候,也容易产生呼吸道感染疾病。因此,在冬春季节或气候变化较大时,市民外出到有风险的地方,戴口罩、勤洗手等好习惯应该保持。

  本报记者 赵喜斌 李松林

  文并摄

【编辑:房家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