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武汉、黑龙江、吉林、北京……医者战疫190余天转战四地

武汉、黑龙江、吉林、北京……医者战疫190余天转战四地

2020年07月30日 09:47 来源:北京日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老兵“新”传

童朝晖在武汉

  本报记者 刘欢

  17年前,他38岁,在抗击非典一线坚守三个月;

  17年后,他55岁,在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已鏖战190余天。

  童朝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专家。

  武汉、黑龙江、吉林、北京……一个又一个战场上,这位名列“重症八仙”的医者用一次次决不放弃的战斗,谱写着——

  2003年,38岁的童朝晖刚刚留学归来,回到朝阳医院。

  面对来势汹汹的SARS疫情,童朝晖临危受命,担任SARS病房主任。在隔离病房里,他第一次见识了病毒性肺炎的强大破坏力。

  凶险且未知的病毒,并没吓倒童朝晖,“当时年轻,就是往上冲!”

  整整三个月。童朝晖没离开过医院,他和同事们,成功建立了中国顶级的SARS病房。他所负责的百余名患者,无一例病亡。

  战非典的这股冲劲儿,一直没有消减。此后的17年,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童朝晖的身影——

  2008年,童朝晖在北京发现了第一例H5N1禽流感病毒患者;2009年,甲型H1N1流感;随后是H7N9禽流感、青海鼠疫;2019年,他诊治了北京109年来首次出现的两例输入型肺鼠疫患者,无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感染……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已55岁的童朝晖再上战场。

  虽是老兵,初心未改。

  殚精竭虑,救治患者,是童朝晖的心迹和行迹。

  一张合影

  新冠肺炎疫情,同样来势凶猛。

  1月23日,武汉“封城”。那里的疫情,牵动着所有中国人的心。

  当天,北京朝阳医院的医护人员,在网上看到一张来自武汉医护人员拍摄的照片。

  这是一张十几位医护人员的合影,照片上印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20年1月23日武汉金银潭南五楼”等字样。照片中前排正中站着的人,有些眼熟,再仔细一看,“这不是童院长吗!”

  那一刻,朝阳医院的同事们才知道,童朝晖,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国家卫健委医疗救治组专家,已悄悄地抵达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其实,1月18日,童朝晖就到了武汉。在隔离病房中,他用了整整两天,把当时确诊的所有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情况摸查了一遍。虽已久经沙场,但他还是心头一紧——

  新冠肺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除了呼吸系统外,有多器官受累,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病亡率高……

  无论是传染性、传播力,还是病情严重程度和病例数量,都远远超过之前所有的病毒肺炎,救治难度非常大……

  怎么办?没选择!

  “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童朝晖深知,这场战役,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中国胜。

  “我是一个老兵,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童朝晖在朋友圈中写道。

  充分了解武汉患者救治情况后,童朝晖果断提出“关口前移 积极救治”的理念,在他的建议下,该理念被写进了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在武汉的日子里,童朝晖如同陀螺一般连轴转。他和专家组成员除了要负责指导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等6家医院的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还要到武汉市及周边郊区30多家医院巡查,及时甄别重症危重症患者,转往定点医院救治。

  “SARS、禽流感、甲流,包括新冠肺炎,其实都是病毒肺炎,治疗策略相差不多。”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包括呼吸支持、脏器保护、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

  童朝晖每天要巡诊两到三家医院的重症病房,孝感、黄冈、黄石、鄂州……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决不藏私地分享救治经验,指导重症患者的救治。面对患者,他早已抛开“专家”的头衔,就是一位普通的医生,帮助患者调整俯卧位通气,操作危险的气管插管……

  白天巡诊病房,晚上回到驻地,童朝晖还要和国内外同行们交流会诊心得,探讨和分享治疗新冠肺炎的经验。

  夜以继日地忙碌,童朝晖很少能正点吃饭,他甚至连星期几都记不清,但有一件事他每天都会记得做——记录查房笔记,总结疾病发病特征、救治经验。“警惕新冠肺炎与SARS临床表现的不同之处”“如何把握做ECMO的时机”“怎样防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问题”……有了心得体会,童朝晖总会第一时间在朋友圈中分享。

  如此种种,不仅挽救了大量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更为后续来到湖北支援的医护人员提供了宝贵经验。

