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碧海青山相辉映、海鸟鲸豚好作伴 长岛如何炼成“海上仙岛”?

碧海青山相辉映、海鸟鲸豚好作伴 长岛如何炼成“海上仙岛”?

2020年07月28日 21:26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碧海青山相辉映、海鸟鲸豚好作伴长岛如何炼成“海上仙岛”?
    长岛高山岛 长岛宣传文化和旅游部供图

  中新网烟台7月28日电 (记者 陈溯)在渤海黄海之交,有一片美丽的北方群岛——长岛。从空中俯瞰,长岛就像一串项链,“戴”在渤海海峡上。近年来,长岛碧海青山重现,海豚、鲸鱼频频在岛屿附近现身,各种海鸟流连忘返,民房修葺一新,百姓安居乐业。“海上仙岛”逐渐展露美丽的面容。

长岛王沟渔家风情园 长岛宣传文化和旅游部供图
长岛王沟渔家风情园 长岛宣传文化和旅游部供图

  长岛拥有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秀丽景象,群岛若星,奇礁林立,气候宜人,海产丰富,素有“海上仙岛”之称。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这里一度封闭,且走过一段经济发展的“弯路”。

  为发展经济,长岛曾大力建设风力发电机,岛屿青山被林立的风机破坏,山体植被损坏;靠海吃海,为了发展渔业,美丽的海岸线被育保苗场覆盖,育保苗场还污染了近海海水,渔业发展难以为继……“海上仙岛”一度变得面目全非。

长岛精品渔家乐民宿内景 陈溯 摄
长岛精品渔家乐民宿内景 陈溯 摄

  2018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复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明确在长岛151个岛屿和所属海域加快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建设,打造“碧海青山”国家品牌,建设蓝色生态之岛,创建省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A级旅游景区,打造“海上仙岛”度假胜地,建设休闲宜居之岛。两年来,试验区全力以赴抓好生态保护修复,全域打造绿水青山。

风机拆除前 长岛宣传文化和旅游部供图
风机拆除前 长岛宣传文化和旅游部供图

  近年来,长岛彻底拆除全域80台风力发电机组,完成南北长山岛25万平米裸露山体客土喷播治理和全部有居民岛屿裸露山体治理;拆除岸线育保苗场面积86万平方米,整治修复岸线约15公里,使自然和旅游岸线占比由38%提升至80%;完成近岸养殖腾退4800多亩,持续开展“海底森林”、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海洋修复工程,投放人工鱼礁50多万空方,营造藻类“海底森林”100多万亩……

风机拆除后 长岛宣传文化和旅游部供图
风机拆除后 长岛宣传文化和旅游部供图

  经过持续的修复治理,长岛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多年不见的大叶藻、海萝等藻类重现长岛,白江豚、鲸鱼频频现身,对生态质量要求极高的东方白鹳、斑海豹等种群数量明显增多,原生藻类、鲍鱼等野生海珍品、渤海刀鱼等传统经济鱼类资源逐渐恢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生态的恢复,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长岛打造了“王沟”渔家风情园、砣矶石头巷、黑山百年“海带草房”等特色民宿,渔家乐项目经营业户达1128户,覆盖55%的渔村,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超过1.4万人,进岛客源团散比例由2009年的80:20转变为2019年的30:70,人均旅游消费由2009年的535元提高到2019年1280元。

黄渤海交汇处 长岛宣传文化和旅游部供图
黄渤海交汇处 长岛宣传文化和旅游部供图

  今年47岁的赵爱杰一直在长岛的渔家乐民宿打工,她向中新网记者表示,五六年前她的工资只有一两千元,而且什么活都需要干,现在只专门负责打扫房间,工资已经涨到了4000多元。

  长岛生物资源富集,盛产贝藻鱼类海珍品217种,为中国鲍鱼之乡、扇贝之乡、海带之乡。生态渔业方面,长岛坚决摒弃过去资源依赖、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开始走生态、优质、高效发展路子。全面推行生态立体化养殖,生态养殖面积达到36万亩。长岛着力打造海洋牧场和休闲渔业,开发生态海洋牧场26.7万亩,下水国内首座5G“一拖六”深远海智能网箱、建成全国首座坐底式深水智能网箱——长鲸一号;休闲渔业2019年接待游客同比增长80%。

太平洋斑海豹 长岛宣传文化和旅游部供图
太平洋斑海豹 长岛宣传文化和旅游部供图

  曾经的渔村开始发展渔业合作社模式,长岛北城村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养殖户”,成立了渔业合作社,经营模式由传统的一家一户自主分散经营变为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栉孔扇贝收购价格由2012年的每斤0.8—1.5元,稳定在现在的每斤2.8—3.0元,2012年以来,村集体收入由1439万元增加到1.38亿元,扇贝养殖户户均增收100万元以上。孙家村成立海参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入社成员113户,占村庄总数的73.6%,今年已投入200万元,用于底播海带、海参苗种,投放各类渔礁2000个,通过海参销售,拉动村集体增收60万元,社员户年均增收4000元。

  长岛的发展道路已从朦胧走向清晰,“生态”成为长岛发展的核心方向,海更蓝、山更青、民更乐,未来的“海上仙岛”将更加名副其实。(完)

【编辑:白嘉懿】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