  床旁的细节

  走到患者床旁,这是童朝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传授给年轻医生的经验之一。

  每次查房,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已不再年轻的童朝晖常感到憋气、难受,但他从不会因此少看一个病人,忽略任何一个细节。甚至床单元的摆放,他都会过问。

  每到一个床位,童朝晖都会俯下身子,仔细查看患者气管插管位置、气囊压力、管路湿化、呼吸机模式、参数设置及监测结果……发现问题,他就动手调整,手把手地教医护人员如何分析数据、呼吸曲线……

  “病人哪天发的病?现在病情如何?出现的症状有哪些?目前淋巴细胞、血小板、CT、血气如何……”每次查房时,童朝晖的发问如连珠炮一般,常常让病房里的医护人员招架不住。童朝晖并不是想为难谁,他是用这种方式,督促医护人员关注每一个诊疗细节。

  一天,在雷神山医院查房,童朝晖来到一位患者的床旁,他用手摸了一下插管的气囊,“气囊太硬!”他转头跟管床医生说:“小伙子,压力太高了,要降下来,否则容易出现气管食管瘘……”

  年轻的医生一脸紧张,有些不知所措,童朝晖见状,放缓了语气,开始现场教学,“小伙子,这气囊,我已经摸了三十年了。适宜的气囊压力,摸上去的手感要比摸自己的鼻尖软一点,比摸自己的嘴唇要硬一点……”

  “做ICU的医生也好,护士也好,要有鹰一般的眼睛。”童朝晖常常如此叮嘱年轻的医护人员,提醒他们要善于观察患者病情细枝末节的变化——

  “没出并发症,进入第三周,那就看到了希望……最多一个月以内,拿下!”

  “什么时候拔管儿?当你看见这个人躺在病床上,看着天花板眼睛滴溜转、有神,那保准能成。”

  ……

  童朝晖常说,医生必须要走到患者床旁,才能发现问题。在ICU病房里,每一名患者都有许多特殊的指标要监测,病情更是瞬息万变。有时候,一个细节的调整,病人的病情可能就有好转;但一点点疏漏,也可能就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每天,在一张张病床前,童朝晖和医护人员讨论病例、精心救治……从刚出生的婴儿,到九十多岁的老人,他和同事们,一次次与死神掰手腕儿,成功救治了大量重症患者。

  “既然选择了危重症医学这个专业,就必须尽全力把每一位危重症病人抢救过来。”童朝晖说着,眼中泛起了光彩,“永不放弃,这是一种信仰,让我们充满力量!”

  转战四地

  最早抵达武汉,却是最晚离开。

  数以万计医护人员的努力,换来了一位又一位患者的转危为安。

  4月24日,武汉最后1名重症患者出院,包括童朝晖在内的20位援鄂危重症专家圆满完成任务。此时,距离他们初抵武汉,已过去整整一百天。

  当大部分专家陆续撤离武汉时,童朝晖和其他几名专家又接到了新的指令——前往黑龙江继续指导救治工作。

  当时,黑龙江境外输入疫情形势严峻,省内又暴发了本土聚集性疫情……童朝晖没有半点犹豫,领命出征。

  完成了在黑龙江的工作,童朝晖还是没能休息。

  5月初,吉林舒兰出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高风险地区。童朝晖等人转战吉林。

  5月14日晚,一位79岁的确诊患者被收入吉林市传染病医院隔离病房。当时,患者血氧饱和度极低,病情危重。

  23时30分许,童朝晖等人紧急赶到病房,经过转俯卧位等一系列救治,患者转危为安,且避免了气管插管。

  5月19日,重任又落到童朝晖的肩上。他按照上级指示,从吉林返回武汉,指导武汉疫情防控,尤其关注治愈出院患者的康复和心理疏导问题,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6月11日,此前已50余天没有新增病例的北京,暴发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

  6月17日,童朝晖被急召回京,充实救治团队。抵京第二天,他便直奔地坛医院,参与重症患者救治。他和多位专家每天进病房诊查病例、集体会诊会商,研究制定“一人一策”个体化治疗方案,全力救治患者。

  在地坛医院,童朝晖见到了“西城大爷”。

  “西城大爷”唐先生,是北京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的首例确诊病例。他入院的第二天,由于病情反复,被转入重症监护室。在ICU治疗期间,童朝晖对唐先生的病情格外关注。当时唐先生的临床分型为重型,一度需要经鼻高流量吸氧才能维持住氧饱和度。童朝晖为他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查房时,童朝晖常和唐先生开玩笑,以疏解他的焦虑——

  “你现在可是北京市的牛人!”

  “52岁怎么就叫‘大爷’了,应该叫‘小叔’。”

  ……

  经过精心护理治疗,唐先生病情好转,顺利出院。

  前一阵,一段“拍背”视频走红网络。主角,正是童朝晖。

  那天,童朝晖正和医生们查房。

  “您做做这个姑娘的工作吧,她又躺在床上不动了……”一位医生对童朝晖说。童朝晖走上前,扶着患者坐起身、下床。

  “你的肺挺好,但是要多下地活动。来,坐在板凳上,身体趴在床上,我给你拍一拍……”童朝晖说着,双手交替,由下至上,手法娴熟地为患者拍背,边拍边说,“你肺里的病变都集中在后背,趴着拍背的目的是让病变消散,散开就容易吸收了……”

  童朝晖边给患者拍背,边对其他医生说:“新冠肺炎患者中,无论是普通鼻导管吸氧,还是插管,都要不时趴过来进行俯卧位通气,对氧饱和度的改善很有效。”

  听说“拍背”视频火了,童朝晖很开心,他也希望能把“拍背”这种简单有效的策略教给更多的医生、患者及家属。

  除了全力救治病患,童朝晖的身影还出现在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以及连线直播的镜头中,他希望尽可能多地普及防疫知识,回应关切,消除恐慌,助力战疫。

  家人的信息

  战疫190余天,转战四地。和童朝晖一起奋战的同事有很多,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湖北黄冈人。

  童朝晖的父母就住在离武汉两个小时路程的黄冈市蕲春县。但在武汉奋战的日子里,虽然多次到黄冈,但童朝晖没回过一次家。

  “实在太不方便。”童朝晖说,“我每天近距离接触的全都是重症患者,减少跟老人接触,对他们也是一种保护。”

  儿子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两位老人没有埋怨,他们都很支持儿子的工作。

  儿行千里母担忧。为能及时收到儿子的消息,童朝晖76岁的老母亲还学会了用微信,不仅会视频通话,还会收发照片。

  童朝晖的手机里,有一条母亲发来的信息——

  “在这四九寒天的日子里,你听从党的召唤,最先从北京来到武汉,为的就是家乡的父老乡亲早日从病疫中解救出来。我们为你感到骄傲。你要好好地保护自己,才能好好地保护别人。我们俩在家不出门、不串门,你不必担心,就是守望你早日归来!天佑中华,天佑武汉!”

  疲惫的时候,童朝晖看看母亲发来的信息,他就会重新充满力量。

  转战黑龙江之前,童朝晖和母亲来了次十分钟的视频“团聚”,见儿子穿着短袖,母亲不停叮嘱他多穿点。童朝晖有点儿不好意思地笑笑,“我都五十多岁了,还像叮嘱小孩儿一样。”

  对家人的思念,永远是这位战疫老兵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面对病毒,无所畏惧的童朝晖,看到一段女儿的留言,竟红了眼眶——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你在我、家人和全社会眼中就是这样的英雄!一定要注意防护!多加小心!要记住至亲的人在日夜记挂着你,翘首以盼你的归来。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时候,家里始终有一盏灯为你点亮!”

  望着女儿发来的信息,童朝晖仿佛看到了女儿的笑脸,这张笑脸又渐渐与17年前的一个小女孩重合……

  小女孩是10岁的女儿,当时,她也给童朝晖写过一封信,女儿写道:“打完胜仗,凯旋而归!我将用双臂迎接我那劳苦功高的爸爸……”

  “他们都理解我,知道我不怕累、不怕苦,知道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我希望为国出征、冲锋陷阵。”童朝晖的声音,有些哽咽,他能做的,就是每天给家人报个平安,让他们放心。

  190余天,1.2万余公里……

  北京疫情得以控制,童朝晖又有了新的任务。疫情不退,他的战疫历程就仍会延续。

  听到大家把他列为“重症八仙”,童朝晖笑了,连称“不敢当”,“大家过奖了,我算不上什么‘仙’,只是做了一名医生分内的事。”

【编辑:刘欢】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